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线理论:牛股的均线系统必然优美
(2013-03-07 23:18:27)
标签:
均线理论牛股股票 |
分类: 趋势投资 |
均线经典口诀
年线下变平,准备捕老熊。年线往上拐,回踩坚决买!
年线往下行,一定要搞清,如等半年线,暂做壁上观。
深跌破年线,老熊活年半。价稳年线上,千里马亮相。
要问为什么?牛熊一线亡!半年线下穿,千万不要沾。
半年线上拐,坚决果断买!季线如下穿,后市不乐观!
季线往上走,长期做多头!月线不下穿,光明就在前!
股价踩季线,入市做波段。季线如被破,眼前就有祸,
月线上穿季,买进等获利。月线如下行,本波已完成!
价跌月线平,底部已探明。2 0 线走平,观望暂做空。
10天庄成本,不破不走人。短线看 3天,破掉你就跑!
135均线战法构成口诀
一三五线有文章,时空坐标能捉庄。 格兰威尔八法则,费波纳奇内中藏。
短期均线是十三,时间之窗不简单。 判断股票强弱势,十三均线秤一杆。
倘若股价穿十三,并沿该线稳升攀。(穿:上穿)上升空间将极广,倘若不能则有限。
股价经过大涨后,十三走软现彷徨。 意味行情将结束,时刻准备来空仓。
倘若股价破十三,坚决出局全清仓。(破:跌破)中期均线三十四,承上启下别小看。
三四上穿五十五,均线互换才有样。 多头排列完成后,正式行情才开展。
长期均线五十五,中长趋势分界桩。 界定牛熊分水岭,江恩周期时间窗。
股价站上五十五,才有可能往上涨。 股价启动临界点,一三五线早周详。
股价处在何位置,时空坐标来度量。 不同类型之股票,形态结果却一样。
凡能大涨之股票,涨前形态类似像。 股价上涨之规律,一三五线破迷盲。
不贪不躁是胜道,按图索骥不用慌。 强做弱休常空仓,守株待兔也风光。
(135:即13日均线、34日均线、55日均线组合系统的简称)
由移动平均线判断买入时机(1)
设定为5日和10日参数,中期均线可设定为20日或30日和60日参数,长期均线可设定为120日、200日或240日参数等。在实际运用中,既或用单一均线如10日或30
下面就介绍根据移动平均线判断买入时机的方法。
1、 股价向上突破10日均线是重要买入时机
股谚道:"跌势不言底",也就是说在下跌趋势中,股价能跌到多少、大盘指数会跌到多少点、能跌多长时间,或者说底在哪里,谁也不能准确地作出预测,而只能顺势而为。那么,怎样才能做到顺势而为呢?10日移动平均线无疑为我们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参考标准,即当股价在10日均线之上运行时,我们就认为股价的趋势向上,股价还会上涨,而当股价在10均线之下运行时,我们就认为股价的趋势向下,股价还会下跌。因此,10日称动平均线是指导我们分析、判断趋势的每时导实际操作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客观标准。
在下跌趋势中,股价不断创出新低,高点不断下移,10日均线在股价的上方以一定的速度向右下方下行,表明最近10个交易日买进股票的投资者都被套牢或者说最近10个交易日卖出股票的投资者都是正确的。而且,10日均线还是股价反弹的强阻力之一,只要下跌趋势尚未结束,股价就较难站上10日均线,即使偶尔站上,也很快会回到其下面继续下跌。最后,股价下跌速度明显减缓,甚至止跌上涨,10日均线也下降趋缓有走平并抬头上行的迹象,而股价从下向上突破并站上10日均线时,说明下降趋势结束,上涨行情开始,是投资者非常重要的买入时机。
分析与操作要领
(1) 10日均线是多空双方力量强弱或强弱市场的分界线。当多方力量强于空方力量时,市场属于强势,股价就在10日均线之上运行,说明有更多的人愿意以高于最近10日平均成本的价格买进股票,股价自然会上涨。相反,当空方力量强于多方力量时,市场属于弱势,股价就在10日均线之下运行,表明有更多的人愿意以低于最近10日平均成本的价格卖出股票,股价自然会下跌。
