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薛簡肅公文集序》鈔記

(2022-04-18 10:24:15)
标签:

书法

文化


《薛簡肅公文集序》鈔記
作為薛奎的賢婿,歐陽修在他死後寫了兩篇重要的文章,一篇是《薛簡肅公墓志銘》,另一篇是《薛簡肅公文集序》。墓志銘作於薛奎死後不久,而《文集序》乃是薛奎過繼兒子薛公期經過三十年之蒐集整理完成之後所作。
自古以來,聖賢皆以立德、立功與立言三者作為人生事業,又稱之為“三不朽”。薛奎作為朝廷重臣,曾在宋真宗與仁宗時期立下功勛,其“嘉謀讜論,著在國史”,自是立功者也。而重要的是薛奎還是著述等身的文士,他在進士及第之後便“獻其文百軸於有司”,一時聞名朝野。而其平生作文八百餘篇,則更是文章充盈緗篋了,也可謂立功立言兩全者矣。為了稱許薛奎的兩全,歐陽修特舉唐代劉禹錫與柳宗元立言而未能立功,而姚崇、宋璟立功而未立言之事例爲佐證,以凸顯薛奎之人生成就。然而人生並無十全十美者,儘管薛奎在事業與文章上均有造詣,然而他畢竟無後,只得將其弟之子仲孺過繼。然歐陽修就仲孺花三十年心力蒐集薛奎文集一事拓展開去,爰以“嗚呼,公為有後矣”一語收束,也算是彌補了薛奎人生的這一缺憾。

原文
君子之學,或施之事業,或見於文章,而常患於難兼也。蓋遭時之士,功烈顯於朝廷,名譽光於竹帛,故其常視文章為末事,而又有不暇與不能者焉。至於失志之人,窮居隱約,苦心危慮而極於精思,與其有所感激發憤,惟無所施於世者,皆一寓於文辭。故曰窮者之言易工也。如唐之劉、柳無稱於事業,而姚、宋不見於文章。彼四人者猶不能於兩得,況其下者乎!
惟簡肅公在真宗時,以材能為名臣;仁宗母后時,以剛毅正直為賢輔。其決大事,定大議,嘉謀讜論,著在國史,而遺風余烈,至今稱於士大夫。公絳州正平人也,自小以文行推於鄉里,既舉進士,獻其文百軸於有司,由是名動京師。其平生所為文至八百余篇,何其盛哉!可謂兼於兩得也。公之事業顯矣,其於文章,氣質純深而勁正,蓋發於其志,故如其為人。
公有子直孺,早卒。無後,以其弟之子仲孺公期為後。公之文既多,而往往流散於人間,公期能力收拾。蓋自公薨后三十年,始克類次而集之為四十卷。公期可謂能世其家者也。嗚呼,公為有後矣!

《薛簡肅公文集序》鈔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