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75@365【田螺坑】中国民间建筑的“四菜一汤”

(2013-03-16 19:16:05)
标签:

365

福建

梨落

土楼

田螺坑

分类: 五湖四海

到永定看土楼的人,必定听说过南靖田螺坑的“四菜一汤”,也必定是忍不住要去看看的。

 

田螺坑位于书洋镇,距离我们居住的承启楼大约2个小时的车程。自然,还是在江老爷子的帮助下,早早安排下车,一大早便是出行。路上,开车的师傅滔滔不绝,讲了一个又一个田螺坑的故事。

 

相传,田螺坑这一地名的来历颇为蹊跷。有人说,它得名于村庄背靠的湖岽山状似田螺;也有人说,田螺姑娘的神话故事说的就是黄家祖宗,那个叫黄百三郎的幸运儿,因为田螺姑娘的神助,才得以从一个养鸭少年成为一方富绅。 田螺姑娘未必是真,但黄百三郎确有其人。田螺坑黄氏族谱证实,清朝嘉庆年间黄百三郎从永定移居此地,并在这里开始了他的传奇人生。这个养鸭少年当年充分利用山涧泥地尽是田螺,以及谷深林密的地域优势,不断扩大再生产,赚取了第一桶金。

 

顺着盘山公路到达观景平台的时候,人还不多,旅游大巴还未达到,倒也有几分清幽。俯视,确如传言中一般惟妙惟肖。“四菜一汤”,最上方的椭圆形便是鱼盘了。经不住哑然失笑,多少游客们又要被导游天花乱坠的故事唬住,幸而已经听江爷爷讲过正宗的故事。

 

01.“黄家精通音律,便建得五楼,名曰五重奏”。不知哪位想象力丰富的游客笑谈为“四菜一汤”,此名朗朗上口,颇具民间风味,就流传开来,倒是让人忘了本身的来历。

75@365【田螺坑】中国民间建筑的“四菜一汤”

 

02.从侧面看过去,整个土楼建筑层次错落有致,也有人将其称为“小布达拉宫”,大家觉得像不?

 

75@365【田螺坑】中国民间建筑的“四菜一汤”

03.
75@365【田螺坑】中国民间建筑的“四菜一汤”

04.
75@365【田螺坑】中国民间建筑的“四菜一汤”

06.与千篇一律的茶叶、干货铺相比,田螺坑倒是多了几分艺术气息。沿途有不少以土楼为灵感进行创作的画家,用笔端的色彩描绘着内心的美景。
75@365【田螺坑】中国民间建筑的“四菜一汤”

07.
75@365【田螺坑】中国民间建筑的“四菜一汤”

08.田螺坑的景致,最好的莫过于有山为傍有水为依。
75@365【田螺坑】中国民间建筑的“四菜一汤”

09.

75@365【田螺坑】中国民间建筑的“四菜一汤”

 

10.有的土楼,晒了新鲜的竹笋。不知何时又成为了游人口中的一顿美味。
75@365【田螺坑】中国民间建筑的“四菜一汤”

11.有的土楼门口,会遇见几只娇憨的小狗。让人不禁羡慕起与天地相伴的闲适生活。
75@365【田螺坑】中国民间建筑的“四菜一汤”

12.
75@365【田螺坑】中国民间建筑的“四菜一汤”

13.

75@365【田螺坑】中国民间建筑的“四菜一汤”

 

14.

75@365【田螺坑】中国民间建筑的“四菜一汤”

 

15.

75@365【田螺坑】中国民间建筑的“四菜一汤”

 

16.这些土楼,因为交通不是太方便,还保留着浓厚的生活气息。
75@365【田螺坑】中国民间建筑的“四菜一汤”

17.墙外,竖着从山上打回来的柴火。
75@365【田螺坑】中国民间建筑的“四菜一汤”

18.土楼的另一侧放置着大大小小的塑料桶。每只桶中有一个水瓢。因为土楼的建筑性质不方便设置排水系统,这些塑料桶便是土楼人家的临时厕所了。

75@365【田螺坑】中国民间建筑的“四菜一汤”

19.离别的时候,遇见这个中年的女人。那样简单而纯粹的笑容,一瞬间便进入了内心。快乐,真的和物质无关。
75@365【田螺坑】中国民间建筑的“四菜一汤”

