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刺世疾邪賦》鈔記

(2025-05-30 08:45:30)
标签:

书法

文化

       譏刺亂世污濁,鞭辟入裏鋒芒

                 ——《刺世疾邪賦》鈔記

      《刺世疾邪賦》是後漢文學家趙壹的代表賦作。此賦是一篇諷刺不合理的世事,憎恨社會上邪惡勢力的作品,在四百餘字的篇幅中,層層深入地活畫出了具有東漢末世時代特點的從舐痔拍馬的諂佞,到掌握大權的執政宦官,再到昏庸皇帝的那種極端腐敗的政局,表達了作者決不願與邪惡勢力同流合污以謀取個人榮華富貴的可貴精神。全賦寫得感情強烈,語言犀利,具有極大的氣勢和高超的諷刺藝術。

      東漢末年的蒼穹之下,政治陰霾裹挾著社會動蕩,將王朝拖入萬劫不復的黑暗深淵。趙壹的《刺世疾邪賦》恰似一柄淬毒利劍,寒光凜冽地划破虛偽帷幕,以鋒芒畢露的筆觸,將亂世的腐朽與墮落徹底暴露於日光之下。字裏行間,凝聚著對那個時代最尖銳的批判與最沉痛的吶喊。

      彼時的東漢王朝,外戚與宦官勢力輪番坐莊,權力的角逐滋生出無盡腐敗。賣官鬻爵竟成了堂而皇之的交易,官職如同商品般明碼標價,衹要財帛充足,便可平步青雲;而那些懷揣經天緯地之才、恪守高潔品格的有志之士,卻因無權無勢,被拒於仕途大門之外,衹能在社會底層黯然神傷。豪強地主更是有恃無恐,瘋狂兼并土地,致使無數百姓流離失所,在饥寒交迫中艱難度日。出身寒門卻飽讀詩書的趙壹,對此種不公有著切膚之痛。他雖身懷濟世之才,卻因不願同流合污,始終無法在腐敗的官僚體系中謀得一席之地。這份壯志難酬的悲憤,最終化作《刺世疾邪賦》中噴薄而出的激烈控訴。

      在這篇驚世駭俗的賦作中,趙壹以犀利如刀的筆觸,無情地撕開了社會醜惡的瘡疤。“佞諂日熾,剛克消亡。舐痔結駟,正色徒行”,短短數語,便勾勒出一幅黑白顛倒的荒誕圖景:諂媚之徒憑藉溜鬚拍馬飛黃騰達,乘著高車駟馬招搖過市;而正直之士卻衹能徒步而行,連最基本的晉升之路都被徹底阻斷。“實核者蕃滋,榮名者疏”的畸形現象,更是被他敏銳捕捉——那些踏實做事、有真才實學的人被無情埋沒,而善於鑽營、追逐虛名之輩卻盡享榮華富貴。在趙壹眼中,東漢末年的社會,道德已然淪喪,正義蕩然無存,整個價值體系已然崩塌。

      趙壹並未止步於現象的揭露,而是進一步深挖亂象背後的根源。一句 “原斯瘼之攸興,實執政之匪賢”,如驚雷炸響,直指統治者的昏庸無能與用人失當。正是因為朝廷充斥著貪婪腐敗、任人唯親的官員,才使得整個社會陷入混亂的泥潭。他巧妙地借古諷今,追憶歷史上聖明時代 “昔三后之純粹兮,固眾芳之所在” 的繁榮景象,與當下的黑暗形成強烈反差。在表達對清明政治向往的同時,也讓人們對東漢末年的腐朽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

      從藝術層面審視,《刺世疾邪賦》堪稱經典之作。其語言犀利尖銳,每一個字都仿佛帶著鋒芒,將趙壹的憤怒與不滿宣泄得淋漓盡致;行文氣勢磅礡,讀來令人熱血沸騰。大量對比、誇張手法的運用,更是增強了批判的力度。“於茲迄今,情偽萬方。佞諂日熾,剛克消亡”,簡短的話語,便將社會的亂象與風氣的墮落刻畫得入木三分。同時,趙壹將自己的悲憤、無奈與不甘融入文字之中,使這篇賦極具感染力,讓後世讀者也能跨越千年,感受到他對那個污濁亂世的切齒痛恨。

      趙壹的《刺世疾邪賦》,不僅是對東漢末年社會的深刻批判,更是一座不朽的精神豐碑。它彰顯了黑暗統治下知識分子的良知與擔當,即便面對強大的黑暗勢力,他們依然選擇以筆為劍,為正義發聲,為真理抗爭。這種精神,穿越歷史的長河,至今仍熠熠生輝,值得我們永遠銘記與敬仰。它也如同一面明鏡,警示著後世統治者,唯有重視人才、整頓吏治,才能避免重蹈歷史覆轍,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

 

           附原文《刺世疾邪賦》

      伊五帝之不同禮,三王亦又不同樂。數極自然變化,非是故相反。德政不能救世溷亂,賞罰豈足懲時清濁?春秋時禍敗之始,戰國逾增其荼毒。秦漢無以相踰越,乃更加其怨酷。寧計生民之命?為利己而自足。   

      於茲迄今,情偽萬方。佞謅日熾,剛克消亡。舐痔結駟,正色徒行。嫗竬名勢,撫拍豪強。偃蹇反俗,立致咎殃。捷懾逐物,日富月昌。渾然同惑,孰溫孰涼?邪夫顯進,直士幽藏。   

      原斯瘼之所興,實執政之匪賢。女謁掩其視聽兮,近習秉其威權。所好則鑽皮出其毛羽,所惡則洗垢求其瘢痕。雖欲竭誠而盡忠,路絕險而靡緣。九重既不可啟,又群吠之狺狺。安危亡於旦夕,肆嗜慾於目前。奚異涉海之失柁,坐積薪而待然?榮納由於閃榆,孰知辨其蚩妍?故法禁屈橈於勢族,恩澤不逮於單門。寧饥寒於堯舜之荒歲兮,不飽暖於當今之豐年。乘理雖死而非亡,違義雖生而匪存。   

      有秦客者,乃為詩曰:河清不可俟,人命不可延。順風激靡草,富貴者稱賢。文籍雖滿腹,不如一囊錢。伊優北堂上,抗髒依門邊。魯生聞此辭,緊而作歌曰:勢家多所宜,咳唾自成珠;被褐懷金玉,蘭蕙化為芻。賢者雖獨悟,所困在群愚。且各守爾分,勿復空馳驅。哀哉復哀哉,此是命矣夫!

 

 《刺世疾邪賦》鈔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