(2)股价站上10日均线再买入,虽然离底部或与最低价相差一定价位,但此时上升趋势已明确,涨势刚刚开始,仍是买入的良机。
(3)股价向上突破10日均线应有量的配合,否则可能仅仅是下跌中途的反弹,很快又会跌回10日均线之下,此时就应止损出局再行观望,特别中在10日线下降走平再上行而后又归下行时,更应止损,说明跌势尚未结束。
(4)股价站上10日均线才买进股票,最大的优点是在上升行情的初期即可跟进而不会踏空,即使被套也有10日均线作为明确的止损点,损失也会不大。
(5)
10日均线特别适用于追踪强势个股的波段操作和对大盘趋势的分析即当股价站上10日均线时就坚决买入,当大盘指数站上10日时就看多、看涨,成功的概率较高。但是,在上升行情中,对于走势弱于大盘而没有庄家照顾的有些个股,时而跌破10日均线,时而站上10日均线形成震荡走高的态势,较难以运用10日均线把握。
(6)在持续较长时间的下跌趋势中,股价在下跌的中途产生反弹时站上了10日均线但又很快跌破10日均线继续下跌,待第二次甚至第三次股价站上10日均线才真正上涨,这种情况经常出现。因此,在下跌趋势末期,当股价第二次或第三次站上10日均线时往往是最佳的买入时机。
(7) 10日均线适用于中短线结合的操作方式,因此经常与5日均线和30日均线配合使用。
(8) 10日均线操作法用于趋势明确的单边上升和单边下跌行情中非常有效和可靠,而用于盘局效果差些。
2、上升趋势中股价回档不破10日均线是买入时机
在上升趋势中,股价经过先期的快速上扬之后,由于短期获利盘太大,获利回吐必然出现而令股价调整,但只要股价不跌破10日均线且10日均线仍继续上行,说明是正常的短线强势调整,上升行情尚未结束,此时是逢低买入的再一次良机,特别是股价在10日均线获得支撑后又继续上涨时,说明调整结束,新的上升浪展开,更是追涨买入的时机。
分析与操作要领
(1) 10日均线是波段操作的重要参考指标。在下跌行情中它是重要的阻力线,而在上升趋势中却是强有力的支撑线,只在股价回调不破10日均线说明强势特征明显,任何一次的回调都是买入时机,涨势还会继续。
(2)在上升趋势中,股价回档至10日均线附近时成交量应明显萎缩,而再度上涨时成交量应放大,这样后市上升的空间才会更大。
(3)如要股价回调至10日均线附近买入,其后又很快跌破了10日线,还是应坚持止损原则,再等到调整结束股价重回10日均线之上时再买入。
3、上升趋势中股价跌破10日均线但10日均线仍上行股价很快又重回10日均线上方时是买入时机
在上升趋势中,10日均线虽然是强支撑线,但有的庄家在洗盘时却有意将股价砸破10日均线,将短线客洗出局,然后再很快拉回10日均线上方并继续大幅上涨。为回避风险或保存利润,在股价跌破10日均线时卖出后,如股价在短期内又回升至10日均线上方且10日均线仍继续上行应再次买入甚至要追涨买入以防踏空,因为庄家洗盘的目的正是为了大幅拉升,涨升仍将继续。
对移动平均线进行分析是选中强势股黑马股的又一有效的方法.移动平均线是分析价格变动趋势的一种方法,它主要是将一定时间内的股价加以平均,根据平均值作出图线.通常将每日的k线图与平均线绘在同一张图中,这样便于分析比较.通过分析平均线的走势以及平均线与k线之间的关系来决定买卖的时机,或是判断大势的方向.主张采用移动平均线的人士认为,每天交易中的大多数细小的波动仅仅是一个重要的趋势的小插曲,如果过分看重这些小波动,反而容易忽略主要的趋势.因此,他们认为分析股价走势应有更广阔的眼光.采用平均线的方式,着眼于价格变动的大趋势.
一般平均线采样数有3天,7天,10天和30天等等,甚至有长期平均线取样时间长达150天和250天.