20.
75@365【田螺坑】中国民间建筑的“四菜一汤”

21.返程途中,去参观了同样大名鼎鼎的裕昌楼。

75@365【田螺坑】中国民间建筑的“四菜一汤”

22.
75@365【田螺坑】中国民间建筑的“四菜一汤”

23.裕昌楼的最大看点, 因楼内三楼四楼回廊支柱朝一个方向(顺时针)倾斜,五楼回廊支柱又朝另一个方向(逆时针)倾斜,最大的倾角达到15度,似乎只要一阵风吹过来,它们就会轰隆一声倒下。但是600多年来,经历多次地震,经历无数风雨,有惊无险安如山。
75@365【田螺坑】中国民间建筑的“四菜一汤”

24.但是土楼的人们热爱这座故土之圆,极为忌讳说“倒”字。只能成为“东歪西斜楼”。
75@365【田螺坑】中国民间建筑的“四菜一汤”

25.裕昌楼内小摊贩众多,几乎家家户户都在自在门口支起了凉伞,吸引游人们坐下喝茶。
75@365【田螺坑】中国民间建筑的“四菜一汤”

26.随便选一家坐下,主人家都会热情的奉上清茶一杯。这是客家人的待客之法,在裕昌楼尤为热情。因为这里每一户靠山的小厨房中都会有一口脸盆大小的水井,山泉水专门用来泡茶,格外清甜。
75@365【田螺坑】中国民间建筑的“四菜一汤”

27.因为靠山的缘故,山货自然也是丰富。光在楼内便遇见好几家正在清理从山上看下来的野生金银花。
75@365【田螺坑】中国民间建筑的“四菜一汤”

28.

75@365【田螺坑】中国民间建筑的“四菜一汤”

 

29.金银花,性甘凉,清凉润肺效果挺好。野生的药性更强,不少人买来做药引。
75@365【田螺坑】中国民间建筑的“四菜一汤”

30.
75@365【田螺坑】中国民间建筑的“四菜一汤”

31.裕昌楼和田螺坑之间,会路过一个小村子。村落虽小,倒是零零碎碎的分布着一些客栈。
75@365【田螺坑】中国民间建筑的“四菜一汤”

31.许多人选择停留下来,因为这静谧的安好,也因为少了如织的游人更有几分真实的味道。
75@365【田螺坑】中国民间建筑的“四菜一汤”

32.
75@365【田螺坑】中国民间建筑的“四菜一汤”

33.村中最特别的是张氏祠堂前的几十根石柱。
75@365【田螺坑】中国民间建筑的“四菜一汤”

34.据说,均是张氏家族中的杰出人物所立。石柱因为时代不同,而呈现不同的装饰形态,但是顶部却是只有两种:顶部为狮子的代表武官,为笔尖的则代表文官。
75@365【田螺坑】中国民间建筑的“四菜一汤”

35.所有石柱中,眼前这颗彩色的最为特别。据说是一位在泰国的华侨所立,位至泰国总理的翻译(还是秘书,忘记啦),难怪颇具东南亚风情。
75@365【田螺坑】中国民间建筑的“四菜一汤”

36.张氏宗祠的装饰以龙为主,色彩艳丽。和岭南地区的风格颇为相似。
75@365【田螺坑】中国民间建筑的“四菜一汤”

37.
75@365【田螺坑】中国民间建筑的“四菜一汤”

38.在承启楼中见到的橘子茶不少,这柚子茶倒是在田螺坑才第一次见。拿一个嗅嗅,气氛芬香,只是泡茶的时候该怎么喝呢?
75@365【田螺坑】中国民间建筑的“四菜一汤”

39.还有用生姜直接拌的青翠李,酸甜中带着辛辣,在夏季吃的口水直淌。解渴。

75@365【田螺坑】中国民间建筑的“四菜一汤”

》》》》》》》》》》》》》》》》》》》》》》》》》》》》》》》》》》》》》》》》》》》》》》》》》

人生的道路上,变化的是风景,不变的是追求自由的心。欢迎加入鱼鱼众生的世界,迎着温暖的风奔向远方。

微博请点击关注。欢迎一切关于路上的心情、故事分享,也欢迎相关信息咨询,请猛@鱼鱼众生吧!!!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