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完了,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成为基调,而放松管制,促进公平,激发非公经济活力和创造力,让非公经济占有更大的经济总量份额是实现上述目标的必由之路。
三中全会公告的盖头掀开后,市场继续下跌,而19家上市券商继续延续开会之前的低迷再次下挫,成为近期最弱势的主力板块.
如果翻翻券商的股东结构,会发现券商是市场化程度较低的一个行业。
19家上市券商绝大多数均是国有控股,不是财政部,就是汇金,要不就是各省的财政厅,国资委。有民营背景的一个是国金证券,但魏东自杀后涌金系基本沉沦。另一家广发证券二大股东,吉林敖东和辽宁成大,持股相当,虽然吉林敖东是个人控股,但辽宁成大仍是国资委控股。
在这样的股东结构下,也难怪在证券行业在2010年搞了个佣金自律。但随着网上开户的到来,某证券公司已打出“足不出户万三开户”的口号,佣金长期下滑已经是不变的趋势。从美国来看,即使在网上折扣券商兴起了这么多年后,这两年的佣金仍在继续下滑。
我们一起来看看现在券商的经纪业务如果在未来佣金持续下滑的过程中,最终还能赚多少钱,还能养得起多少从业人员?
今天两市的成交金额在1500亿,月成交金额1500*21天=3.15万亿,这样的成交金额在今年是比较大的。原因有二个,一个是今年的创业板非常活跃,另一个是今年的融资融券增量迅猛,带动了交易量。
现在的双融余额已经3000亿,而年初近有800亿,双融余额在今年有二个快速增长阶段。

而对应的沪深300指数均在高位。

对比上面两图,可以看出,至少有增量的1500亿被套牢。
这在个股上的例子比比皆是。如近期的双融第一惨案---昌九生化,要爆仓3个亿。
华尔街有句名言:贪婪是美好的,这在中国的券商行业得到应验,我们看到绝大多数券商的行为都是短期逐利的,从前二年的PE盛宴,到今年的一再放宽标准形成的双融堰塞湖。
而反之思考,也是A股有太多散户的因素,这里面有太多疯狂和不成熟而产生的套利机会,而市场的成熟往往就是以消灭一批又一批的散户为代价的。即使不忍心看,但这样的事例总是一幕幕血淋淋的展现在面前。
从上面情况看,双融余额在现在情况下继续大幅提高的概率不高,对比第一波和第二波余额上升的时间和速度明显减弱。
现在就可以算一笔账,月交易佣金收入:月交易额3万亿*0.02%=6亿
(万三佣金双向收,去掉规费等成本万二,仅留万一毛利)
双融利息月收入:3000亿*4%/12=10亿。(利息8.6%,抛去融资成本,大约留4%毛利)
也就是现在的券商经纪业务月毛利16亿。
今年的券商从业人员24万,20万经纪业务人员是有的。
16000/20=8000元。
人均8000元收入,抛去工资,三金,抛去房租、营销等等运营成本,未来是养不起这20万人的。
但即使在这样的惨淡前景下,仍然看不见券商奋力转型的影子,除了增加越来越多的交易品种,股指期货,融资融券,各类的分级基金,明年要出来的期权,就是现在降低成本的方法,轻型营业部,网上开户,单单看不见真正为投资者服务的思路转变。
当投资者总是缺乏应有的投资获得回报的体验,而脑海里总是萦绕着贪婪和恐惧是资本市场永远不变的主题的咒语。
当市场一旦下跌,远离股市,远离毒品的呼喊声就再度袭来,当看到关灯吃面这种冷的寒心的笑话,真不知道这个市场的未来到底朝向何方?
也许,券商行业真的需要互联网来一次真正的颠覆,正如余额宝和现金宝袭击了银行的存款。
让线上券商可以真正实现,让腾讯、阿里巴巴、东方财富网、雪球可能轻轻松松成为E-trade网上经纪商。
让佣金战来的更疯狂,让转户销户变的如银行转账一样顺畅,因为只要这样才能倒逼券商提高投资者应得的服务质量。
让私募更容易成立,让独立投资顾问可以自由的选择任何一家券商,正如医疗行业呼吁的医生自由执业,证券行业藏龙卧虎,就是找不到施展能力的方向。
资本市场真正的回归市场的一天,资本的有效配置才会出现,资本对经济的助推力才能体现出来威力。
希望能在未来10年内看到这一天,希望能看到真正的民营资本侵入券商行业,带来这个行业的希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