技术分析者之所以能够用平均线来分析价格走势,是因为它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趋势的特征平均线能够表示出股价运动的基本趋势.
2:稳重的特征移动平均线不会象日线那样大起大落,而是起落得相当平稳.向上的平均线经常是缓缓向上,向下也是这样.要改变平均线的运动趋势相当不容易.
3:安全的特性通常愈长期的平均线,愈能表现出安全的特性,即移动平均线不会轻易地往上往下,必须等市势明朗后,平均线才会真正改变方向.经常是市势开始回落之初,平均线却是向上的,等到市势落势显著时,才见平均线走下坡.这是平均线的最大特色.
4:助涨的特性股价从平均线下方向上突破后,平均线也开始向上移动,可以看成是多头的支撑线,市价每次跌回平均线附近时,自然会产生支撑力量.短期平均线向上移动的速度较快,中长期移动平均线向上移动的速度较慢,但都表示一定期间内平均持股成本增加,
5:助跌的特性股价从平均线上方向下突破后,平均线也由此开始向下方移动,这时平均线成为了空头的阻力线,市价每次反弹至平均线附近时,自然产生阻力.因此在平均线往下运动时,每当股价反弹到平均线附近都是卖出的时机,平均线此时具有助跌的功能.如果市价下跌逐渐趋缓,平均线开始减速下行,此时若股价再次与平均线接近,则可能向上冲破均线开始升势,此时均线的的助跌的功能减弱.
捕捉主升浪的均线系统
短线捕捉个股主升浪的前提是:大盘最好是处于涨势阶段,至少也需平稳,最好不要在大跌趋势中炒作。每个板块都有自己的领头者,看见领头的动了,就马上看第二个以后的股票。所选个股必须是处在上升通道之中,而且5日、30日、60
移动平均线,呈现双重“黄金交叉”之后,即均线系统发出“炒底买入信号”。当该股的5日、10日移动平均线均于3月21日向上突破30日移动平均线之后,则其均线系统便形成“多头排列”。特别是每当该股回调到5日、10日、30
秘诀2:对于一些前期已出现一定涨幅、随后在高位缩量整理的个股,一旦均线重新向上发散,表明新一轮攻势即将展开,如牡丹江(600173)1999年以来便长期走牛,2000年3月以来在10元附近的平台整理,三条均线粘合在一起,但从2001年3月13
秘诀3:对于短期涨幅过大的个股,一旦其5日移动平均线反转向下有效跌穿10日移动平均线,则表明该股已处于强弩之末,大势已去,投资者应迅速卖出清仓,获利了结。
秘诀4: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均线亦是如此。均线交叉时一般有一个技术回调,交叉向上回档时买进,交叉向下回档时卖出。5日和10日均线都向上,且5日在10日均线上时买进,只要不破10
在有趋势市道中移动平均线的优点:
(1)运用移动平均线可观察股价总的走势,不考虑股价的偶然变动,这样可自动选择出入市的时机。 (2)平均线能显示“出入货”的讯号,将风险水平降低。无论平均线变化怎样,但反映买或卖信号的途径则一样。即是,若股价(一定要用收市价)向下穿破移动平均线,便是沽货讯号:反之,若股价向上冲移动平均线,便是入货讯号。
在无趋势市道中移动平均线的缺点:
(1)通过分析均线系统可以得出一系列买卖信号,但均线系统本身反应较慢,不易把握股价趋势的高峰与低谷。所以应该结合日k线、kdj指标、obv曲线等其他分析方法,通过多种技术分析方法来决定买卖策略。
(2)在价格波幅不大的牛皮市期间,平均线折中于价格之中,出现上下交错型的出入货讯号,使分析者无法定论,在无趋势的期间,重复的亏损将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此时应选择其它的技术分析方法。
均量线是一种反映一定时期内市场平均成交情况亦即交投趋势的技术性指标。
