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科学课怎样进行期末复习

(2014-05-22 09:28:30)

   

        http://s3/bmiddle/003iTBI3zy6J4pglcVYf2&690

    复习是老师们在完成教学任务后检测学生掌握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复习,可以引领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回顾和拓展,让学生的知识技能在复习的过程中得到提升。如何有效地组织科学课复习,我谈一下自己的做法,和大家交流。

一、理清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虽然“探究”是科学中的重点,但仍然不能忽视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在现行的考试中,对概念和原理叙述是否正确的记忆性试题很少,取而代之的是对基本概念和原理、规律的理解和运用。因此理解概念要在“准”字上下功夫,掌握规律要在“用”字上下功夫。
    在复习概念时要特别注意区别相似的或容易混淆的概念。如天气与气候,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等。理清这些概念的最好途径就是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而不是去强行记忆每一个概念。    

二、将知识的系统归纳与相互渗透结合起来
    科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在复习的过程中先分类整理归纳知识。将知识点串成线,连成片构建知识网络,使零碎的知识系统化,使知识的关系明了化。建立知识网络图,可大大减轻记忆负担,做到纲举目张。
    知识间的相互渗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科内容单元间的渗透,二是学科间的渗透    

三、关注生活,联系实际
    标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越来越重视,因此也理所应当地列入考试内容。这类试题立足于学生发展和实际生活需要,体现出科学的实际应用机制和学科特点。因此复习时要把自然知识置于鲜活地社会生活中,不能死扣课本,要注意书本知识与实际问题的有机结合。    实验复习,培养实践与分析能力
    科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学科,为了突出学科特点,实验考查的力度有所加强。实验题型丰富多样,包括选择、填空、作图、计算、问答等。从考查形式看有:测量型实验、操作型实验和研究型实验。从考查内容上看有

(1)实验基本操作和实验仪器、测量工具的使用。

(2)对实验目的、实验原理的理解(包括提出问题与假设)

(3)实验过程(包括实验步骤、装置的选择、实验现象、实验数据及数据处理、误差分析、现象分析和形成结论、解释等)

(4)简单的实验设计和实验方案的评价。

因此,在复习的过程中,要勤思考,善总结。要把演示实验、学生小组实验、书上画的实验首先一一过关,然后归类总结,方能应变创新。

五、计算复习不可少。
    以把平时做过的练习和和试卷再看一次,把平时做错的题目找到再回顾一番,同时要时刻注意做到仔细审题,清楚表达和书写规范。

六、结合班级和学生实际合理复习。本学期我所教的班的情况各不同,有的班上课比较安静,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不足。有的班,学生的观点多,但是有个别学生懒惰。针对不同的现状,在复习阶段不能搞一刀切,要分别对待,要尽量满足班级学生的实际需求。复习前要多了解学生的实际现状,有的放式的开展复习教学。

七、从精讲到深讲。对有些内容的复习在讲解时加深难度,把学生理解的层次提升一步,让学生更全面的了解知识,掌握技能。

八、及时反馈学生当前的学习状态。复习的目的是为了学生更好、更多地掌握知识,提升能力,培养情感,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老师要及时了解,并马上解决。在进行复习讲解时,当碰到有些代表性的题目时,让有错的同学举手示意,了解班级学生的真实现状,再进行复习讲解。对一些基础性的题目有错的同样举手示意,要确保基础部分人人过关。

    更多的反馈还是在练习卷上,老师要尽量多批试卷,多打出分数,让学生有成功感和危机感,并将多张复习卷进行比较分析。练习的试卷要由难到易,给学生信心,发挥学生的最佳水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教学感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