峽江寺飛泉亭記

标签:
书法文化 |
峽江寺飛泉亭記
袁子才之《峽江寺飛泉亭記》,誠寫景記事之佳篇也。此篇破題從一“瀑”字入手,年來觀瀑既多,緣何到了峽江寺便“意難決捨”呢?下一筆便逼出了“飛泉亭”這個主體。而後,作者採用比較的方式,道出了峽江寺瀑布之奇特處。文中所舉含天臺之瀑、雁宕之瀑、與匡廬、羅浮、青田石門諸諸地之瀑,它們均有一個共同的缺憾,那就是遊者“皆暴日中,踞危崖,不得從容以觀,如傾蓋交,雖歡易別”。從而突出了峽江寺飛泉亭之妙,爲進入主題作出了有益的渲染。
接著文章進入對峽江寺飛泉亭之描寫。作者先交代了飛泉亭所處之環境:“高不過里許,而磴級紆曲,古松張覆,驕陽不炙”。然後描寫亭旁之奇樹,“有三奇樹鼎足立,忽至半空,凝結為一”這一奇觀爲飛泉亭之出現釀造了奇異的雰圍。此時“飛瀑雷震,從空而下”,處此奇妙空間,飛泉亭之出現也就更添奇妙了。飛泉亭縱橫空間雖僅丈餘,然八窗明淨,“閉窗瀑聞,開窗瀑至”,給遊人增添了賞景的便利。遊人可以在這裏坐臥,也可以在這裏偃仰、箕踞。而亭內可以放置茶飲,也可以擺放筆硯,甚而至於可以坐此弈棋。真可謂“取九天銀河置几席間作玩”,因而作者懷疑當初建此亭者乃神仙。接著是僧人澄波與袁枚的侍女霞裳對弈,一時之間,水聲、棋聲、松聲、鳥聲,參錯并奏。加上後來老僧懷遠的曳杖聲與吟詩之聲,則主旋與和聲更為豐富,誠天籟與人籟的美妙合奏。
而後,因日落而不得不離去,作者夜宿峽江寺的帶玉堂。此地正對南山,雲樹蓊鬱,寺與山之間隔著一條悠長的江水,由是作者慨歎“無一人肯泊岸來此寺”。寺僧告知峽江寺原名飛來寺,遂引發袁子才“寺何能飛,惟他日余之魂夢或飛來耳”之歎。寺僧因勢請袁枚爲此寺作記,袁枚也順勢道出了作文之原委,正好收束全文。

前一篇:2022年05月14日
后一篇:畫山水序鈔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