1.计算方式
将一定时期内的成交量(值)相加后平均,在成交量(值)的柱条图中形成较为平滑的曲线,即均量线。一般情况下,均量线以10日作为采样天数,即在10日平均成交量基础上绘制,亦可以同时选设10日和30日的采样天数绘制两条均量线,其中10日均量线代表中期的交投趋势,30日均量线则代表较长期的交投趋势。
2.运用原则
在有均量线的成交量图中,可以看出均量线在成交量的柱条图之间穿梭波动,从而扒动股价变动的趋向。在上涨行情初期,均量线随股价不断创出新高,显示市场人气的聚集过程。行情进入尾声时,尽管股价再创新高,均量线多已衰退疲软,形成价量分离,这时市场追高跟进意愿发生变化,股价接近峰顶区。
在下跌行情初期。均量线一般随股价持续下跌,显示市场人气涣散,有气无力。行情接近尾声时,股价不断跌出新低,而均量线多已走平,或有上升迹象,这时股价已经见底,可以考虑伺机买进。
对设有两条均量线们成交量图,当10日均量线在30日均量线上方并继续上扬时,行情将会保持上涨势头;反之,当10日均量线在30日均量线下方继续下跌时,显示跌势仍将继续。而均量线不论是向上或向下拐头走势,都预示着行情可能转势,是一种警戒讯号。当10日均量线与30日均量线交叉而出现移动平均线理论中的黄金叉或死亡叉时,则是对行情转势进行的确认,这时应配合其他技术指标一并研判,作出有利的投资抉择。在盘局时,10日均量线与30日均量线表现出纠缠不清,而最后10日均量线向上或向下突破30日均量线,则可预示行情打破盘局的方向,是一种较为准确的突破辅助讯号。
3.功能分析
在研判均量线时,需注意均量线的波动并不提供所谓程式买卖中的买进或卖出讯号,亦不具备移动平均线那种对股价助涨或助跌的功能。均量线反映的仅是市场交投的主要趋向,对未来股价变动的大势起着辅助指标的作用。
牛股的均线系统必然优美
均线系统由杂乱无章、纠缠不清,逐渐转向脉络清晰、起伏有致。从技术上说,这是与失败案例的最大区别之所在,具有合理的内涵,而且在庄股时代有其必然性。其内在机理是:在建仓阶段,前期由于筹码分散,持仓成本分布较宽,加上主力刻意打压的结果,股价波动的规律性较差,反映到均线系统上,就是短、中、长期均线的不断交叉起伏,随着主力手中持筹的沉淀,市场上的浮筹随之减少,当主力持筹达到一定程度时,往往会把股价的波动幅度降下来,以拉平市场的平均成本,减少其他投资者做短差的机会。此时,短期均线系统的无序震动幅度会相应减小,过陡的斜率逐渐降下来,均线之间的距离逐渐缩小甚至完全贴紧。当开始试盘和拉升时,由于主力对股价走势拥有较大的发言权,尽管每日盘中震荡不断,但趋势已成,而反映趋势的均线系统自然也就会错落有致了。均线的起伏,其实是反映了主力真实思想的阶段性。如果主力控盘不充分,或只是想短期炒作,必然不会谋求对盘面的绝对控制,大量浮筹追涨杀跌的结果,就会造成股价波动中的无序性,从而使均线系统继续纠缠不清,这种拉升,是难以孕育出“”的,投资者中线介入的风险也是很大的。正因为如此,股市上才有“牛股的均线系统必然优美”的说法。
从盘口捕捉短线的十四招绝技
1.牛股的特征是年线要走平 .
2.30天均线有下跌----走平----上涨----走平----下跌,从而完成一完整的运作周期.
3.均价线保持一定的上升斜率上涨说明该天股价上涨!反之则下跌.
4.底部红三兵----连续三根小阳线说明后市看涨.
5.顶部三乌鸦----连续三根小阴线说明后市看跌.
6.强势股第一次跌到10日均线是一很好的买点.
7.30天均线由高位走平且开始下跌,股价跌破30天均线时是好的卖点.
8.股价有下跌开始走平,股价上破30天均线第一次和第二次回抽确认时好买,第三次要小心了.
9.股价离30天均线太远时有回抽30天均线的要求.
10.如果低开则当天没行情.
11.开盘时成交量在3位数时当天有行情.
