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撕纸活动实践研究-------中期报告
(2014-01-10 21:10:27)
项号 |
2013XKT-YJ141 |
课题名称 |
|
负责人 |
|
负责人 所在单位 |
碑林区东木头市幼儿园 |
课
题
研 究 进 展 情 况 |
(一)2012年9月: 1、召开课题小组会议,商讨课题实施具体方案。 2、编制调查问卷表,发放问卷并回收问卷,对问卷进行整理分析。 3、根据幼儿的具体情况制定教学实施计划。 5、请幼儿欣赏撕纸作品,感受撕纸艺术的魅力,激发幼儿撕纸兴趣,初步开展撕纸活动。 (二)2012年10月-2012年12月: 1、具体开展撕纸艺术活动。 2、收集整理活动资料:如幼儿的撕纸纸作品,活动过程照片以及撰写反思、教育随笔、个体观察记录以及教学设计等。 3、召开课题小组会议,总结汇报撕纸活动开展具体情况,提出存在的问题,并商讨问题解决的具体措施,修正并调整课题实施计划。 4、组织元旦亲子撕纸活动,引发家长对撕纸活动的进一步认识,得到家长对撕纸活动的支持。 二、撕纸活动开展具体情况 (一)好玩的纸,引发撕纸兴趣。 (二)培养良好撕纸常规。观察幼儿撕纸兴趣点。 常规一:整理活动材料。 常规二:哪些材料可以撕。 (三):利用生动形象的具体指导,维系幼儿对撕纸活动的兴趣 小班幼儿空间方位感正开始建立,对于结构及方位认识需借助一些参照物例如撕纸活动小花,如果教师在让幼儿观察花朵的基础上,让幼儿自己粘贴花心,围绕花心贴花瓣,幼儿并不理解围绕的意思,也掌握不了花瓣之间的方位关系,会无从下手,或是将花瓣杂乱无章地贴在纸上,因此,教师需要用贴好花心,在花心周围画出线条作为贴花瓣的引导线,并提示幼儿,风来了,会将花瓣吹走,小花瓣都要拉着手,躺在自己的小床上。有了提示线的帮助,孩子们操作的兴趣明显提高,粘贴效果提高,有利于建立孩子的成就感。美术会备有很多有引导线及简单图示的作业纸被幼儿选择。经过类似引导线、引导语后,幼儿的撕贴纸技能会渐渐提高,引导线也越来越简单,直到不用。 (四):引导幼儿进行趣味想象,延续幼儿对撕纸活动兴趣。 幼儿园开展撕纸艺术活动,并非为了要把幼儿培养成为撕纸大师”其目的主要是通过这一活动来培养幼儿动手动脑、手脑并用的能力,陶冶艺术素养。因此,目标的设定不应该停留在技能技巧上,而应该设定在综合素养的提高上。小班幼儿撕纸活动还处于撕纸涂鸦期,给他一张纸,会被撕成各种形状,实际是乱撕,是不受视觉控制的动作。这时期撕出的各种形象,是幼儿在他视觉中的“特殊形象”。因此刚开始进行撕纸时,为了激发幼儿兴趣,让其随意进行撕纸的活动较多,但这样过于简单的操作活动维系幼儿兴趣的时间较短。这时,我们想到让幼儿对自己的撕块进行想象。利用想象让幼儿把无意撕纸过程变为有意撕纸过程,以想象带动幼儿的技能发展,提高幼儿双手的控制能力。这类活动,适合在区域活动时开展,给幼儿充分的时间让幼儿摆弄自己的作品,创设轻松的氛围,让幼儿和同伴或老师轻松交谈自己撕出的是什么。教师可以讲幼儿的讲解进行简单的记录,根据幼儿的作品及其讲述,引导或适当帮助幼儿将作品进行组合及修整,使其趋向于作品化。让幼儿能在撕纸活动中增强信心,发展动手能力 (五)丰富撕纸活动形式,让幼儿撕纸兴趣昂然。 |
||
存在的困难及解决思路 |
|
||
能否按期结题 |
能按时完成课题研究
|
||
专家的指导和建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