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石處士序

标签:
书法 |
《送石處士序》作於于公元810年(唐元和五年)六月,系韓愈受命於人而作。文中的石處士名洪,有至行,舉明經,隱居不出,公卿數薦皆不答。後詔為昭應尉集賢校理,善屬文,工書,歐陽修《新唐書》收有其傳。文中的烏公即烏重胤(761年~827年),甘州張掖(今甘肅省張掖市)人,唐朝中期名將,曾身經百戰,屢立戰功,乃至壽終於討賊之戰中。
石洪與烏重胤兩人合作的紐帶在於一個“義”字,因而韓愈僅僅摳住此字,大肆著墨敷張,寫就了這篇贈序。韓愈首先列出石洪平昔之為人,他平日“冬一裘,夏一葛,食朝夕,飯一盂,蔬一盤”度日。他從不輕易接受別人的饋贈,卻樂與人出遊,對於出仕之請無不拒絕。但此人極具才華,“與之語道理,辨古今事當否,論人高下,事後當成敗,若河決下流而東注;若駟馬駕輕車就熟路,而王良、造父為之先后也;若燭照、數計而龜卜也。”如此懷才而隱居之人士,自然是不會苟且隨人從事的,然此次烏公之請,乃爲籌謀平復恆山一帶的寇亂,自是出乎家國大義,以故石洪欣然應允。
爲彰顯石洪重道義之品性,韓愈採用濃墨重彩勾勒了他與好友餞別的場景,並詳列賓主於筵席間的祝辭,以烘染出義薄雲天的氣氛。其間“使大夫恒無變其初,無務富其家而饑其師,無甘受佞人而外敬正士,無昧于諂言,惟先生是聽,以能有成功,保天子之寵命”之祝辭,以及石洪“敢不敬蚤夜以求從祝規”之回應,均是道義斯繫。卒章交代了賓主“各為歌詩六韻”,蓋贊道義而述友情,由是昌黎欣然作序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