12.强势股在5日均线买入.
13.铁的纪律是操作成功的保证.
14.开盘时股价高开时下探后在次回到均价线上方再次回抽确认时是一买点。
“周线二次金叉”抓大牛股
由于实战操作的最高境界就是“大道至简”,所以在实战操作中各个周期只设一条均线:30日均线。只用这一条30日均线来进行大盘或个股的分析和买卖。
当股价(周线图)经历了一段下跌后反弹起来突破30周线位时,我们称为“周线一次金叉”,这只不过是庄家在建仓而已,我们不应参与,而应保持观望;当股价(周线图)再次突破30周线时,我们称为“周线二次金叉”,这意味着庄家洗盘结束,即将进入拉升期,后市将有较大的升幅。我们应密切注意该股的动向,一旦其日线系统或者分时系统(60分钟,30分钟)发出买信号(如macd的小绿柱买点),我们应该毫不犹豫进场买入该股。另外我们也可以延伸出“月线二次金叉”产生大牛股的条件,可以说90%的大牛股都具备这一条件。
四线粘合,一线金叉-----黑马绝计.
如果能发现一只这样的股票,一般都能有百分之30到50的涨幅.
一.什么是"四线粘合,一线金叉"?
1.四线粘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30.60.90.120粘合.一是指60.90.120.250粘合.一线金叉是指30均线金叉上面的两种粘合.
2.原理: 均线粘合一般表示有主力在吸筹,而一线金叉则表示该股要拉升.
3.切记:
有一线金叉,肯定也有一线死叉,一但是一线死叉则可能引起暴跌.所以在使用该法时一定要记住是30均线一定是在朝上走时.一但30线拐头向下则要抛出.
二十一周均线战法
一、选股
首先,被选的股票价格是一定要站在21周线上的。其次,它的价格要已连续四周都站在21周线上。再次,21周线的走势是呈弯头上行的。最后,结合该股的基本面,指标(如量比、乖离率、macd)等信息进行综合确定。
注:所选股票最少要同时满足前三点条件后才有入选资格。否则,坚决淘汰!
二、买点(买进价格)的选择
被选出的股票通常会在第一次站在21周线之后的第五周或第六周时出现一个股价低点。但此低点还得满足个要求才可考虑买进。
1、低点的价格不仅要站在21周线上还要站在21日线上。
2、21周线和21日线的走势都要呈上行趋势。
买点的计算公式:
(1)资金足够、承受风险的能力强时:买点的最大范围是不高于21周线价格+1.03 。
(2)谨慎、保守时:买点的最佳范围是21周线价格+0.05至0.11元。
三、操作
在操作中可运用波段操作法。如被选中的股票的55周线是呈下行的趋势而在21周与日线上有买点出现的时候,股价如果上碰与超过55周线之时,均为波段出货时机。如遇重大利好消息刺激,使股价上跳至或超过55周线之时,均为最佳出货时机。
卖点:股价连续两天跌破21日线,且21日线弯头往下走,第三天开盘价卖出。
加仓买点:在上行趋势中,如股价快速跌至21日线附近或跌破21日线,且21日线仍是上行趋势,这时是最佳加仓机会,同时止损位设为上述卖点;加仓买点以第一次出现时最为有效,其后出现的有效性均会逐次降低,第三次后出现建议不做。
四、牛股特征
21周线向上且55周线也呈走平向上抬头的走势时,坚决、大量地进货。如21周线呈向下掉头趋势时,就是坚决清仓出货之机,此类个股可以归属为不闻不看不做之类,以后其如有反弹至21周线处均为清仓减磅出货时机。
移动平均线的使用原则
短期原则与三选二原则
移动平均线的根本是反映一段时间内买卖双方的平均持仓成本的。成本是会计学上的一个概念,由此可见,均线分析本身带有基本分析的一面。就技术指标而言,它是一个很好的价格分析工具。它直面价格,追逐趋势;不易设置骗线,有很好的方向性和助涨与助跌作用,能够过滤假突破信号等优点。但它没有固定的取样模式,永远滞后于当前变动的价格。幸好,我们可以利用短期原则和三选二原则有效地回避它的这些缺失。
