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2年05月18日

(2022-05-18 10:09:53)
标签:

书法

文化

古人云:文以載道,其實書亦何嘗不如是也。若離開具有深邃意涵且優美的文字,儘管筆畫不下鍾元常與王逸少,也不能算是書法家。因文以載道,書亦載道焉。若將翰墨與文義剝離,單剩字體,則無以展示其巨大的文化載量,由是原本漂亮的翰墨必將黯然失色。近二十年來,老夫罷著述之勞,純以鈔錄先賢文字遣時,遂涉獵古文日廣。年來愈感單純寫字並無意思,只有抄寫具有份量的文字,方可降伏自己意馬心猿,獲得美之享受。若是單爲寫字而寫字,則持筆寫得兩三字,心意早已懈怠矣。何則?無意蘊深邃且語言優美之文字涵養,焉能寫出好字也哉!
今日鈔錄三則古文,其一則乃柳子厚之《論語或問》,展示了柳子對論語作者及成書之攷證,其間判論語成書於曾子門人之手,誠卓見炬人也。其二乃黃山谷之《書繒卷後》,此段文字闡明了書法評判之標凖,即既須具有優良人品又須具有聖哲學養者,所作之書方具有價值。“若其靈府無程,政使筆墨不減元常逸少,只是俗人耳”。其三乃方虛谷《桐江集》中之《馮伯田詩集序》之片段,此段文字著實優美,且表述其“清新論”亦甚透闢,誠可沁人心肺,濡養藝心也。
一邊習字,一邊涵養古聖哲文化,二者自是相得益彰。故略記如是,姑俟異日遇同道者指瑕焉,時壬寅四月十八日識。
2022年05月18日

2022年05月18日

2022年05月18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