(融真工作室通讯稿之十七)名师示范,引领成长

名师示范,引领成长
——记广州市第四批政治骨干教师跟岗学习之杨文勇主任讲座和李贻冰老师名师献课活动
2019年11月8日,广州市第四批政治骨干教师跟岗广州市名师、名班主任李贻冰工作室培训学习第四小组一行九人,于跟岗培训第五天,按计划再次来到了工作室所在学校——广州市越秀区东风西路小学。东风西路小学的学校行政们和广州市名师、名班主任李贻冰工作室主持人——东风西路小学的李贻冰老师热情接待了大家。
上午东风西路小学科研室杨文勇主任为大家开设了题为《凝练风格 关注生长》的讲座。
杨主任以两个教学中常见的案例作为引子,向跟岗学员阐述了教育科研的本质,那就是找出问题发生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实践验证,让跟岗学员深切地体会到了科研课题其实就在跟岗学员平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接着,杨主任从课题申报、课题开题
其中,杨主任还特别为跟岗学员具体讲解了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如何收集、整理“一手”资料。例如每一阶段重要的活动记录材料或阶段成果记录(包括研讨、交流、展示、发表或社会反响方面的内容);有关领导、专家及上级教育科研人员的咨询活动记录、听课记录等;研究过程中对研究对象的全部观察记录、调查材料、测验统计等;研究全程中各阶段的教学设计、研究方法设计、检测评价试卷、问卷及检测所得的一些数据资料;与课题研究有关的活动的文字、照片、录像、光碟,录音等记录资料;专题研讨会材料,包括研讨会会议议程、讲话人的发言稿、研讨课的教案、研讨交流的记录、研讨会会议纪要等;学生的专题性作业、有价值的学生作品、奖状等文字材料的原本或复本,音像制品或实物制作;课题实验教师发表、交流、获奖的文章。这些都要作为“一手”资料收集和整理好。
让跟岗学员最为感动的是,杨主任还以本校教师的评课记录为例,通过对评课稿的统计与分析,具体指导跟岗学员如何开展有效的听评课,向跟岗学员介绍了运用课堂观察的方法进行评课的操作策略,对如何写好评课稿也作了非常到位的指导。大家获益良多。
下午,跟岗学员导师李贻冰老师亲自献课,为东风西路小学全体教职工和广州市第四批政治骨干教师跟岗老师展示了一节精彩的课例《永恒的旋律》。这是一节道德与法治和班会的融合课,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国歌的历史,感受国歌的深刻内涵,形成对国歌的热爱之情,能用实际行动遵守、践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
课堂上,李教师首先以动情的语言,振奋人心的视频营造了感人的气氛。学生主动与同伴分享课前通过研学所获得的关于国歌的故事。在介绍了国歌的创作背景后,李老师以问题“应该如何对待国歌”引发学生的思考,并适时地引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的学习。同学们根据课前的研学所得,与小组内同学开展了热烈的讨论,从不能改动国歌、唱国歌时衣服整洁、表情庄重、声音激昂等多方面分享了自己对待国歌的态度。接着,李老师播放了令人倍受鼓舞的视频《追梦人》,更让学生从追梦人身上感悟到,作为一名中国人不但要热爱国歌,还要拥有坚持不懈、努力奋斗的精神。最后,全场师生高唱国歌,课堂在《义勇军进行曲》的歌声中结束,但这一永恒的旋律将永远镌刻在学生的心中。
李老师的课堂,主题明晰,情感充沛,层层递进,学习形式多样,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精神,适时巧妙地融入了法治教育,切实地引发了学生内心的情感共鸣,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了跟岗学员的国歌是一首救亡图存的歌,一首居安思危的歌,一首实现祖国富强的歌。本节课没有单纯的说教,所有的情感、所有的认识均来自学生内心的感悟。不愧是名师的课堂,让跟岗学员深受启发。
撰稿:曾慧仪
初审:徐凤娆
编辑:陈秀芬
终审:李贻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