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班幼儿撕纸活动实践研究-------中期报告

(2014-01-10 21:10:27)

项号

2013XKT-YJ141

课题名称

               小班幼儿撕纸活动研究

负责人

    张 晓 迎

负责人

所在单位

碑林区东木头市幼儿园

题  

    我们把小班幼儿研究对象,综合运用了调查法、观察法、经验总结法、个案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在研究过程中,如何将撕纸艺术活动引入幼儿园活动中,帮助幼儿通过撕纸表现身边的物体,并把撕纸、涂色、粘贴、装饰结合。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活动中促进幼儿全方位的发展。一、进展概况

(一)20129月:

1、召开课题小组会议,商讨课题实施具体方案。

2、编制调查问卷表,发放问卷并回收问卷,对问卷进行整理分析。

3、根据幼儿的具体情况制定教学实施计划。

5、请幼儿欣赏撕纸作品,感受撕纸艺术的魅力,激发幼儿撕纸兴趣,初步开展撕纸活动。

(二)201210-201212月:

1、具体开展撕纸艺术活动。

2、收集整理活动资料:如幼儿的撕纸纸作品,活动过程照片以及撰写反思、教育随笔、个体观察记录以及教学设计等。

3、召开课题小组会议,总结汇报撕纸活动开展具体情况,提出存在的问题,并商讨问题解决的具体措施,修正并调整课题实施计划。

4、组织元旦亲子撕纸活动,引发家长对撕纸活动的进一步认识,得到家长对撕纸活动的支持。

二、撕纸活动开展具体情况

(一)好玩的纸,引发撕纸兴趣。

    由于小班幼儿情绪不稳定爱哭闹,为了稳定幼儿情绪,并为撕纸活动做铺垫,我们为幼儿准备了各种纸,吸引幼儿参与活动,转移分离焦虑,结合健康活动进行报纸游戏,听音乐站报纸,并且不断缩小报纸面积。报纸纸张质地较松,利于小班幼儿用手撕。教师引导幼儿用自己的小手可以撕开,刚开始时并不要求形状,随着幼儿越撕越熟练,我们在区角设计了“喂小动物”的游戏,激发幼儿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撕出好吃的面条、米饭等。这个过程中,幼儿模仿教师撕纸与幼儿随意撕纸相结合,鼓励幼儿大胆撕出不同的造型,锻炼了幼儿的手劲,为撕其它种类的纸打下基础。

(二)培养良好撕纸常规。观察幼儿撕纸兴趣点。

常规一:整理活动材料。

   小班幼儿喜欢撕纸,并且喜欢将撕的纸条随手乱扔,或是高高抛起,看纸条飘飘而下,这也是幼儿撕纸的乐趣之一。如果在撕纸初期就不断强调整理,会让幼儿束手束脚,或引起幼儿对撕纸活动的反感。而如果一开始就让幼儿随手乱扔,不利于以后良好常规的建立,经过教研组讨论,精心设计一系列不产生废纸的撕纸活动,如纸蜻蜓,每名幼儿只发一小张长方形纸条,因制作简单,制作完成后不产生废料,幼儿在老师引导下,都能完成,幼儿拿着自己做好的蜻蜓,轻轻向空中一抛,蜻蜓就会在空中翩翩飞舞。刚落下幼儿忙不迭捡起,玩的不亦乐乎。活动完后,老师引导幼儿将蜻蜓送回家休息。这类活动,又让孩子玩得尽兴,又初步建立了整理的概念。随着撕纸活动的丰富开展,老师和幼儿一起为撕纸活动设计了小动物废纸桶,活动中及时将废纸宝宝送回家。经过老师逐步地培养,幼儿在撕纸活动后能非常积极地将废纸整理干净。将可用材料安颜色分放在不同的盘子里。

常规二:哪些材料可以撕。

   随着幼儿撕纸活动的开展,幼儿撕纸兴趣越来越浓,我们也给幼儿准备了各种纸张,除了报纸、彩色纸、皱纹纸、还准备了广告纸、挂历纸、甚至废旧画报。在丰富幼儿撕纸活动材料的同时,也样给幼儿带来困扰,幼儿会误以为,各种各样的纸都可以用来撕。为此,我们进行了自编故事,“书本妈妈找娃娃”教育活动,让幼儿认识到不能随便撕任何的纸张,只能用区域活动区指定地点的纸张,通过家园联系,发动家长在家也为幼儿创设撕纸区。在撕纸区为幼儿准备活动材料和作品展示区。

