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招损,谦受益——读《华佗虚心求学》有感
(2013-03-06 10:36:25)
标签:
原创 |
分类: 学生习作 |
满招损,谦受益
——读《华佗虚心求学》有感
德化实验小学四年1班
今天,我读了《中国民间故事》,书中好多精彩的故事令我流连忘返,如《狼来了》、《天书》、《李白求师》、《何首乌》、《木兰从军》、《华佗虚心求学》……其中,我最喜欢《华佗虚心求学》了。华佗非常谦虚,虽然成了名医,但他还很谦虚,不忘向医术高明的人请教。
有一天,医馆来了个年轻人,华佗把脉一按,知道他得的是头风病,药是有,可药引子是生人脑子,病人只好走了。过了些日子,华佗又见到那个年轻人,生龙活虎的,一问才知道,他是被一个老中医治好的。华佗就去老中医那儿当学徒,一学就是三年。华佗取长补短,终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成了一代名医。
读完这个故事,我感触很深(过渡自然,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一个人不可能十全十美,只有取他长之长,补自己之短,才能不断增长才干。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道出了只要虚心好学,谁都可以作为自己的老师。的确,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值得学习。就拿我们班来说吧,小作家陈睿、小书法家逢昱等,他们的能力和才华有许多值得我好好学习。(联系实际的部分应更具体一些,还可以举一相反的事例——如自己骄傲而遭受挫败的经历,这样更能把感受)
是啊,“满招损,谦受益。”一个人在生活中只有放低姿态,仰视别人,认真观察和学习对方的优点,以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不断增长才干,成为真正有学问的人。
老师点评:翰东同学从《中国民间故事》中《华佗虚心求学》一文中悟得“一个人要虚心好学,取长补短,才能不断增长才干”的道理,并能联系自己的实际谈感受,表达明白,条理清楚,过渡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