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玄极阁易经风水
玄极阁易经风水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3,531
  • 关注人气:25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增删卜易》导读37:福神专论

(2014-10-21 12:56:53)
标签:

仇神

忌神

用神

元神

福神

分类: 《增删卜易》导读
《增删卜易》导读37:福神专论

用神,元神,忌神和仇神的关系

 

福神关系到一个人的修行和福报,在传统的断卦分析中讨论不多。《增删卜易》书上也是只讨论了用神,元神,忌神和仇神四项(简称:用元忌仇,参考前面导读22:诸神细论),没有把福神列入其中。



《增删卜易》导读37:福神专论


福神和其他诸神的关系

现根据五行生克原理和诸神的定义,我把福神补上,可以更全面的看出诸神之间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它为修德改命和趋吉避凶提供了理论上的参考依据。

 

什么是福神?


要搞清楚福神的含义,我们要回顾六亲的关系。



《增删卜易》导读37:福神专论


在六亲中,子孙为福神,也就是“我(兄弟)”生者为福神。所以中国人喜欢多生孩子,自古以来就有多子多福的观点(败家子不算)。这里有一个重点要提醒大家注意,也是大家断卦时常常犯的错误。一般意义上子孙为福神是没有错,但是在具体断卦时却不能一看到子孙就是福神,有时不是福神,反而是忌神,这主要是和用神的选取有关。


福神的真正含义在于“我生者为福神”,我们把这个概念在扩展一步可以这么说:“用神”所生之神,即为该“用神”之“福神”。这样说就永远不会有问题。


如果强调子孙为福神,有个大前题是兄弟为用神。除此之外都不能这么理解,这是很多人误解误用的地方。问功名官职或者女问婚姻时,都是以官鬼为用神,这时官鬼是“官”而不是“鬼”,这时的子孙绝对不是“福神”,而是“忌神”。很多人错在这里,还认为子孙是福神,可是福神旺者又不利做官,不利婚姻就解释不通了。注意这个时候只做忌神,与福德无关,忌神旺相不利用神,简单明了。这是断这一类卦的关键。

 

用神:是问卦人或者所问之事。我们自己问卦,我们就是我们本人,也就是世爻。

元神:元神生用神,相当于贵人,善缘,护法神等等。

忌神:忌神克用神,是不好的缘,是来讨债的,是冤亲债主。

仇神:仇神实际上是受害者,是弱势群体,受谁的害呢,受用神的害。如果你自己卜自己,就是受你的害。你是大老板,他是下属员工;你是大小姐,她是丫鬟仆人。你高高在上,盛气凌人,蛮不讲理,对方敢怒不敢言,怀恨在心,就结下了仇恨。仇神处于弱势,没有能力对付你,你也不会在意他,但是他有能力克你的贵人,帮你的敌人。所以我们看到现实中,很多有能力的人,面对强大的对手他不怕,往往一不小心,会在阴沟里翻船。


福神专论


用神生福神。当我们去帮别人的时候,对方就成为我们的福神。所以一提到修行,修缮积德,就是要做好事,修桥补路,接济贫寒,这样你就修了福报了。


我们看到,你生福神,福神并不直接生你,而是去安慰你的仇神,克制你的对手,以间接的方式回报你。所以我们看到很多有福报的人往往会逢凶化吉,遇难呈祥,这是福神在起作用。


所以帮人不要求回报,做好事也不要求回报,对方不会直接回报给你,这样积的福报,为将来所用。如果硬等着别人回报你,就会生烦恼,出问题,你出钱出力最后却变成冤家。


有人行善的目的不纯,是为了打知名度,哗众取宠,更有甚者是诈捐,喊了半天,知名度打过了,又不捐,这样最危险,不光没有福德,还种下了严重的恶因。


修桥补路做善事,要不要留名,要不要把你的名字刻上去。留不留名都没有错,这里面的道理你要懂。如果你留名让人表扬,这本身就是对你的回报,就不再积福报;如果不留名,甚至偷偷的做好事,就会积福德,也就是常说的阴德。如果你经常做好事,心里又不觉得在做好事,这个境界比较高,这样积的是功德。功德和福报有本质上的不同,功德是真正的修行,福报只会变成来世的富贵。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都是梁武帝的功劳,他自己认为这个功德大的不得了,就洋洋得意的去问达摩祖师,祖师说:并无功德。可见心念的重要性,你心里想着功德就已经没有功德了,最多也只能算是福报。梁武帝很生气,话不投机,祖师也不供养了,然后才有了达摩祖师一苇渡江和面壁九年的传奇故事。

 

很多大款到庙里捐钱,认为捐的越多福报越大,这是不对的。不在钱的多少,在于你的心念和态度。如果你架子放不下来,高高在上,你捐钱的功德可能抵不过你那点傲慢。《了凡四训》上有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村姑去庙里供养,身上就两文钱,根本就不好意思拿出来,想偷偷的捐了,怕别人看到不好意思,结果还是惊动了庙里的主持亲自为她做回向。后来这个村姑到皇宫里做了娘娘,又来庙里供养,这次带来很多金银财宝,很多随从仆人,场面很大,她以为会感动到观音菩萨显灵呢,结构连主持都不出来,主持就派了一个徒弟去为她做回向。娘娘大惑不解,请教主持,主持才告诉她里面的道理。所以修行修的是心,佛就是心,心就是佛,佛就在你心里,你都不知道。很多人信佛,要到这里拜,那里拜,这里参观那里访问的,我就问他佛在那里?信佛信到不知道佛在那里,去到庙里也见不到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