所谓短期原则,就是取样选择短时间、短时期,在价格分析方面,以短期均线为主。因为只有如此,才能尽可能减小均线的滞后性。在取样方面,不能墨守以往的取样模式。科学的取样方法是根据市场特性和风险度而定的。比如,十日线在股票市场中属于短线,而在期货市场中则作为中线使用。当价格变化大时,取样范围应减小,反之则应增加。
如何利用移动平均线进行交易是我们最关心的。最著名的交易方法是葛氏法则。但它最少有两个缺陷,其一,忽略了短中长期不同均线对价格的影响力(这正是三选二原则所要回避的);其二,永远是买入与卖出,没有回避与观望的时间与价格范围。我们认为,当均线向上,价格在均线之上变动时,永远是开仓买入与守仓阶段。当均线向下,价格在均线之下变动时,永远是开仓卖出与守仓阶段。当均线向上,价格在均线之下变动,或均线向下,价格在均线之上变动时,是平仓观望阶段。这种回避与观望的态度,至少有一点是可取的,说明我们有敢于承认看不懂市场、不敢做交易的勇气。这和价格决定均线而非均线决定价格的思想一致。一个没有观望和回避的交易系统不是一个完善的交易系统。一个优秀的交易系统,不是限制盈利,而是限制亏损的。坚持短期原则,虽不能保证盈利,但可以很大程度地限制亏埙。
把一种认识方法上升到原则的高度,意在表明它的重要性。不能坚持短期原则对交易是不利的。某些交易商在短期均线已经损害了自己的交易部位时,却总能找到一条有利于自己交易的均线来安慰自己,三十日、六十日、半年线、年线、若干年线?短期原则告诉我们一个理念,当前的走势最重要。
前面所说的是在均线具有明显方向时所采用的交易对策。当均线走平时应该怎么办?试想,只要价格变动,均线就不会长期走平。不过,笔者听说过一种更为积极的操作方法,在此情况下或许更有用,它的名字很有趣,叫“忘了方向”。凡提到移动平均线,都要提到它的方向,以及助涨与助跌作用。不知是方向具有助涨与助跌能力,还是均线上的点具有助涨与助跌能力?若是指方向,方向是可以随价格的变化而改变的,并且组成方向的价格点都在不断远离当前的价格。若只依据当前的价格平均点就简单多了,价格涨过这个点就买进,跌过这个点就卖出,而不考虑均线的方向如何。这倒不失为一种简单有效的操作方法。笔者非常赞赏这种方法,这里面包含有短期原则的精神。
有了“忘了方向”这种如此优秀的操作方法,再谈三选二原则可能就是多余,不过还是应该介绍给大家。所谓三选二原则,就是利用短中长期三条均线,把其中任意两条均线的方向作为大趋势的方向。其实,移动平均线本身就是一条弯曲的趋势线,只是为了更可靠起见,我们认为单一的一条均线不足以决定和改变趋势。
二条均线。
假设我用的是周线,一条取10周均线,它代表一个大环境,相对的大环境。就是说,在10内我观察股价,它是怎么走的,走什么方向,正在有什么方向上的变化。
另一条均线呢,取5周均线,代表股价在10周这个变化的大环境里,5周变化的这个小环境。还有,为什么取5周呢?5周小于10周,即它只是大环境的一部分。5周是10周的二分之一,小环境比大环境小一倍,也足够小,能体现自我。
还有一个元素,就是股价的k线,是日k线,周k线,还是15分钟k线,30分钟k线,看你用什么周期来做分析了。
总结一下上面这几小段:
10周均线,简称10周。5周均线,简称5周。
10周代表一个大趋势,如果10周上行,表示大趋势向上。反之亦然。
5周代表10周内的一个次一级的趋势,如果5周向上,代表大趋势向上,次一级趋势也向上。反之亦然。
然后就是股价,股价行在5周上,代表目前价格趋势向上,而且处在向上涨的过程中。
这样一个组合,它起码说明了,我们所看到的股价,正处于一个大的小涨趋势中一个很具体的上涨次级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