(三):利用生动形象的具体指导,维系幼儿对撕纸活动的兴趣

    维果茨基通过观察发现:年龄小的孩子的进行操作活动时,常伴有自言自语。这是孩子在自我规范、与自己沟通,或引导自己的思考过程及行动。为了让幼儿不觉撕纸的困难枯燥,让其在撕纸过程中进行自我引导,我们设计了有趣形象的语言对幼儿实际操作过程提供有益的指导。如,刚开始进行撕纸时,幼儿根据以往的撕纸经验,大都是没有控制地一下撕到底。如何让幼儿获得乐趣的同时让技能也获得相应的发展呢?我创编了儿歌:两个小夹夹,夹住纸宝宝,一个往这边,一个往那边,往下走一点;两个小夹夹,夹住纸宝宝这样孩子在就能进行有控制地撕纸了。在引导幼儿连续对角折以后进行撕纸时,我们引导幼儿这样折纸,两个小小头,见面碰一碰,衣服抹抹平,两个小小手,轻轻抱一抱。这样的语言对幼儿在折的过程中有了明确性指导作用。

小班幼儿空间方位感正开始建立,对于结构及方位认识需借助一些参照物例如撕纸活动小花,如果教师在让幼儿观察花朵的基础上,让幼儿自己粘贴花心,围绕花心贴花瓣,幼儿并不理解围绕的意思,也掌握不了花瓣之间的方位关系,会无从下手,或是将花瓣杂乱无章地贴在纸上,因此,教师需要用贴好花心,在花心周围画出线条作为贴花瓣的引导线,并提示幼儿,风来了,会将花瓣吹走,小花瓣都要拉着手,躺在自己的小床上。有了提示线的帮助,孩子们操作的兴趣明显提高,粘贴效果提高,有利于建立孩子的成就感。美术会备有很多有引导线及简单图示的作业纸被幼儿选择。经过类似引导线、引导语后,幼儿的撕贴纸技能会渐渐提高,引导线也越来越简单,直到不用。

(四):引导幼儿进行趣味想象,延续幼儿对撕纸活动兴趣。

幼儿园开展撕纸艺术活动,并非为了要把幼儿培养成为撕纸大师”其目的主要是通过这一活动来培养幼儿动手动脑、手脑并用的能力,陶冶艺术素养。因此,目标的设定不应该停留在技能技巧上,而应该设定在综合素养的提高上。小班幼儿撕纸活动还处于撕纸涂鸦期,给他一张纸,会被撕成各种形状,实际是乱撕,是不受视觉控制的动作。这时期撕出的各种形象,是幼儿在他视觉中的“特殊形象”。因此刚开始进行撕纸时,为了激发幼儿兴趣,让其随意进行撕纸的活动较多,但这样过于简单的操作活动维系幼儿兴趣的时间较短。这时,我们想到让幼儿对自己的撕块进行想象。利用想象让幼儿把无意撕纸过程变为有意撕纸过程,以想象带动幼儿的技能发展,提高幼儿双手的控制能力。这类活动,适合在区域活动时开展,给幼儿充分的时间让幼儿摆弄自己的作品,创设轻松的氛围,让幼儿和同伴或老师轻松交谈自己撕出的是什么。教师可以讲幼儿的讲解进行简单的记录,根据幼儿的作品及其讲述,引导或适当帮助幼儿将作品进行组合及修整,使其趋向于作品化。让幼儿能在撕纸活动中增强信心,发展动手能力

(五)丰富撕纸活动形式,让幼儿撕纸兴趣昂然。

   将撕纸艺术融入幼儿园各领域教育活动中,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将撕纸艺术活动融合到幼儿园各领域的教育活动,是对传统幼儿园课程和一日活动的突破和创新。我们把撕纸艺术教学放到幼儿园的课程中,作为主题活动的一部分,融合于健康、科学、语言、社会、艺术中。例如主题活动活动“我喜欢飞”,我们设计在听故事的基础上,启发幼儿鸟儿为什么会飞,你想飞吗?你喜欢什么样的翅膀,引导幼儿幼儿利用撕纸的方法,给自己做一双翅膀,幼儿天生喜欢奔跑,再戴上自己撕的纸条做成的翅膀,更是给奔跑增加了无限的趣味,也给简单的撕纸赋予了生动的想象。

 

存在的困难及解决思路

   撕纸技能受到限制,小班幼儿喜欢随意撕纸,根据撕出的图形进行想象,教师需要辅导甚至帮助幼儿将作品进行再次加工。在辅导方式及度的把握上有待研究。

   对幼儿进行一定的撕纸技能的练习,怎样利用想象让幼儿把无意撕纸过程变为有意撕纸过程,增加有目的性撕纸。

   继续探索撕纸活动与其他活动的结合。

 

能否按期结题

 

能按时完成课题研究

 

专家的指导和建议

 课题报告比较完整,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分析透彻,研究的尺度也有一定的把握,希望你努力!要改进的是:1.应将小班幼儿的撕纸活动与《指南》中艺术领域的目标和典型表现相结合,把这样一个特色活动做精做细;2.对研究对象多做观察,了解其兴趣所在、能力水平差异和创新性表现;3.不可拔高其作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