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臣倍健上市以来一直估值很高,是成长股高估值的典范之一。但成长股总会面临逐步进入成熟阶段的估值回落过程,而这次快速回落是不是这种杀估值的体现,个人观点概率很高,当然还需要未来二年的时间验证。
下面先看一下汤臣的历史PE水平。为了把PE更精确的统计,下图分为最高PE,最低PE,分季度PE共6个数据。

在上图表中,我们看到在汤臣上市的近4年中,净利润从0.9亿到14年预计的6亿,市值最低是50亿,最大是244亿。
在10年,因上市在12月,该年的PE基本也开始反应11年的利润预期。
在11-13年,最高PE均在50倍以上,且时间均出现在下半年,11年、13年是11月,12年是7月。
在11-13年,最低PE在27-31倍。时间均出现在上半年,11年是5月,13年是6月,12年是1月。
这样,根据汤臣的情况,可以看到在净利润增速保持50%左右,它的年PE水平可以达到25-55倍。而且多数时间上半年市值低,下半年市值高,这正常的反映了主营收入、净利润增长推动市值增长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估值保持了正常,没有出现估值回落的过程。
但在14年,上半年已经基本完成,现在最低PE27,也出现在6月,属正常水平,但最高PE是40倍,1月份出现。所以汤臣的下半年走势就非常的关键。如果汤臣在14年仍想继续保持50PE以上,那今年的市值在下半年将要达到310亿,周五的市值173亿,也就是说下半年汤臣还要有80%以上的涨幅,即创1月份新高后再涨24%。
现在来看,这个是难的,所以从汤臣的例子来看,估值回落的过程是先杀最高PE,再杀最低PE,当然这个过程仍需在汤臣的未来几年中继续观察。
估值回落的推动因素是什么? 这个也是成长型投资者重点关注的问题。
汤臣在去年有一波振幅35%的快速回落,那时一则大盘快速下跌,跌到1849点,二则汤臣高管减持,减持的理由和今年一样,三则产品利空,如违规销售,胶原蛋白之类。
今年的回落现在已经振幅54%,是汤臣从11年6月起涨以来最大的一次回落。在12年下半年的回落振幅是49%。今年的因素对比来看只有后2条,今年的大盘没有出现快速回落,反之是汤臣这二周快速杀跌的过程中是震荡上扬的,而创业板指在近两周出现了年内重要的波段行情。这本是推动估值上升的良好外部环境。
那从企业的发展基本面来看是不是出现了估值回落的关键因素,也就是企业发展的阶段出现了变化。
从企业发展来看,最快的发展阶段往往是最主要的核心初创产品推动业绩的过程,如上海家化,在之前的文章曾有这样的一个认识,即就是平安不更换管理层,家化也应出现估值回落,因为佰草集已经非常大了。这个过程在双鹭药业上也有一定的体现,贝科能独大,其他产品跟不上,这是双鹭药业杀估值的主因。
那汤臣倍健是不是也出现了这个过程。汤臣的发展核心是和安利纽崔莱产品的竞争,非直销渠道再加上中国文化传统的回归,推动了中国自我品牌的快速建立和发展过程。主要的销售在药店,但现在来看,我在河南安阳这个三线小城市,药店也经常看到汤臣的产品柜,并且在卖场也有了汤臣的专卖,所以这个布局过程基本上已经完成。
今年我们看到汤臣的政策已经逐步转移至提高单产,而今年的主要信息有重组未成功,重组还是为了扩充产品线,十二篮,新产品获批,年底要推非膳食类新品。
(这个过程在近期格力电器中也有变化,格力电器在力推专卖店的同时已经开始推进冰箱,小家电,扩充专卖店的品类,这里面有没有单靠空调无法满足专卖店店主的利润诉求的因素,后期仍需要观察。)
当企业从站在风口上的过程进入到稳步发展,成为伟大的企业这个历史阶段,就不仅仅是眼光和上帝眷恋,所以伟大的企业少之又少。古话说:“打江山易,收江山难”,因为收江山需要几代人,其文化制度的建立和传承更重要。
题外话:上海家化近来出演权利的游戏,且分第一季,第二季,第二季已经落幕。家化长期最让人担心的是文化制度的如何传承,当然这也是中国特有国情下的必然事件。
纷纷扰扰投资事,我们这些观众不要过于入戏。
回到本文的题目,如果汤臣在下半年无法创新高,那估值回落在今年就有一定的体现。从汤臣的情况来看,估值回落往往不会如我们理想的情况,平稳的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呈现,而往往是一种剧烈的变化,就如周五这种放量暴跌。
所以倾向于成长性的长期投资者要有这样的心理准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