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的间隔年

标签:
鱼鱼众生间隔年旅行孙东纯旅游 |
分类: 青瞳 |
“旅行是寻找不到答案的,它只会让你多了选择,甚至更加迷茫,但是完全值得”
这是看完全书后,唯一记得的话语。在之前一篇关于行走的文字中有提到过(《旅游向左,行走向右》)。也算是此次读书之后最大的体会。需要静下心来想一想,究竟需要一场怎样的行走。又或者,不去思考,只是聆听着内心的脚步,出发。
书的封面,是作者孙东纯(以下简称东东)坐在巴基斯坦的路边,静静的看着大漠苍茫的辽阔。简单的行囊,在印度失而复得的相机,以及被偷窃之后换回来的一把吉他。图片如此静默。不知道那时那刻的东东,是否会掏出这把意料之外的吉他,拨动琴弦。那音,定是轻盈飘扬,淡淡消失在无边的荒漠。吟唱出一个人的孤独与自由。
行走的人,定是内心孤独的。在世俗的世界找寻不到安身的角落,心是郁躁不安。所有的力气终是化成了脚下的力量,越走越是平静。但这颗心,定不会寂寞。只有勇于承认孤独的人,才能安然的享受路上的自由。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做最纯粹简单的人,亦或今朝有酒今朝醉,成了那个最酣畅淋漓的放纵着。
一切,皆无因由。只是想,便去做。少了束缚的枷锁,倒是凭添了几分惬意。
行走的人,内心并不需要坚强。遇到困境的时候会垂头散气,手足无措。生病难受的时候,在举目无亲的土地上嚎啕大哭。当寂寞趁虚而入的时候,一遍一遍唱着曾经的歌,回忆那张依偎过的容颜。但是一切都会过去。明日的朝阳升起,依旧迈开步伐前行。因为,行走的人们都知道,只需要一颗勇敢的内心,面对发生的一切,然后走下去。
选择《迟到的间隔年》之前,陆陆续续的看一些关于行走的书,旅行的杂志。也断断续续的走在路上去找寻前方的光。这个概念,是某一日柚子拿回一本《三联》煞有介事的放在我的掌心。事实上,整本杂志,我也只是翻阅了关于间隔年的这一部分。从此,记住这三个字。
“间隔年(Gap
这是写在扉页的概念。也是百度百科搜索出来的答案。通读下来,便是摇摇头,笑了。中国的孩子究竟是走不上这条间隔年的道路。毕业之后的行走,应届变成了往届,众多名企高职的大门就此关闭。行走的孩子或许还未找寻到人生的态度,瞬间沦落成了社会新鲜人,混杂在一帮爬摸滚打多年的江湖老手之间。
这样子的结果,多么令人不堪。却是逃不开的现实。尽管书架上放满了各位行者们的书籍,尽管东东找到了一生挚爱并定居到了日本。这些只是凤毛麟角的例外。有谁,能够拍着胸脯说,我的间隔年定会满载而归,开启人生的新纪元?
一切,皆太难。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便是在嘲笑自己。依旧困扰在时间和金钱的现实世界,依旧摆脱不开世俗的人情世故,依旧割舍不下情感的牵绊束缚。所以,我不是个行者。在时光的间隙苟延残喘。
关于书,甚是不喜欢封面上的一行字:“一个中国男孩和日本女孩的爱情故事”。所幸,全书关于沙弥香的描绘也仅限于样貌清秀,关于二人之间的交往也是只言片语的从加尔各答的仁爱之家,瓦拉纳西车站的离别,拉萨街头的重聚掠过。终是没有俗套到用跨国恋情、旅途艳遇来吸引眼球,甚是欣慰。
但我相信,没有人会忘记这个男孩在印度街头的小巷轻轻执起女孩纤细的手指,也没有人会忘记恒河边上那个轻轻落下的拥吻,月色朦胧,动人之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