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丰子恺散文《散沙与沙袋》原文

(2017-06-03 13:33:37)
标签:

现代短散文

抗战时期

融入集体

个人价值

分类: 中国近现代文学


丰子恺散文《散沙与沙袋》原文

    沙是最不可收拾的东西。记得十年前,我在故乡石门湾的老屋后面辟一儿童游戏场,买了一船河沙铺在场上。一年之后,场上的沙完全没有了。它们到哪里去了呢?一半黏附了行人的鞋子而带出外面去,还有一半陷入泥土里,和泥土相混杂,只见泥而不见沙了。这一船沙共有十多石,讲到沙的粒数,虽不及“恒河沙数”,比我们中华民国的人口数目,一定更多。这无数的沙粒哪里去了呢?东西南北,各自分散,没有法子召集了。因为它们的团结力非常薄弱,一阵风可使它们立刻解散。它们的分子非常细小,一经解散,就不可收拾。

    但倘用袋装沙,沙就能显示出伟大的能力来。君不见抗战以来,处处地方堆着沙袋,以防敌人的炮火炸弹的肆虐么?

    敌人的枪子和炮弹一碰着沙袋,就失却火力,敌人的炸弹片遇着沙袋,也就不能伤人,沙的抵抗力比铁还大,比石更强。

    这真是意想不到的力量。

    原来沙这种东西,没有约束时不可收拾,一经约束,就有伟大的能力。中国四万万人,曾经被称为“一盘散沙”。抗战“好比一只沙袋‘,现在已经把他们约束了。   

 

 【散文浅析】

   这篇简短的散文由画家、散文家丰子恺写于二十世纪的抗日战争时期,它揭示出的道理是:只有融入集体,才能突出个人力量;一旦脱离集体,个人价值就无法有效体现出来。


    【作者简介】

    丰子恺(18981975),是中国现代受人敬仰的漫画家,散文家。光绪二十四年生,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石门镇人。原名丰润,又名仁、仍,号子觊,后改为子恺,笔名TK,以中西融合画法创作漫画以及散文而著名。丰子恺的散文,在中国新文学史上也有较大的影响。其代表作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随笔二十篇》《画中有诗》《白鹅》。 

     

 

编辑整理:姜一柔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配图来源:图虫——蒋得好

 

 

(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