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鵩鳥賦》鈔記
标签:
书法文化 |
人常曰天縱英才,然不知天亦好殺英才也。如西漢之賈太傅,可謂賢才者也。賈生年方十八,以善文爲郡人所稱贊,他輔助吳公治理河南郡,政績卓然。二十一歲時,穫文帝徵召,拜為博士,旋升任為太中大夫,亦可謂少年得志矣。漢文帝元年,賈誼提議進行禮制改革,上《論定制度興禮樂疏》,以儒學與五行學說設計了一整套漢代禮儀制度,主張“改正朔、易服色、制法度、興禮樂”,以進一步代替秦制。由於當時文帝剛即位,認為條件還不成熟,因此沒有採納賈誼的建議。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針對當時“背本趨末”(棄農經商)、“淫侈之風,日日以長”的現象,賈誼上《論積貯疏》,提出重農抑商的經濟政策,主張發展農業生產,加強糧食貯備,預防饑荒。漢文帝採納了他的建議,下令鼓勵農業生產。在政治上,賈誼提出遣送列侯離開京城到自己封地的措施,對於鞏固中央集權頗爲有利。
由於賈誼少負奇才,縱使文帝想重用他,無奈朝中勳貴絳侯周勃、灌嬰、東陽侯、馮敬等人都嫉妒賈誼,進言誹謗賈誼“年少初學,專欲擅權,紛亂諸事”,文帝因疏遠賈誼。不久,文帝令賈誼出任長沙王太傅,爰離開了京師政治中心。然文帝深知賈誼才華,在賈誼到任長沙三年之後,詔其出任梁懷王太傅,雖未入政治中心,然已居京師矣。然以文帝幼子梁懷王劉揖墜馬而死,賈誼深自歉疚,抑鬰而亡,時僅三十三歲,一代奇才從此消隕。賈誼的著作有《新書》傳世,其代表作如《過秦論》《論積貯疏》《陳政事疏》《治安策》等,一直爲後世所稱頌。
《鵩鳥賦》作於出任長沙王太傅其間,其小序曰:“誼為長沙王傅三年,有鵩飛入誼舍。鵩似鴞,不祥鳥也。誼即以謫居長沙,長沙卑濕,誼自傷悼,以為壽不得長,乃為賦以自廣也。”因異鳥來集,爰引起主人驚疑,憂虞命不久矣,方有占卜之舉。然通讀全賦,如賈誼這般看的深透,似不應有擔憂早喪之虞,對鵩鳥的來集也應是豁達視之。其間“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雖轉引於老聃,然有堪破禍福壽夭之意也(憂喜聚門兮,吉兇同域)。爾後賈誼援引了不少歷史故事,如夫差、勾踐、李斯、傅說等人,皆是禍福相因。於是闡發了如下宏論:“夫天地為爐兮,造化為工;陰陽為炭兮,萬物為銅。合散消息兮,安有常則?千變萬化兮,未始有極,忽然為人兮,何足控摶;化為異物兮,又何足患!”他也深刻地認識到了“真人恬漠兮,獨與道息”的道理,按理應該順隨窮達而不驚心。儘管官宦“泛乎若不系之舟”,賈誼也應該隨遇而安,不生煩惱。更何況人生壽夭,在達者那裏並無久暫之別,因而“不以生故自寶兮,養空而浮;德人無累兮,知命不憂”。為此,太史公在《屈原賈生列傳》曰:“讀《鵩鳥賦》,同死生,輕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前一篇:《孟子·告子上》鈔記
后一篇:《書謝靈運集後》鈔記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