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刺世疾邪賦》鈔記

(2023-10-29 10:49:35)
标签:

书法

文化

東漢後期,尤其是桓帝、靈帝之世,政治極端黑暗,宦官集團把持朝政,賣官鬻爵,賄賂公行,而正直的知識分子則受到打擊排擠,失去了正常的仕進之路。當時有一首歌謠說:“舉秀才,不知書;察孝廉,父別居。寒素清白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雞。”一切清濁賢愚都混淆不清,黑白忠奸都顛倒不分,趙壹就生活在這個時代。據史書記載,趙壹為人耿直清高,狂傲不羈,遭到鄉里豪貴的排抑,屢觸羅網,幸為友人所救,方免遭一死。《刺世疾邪賦》就是創作於這種歷史背景之下,通篇諷刺了不合理的世事,揭露了社會上邪惡勢力的腐敗。在四百餘字的篇幅中,層層深入地活劃出了具有東漢末世時代特點的從舐痔拍馬之諂佞,從掌握大權的執政宦官,再到昏庸皇帝的那種極端腐敗的政局,表達了作者決不願與邪惡勢力同流合污以謀取個人榮華富貴的可貴精神。
此賦的啓始便從歷史變遷的角度概括了歷朝政局之變化,大率“德政不能救世溷亂,賞罰豈足懲時清濁”。尤其是自春秋之後禮崩樂壞,延及秦漢則愈加怨酷,而統治者不顧生民之痛苦,唯以利己爲自足。接著便進入對後漢當代社會的描述,其總體特點便是“佞謅日熾,剛克消亡”,舐痔結駟者居然可以大搖大擺地招搖過市,人們也不以俯首權勢為恥,乃至大膽地趨附豪強。其間若有敢於抗俗不依附豪權者,則立馬遭到禍殃;倒是那些追逐權勢者反而日益福昌。造成社會上的人們渾渾噩噩,乃至不知溫涼,而姦邪之徒日益顯達,正直人士只得隱居潛藏。
繼而作者追泝此種社會現象產生的根源,乃在於執政者並非賢良,宮婦與太監們遮蔽了皇上的視聽,帝王身邊諂佞的小人把持着權柄。他們對於所愛好者可以扶植俾其毛羽豐滿,而對於所疾惡者甚至可以洗去汙垢以尋其瘢痕。忠臣儘管想要盡忠竭誠,可路途險峻且無門可入;九重宮門早已不可打開,更有一群瘋狗在狂吠不停。時局安危繫於旦夕,可權要們卻貪嗜於目前的利慾,這與泛海失去船舵十分相似,又像堆滿了乾柴等待烈燄產生。那些榮幸的顯貴者極盡阿諛,可執政者卻不辨其姸媸,甚至連國法也屈從於豪強,唯有皇恩不會施及平民。然而,作為有志者寧可處在堯舜時代的饑荒歲月,也不愿意活在當今溫飽的豐年,堅守真理即便死去也並非真亡,而違背道義哪怕活著也等同死亡。
作者在闡發以上悲憤之後,又援引秦客的歌詩爲佐,進一步揭示當代社會的窳敗。當時的社會給人的感覺是像等待黃河清澈遙遙無期一般,而人生夀量是有限的,那些見風使舵者往往顯達富貴,而文章滿腹者反而不如一袋子錢珍貴。只有卑躬屈膝者方可步入富貴之途,而不受汙垢者則被排斥在門外。當魯生聽到這樣的歌吟之後,感慨不已,遂和之曰:權豪世家事事均順適,即便是咳唾之聲也成了珠玉;而懷揣至寶的真士,哪怕如同蘭蕙也會畫作枯草。賢達者即便獨自有所感悟,也會被那群笨蛋所圍困,只好各自守著本分,不再徒勞奔走。多麽可悲呀!這難道就是命運使然嗎?
此賦在抒發自己感情時直率猛烈,痛快淋漓,敢於冒天下之大不韙,揭露批判時政的深度和力度也是空前的。龔克昌先生《漢賦研究》認為:此賦藝術上的獨特之處是:篇幅短小,感情噴發,鋪陳誇飾之風盡棄,從而使賦風為之一變。鋪陳敘事的漢代大賦,從此以後就漸漸演變為抒情小賦了。賦後結構也頗別致,頗具獨創性地以兩首在文學史上有重要價值的優秀五言詩作結尾,更增強了藝術上的清捷簡勁。馬積高先生《賦史》也說,無論從哪一方面說,趙壹《刺世疾邪賦》在東漢文學史上,有着極為重要的地位。《刺世疾邪賦》的出現,表明了漢末抒情小賦已經迅速發展起來,並以強勁的藝術活力,令人信服地取代了僵化的大賦,從而躍居於賦壇主體地位。其批判的尖銳性在文學史上始終放射出不滅的異彩,為歷代文士所矚目,甚至有人評價《刺世疾邪賦》一篇壓倒兩漢所有的辭賦的佳作。
《刺世疾邪賦》鈔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