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里是澳门现代诗歌的主要发言人。这首《冬夜的预言》就是他的作品之一。陶里以现代诗见长,他认为现代诗是比较高层次的文学作品,
因为现代诗是感情沉淀后的带着强烈的理念升华。他将“新诗”与“现代诗”区别开来,论说现代诗的特征,全面而系统地阐述了他的现代诗理论。他还对现代诗进行偏于普及的知识启蒙性解读和偏于提高的学术研究性解读,推动澳门现代诗的写作与阅读。
![陶里《冬夜的预言》漫谈[R] 陶里《冬夜的预言》漫谈[R]](//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一、诗歌原文
冬夜的预言
我的诗只有带给你和我和别人失望
冬夜却可以为我们作个果断的预言
失控的染色体将在我们的肢体四处奔走
生命充满混沌和痉挛
季节的情调不复祥和
高楼大厦从喧嚣进入躁动
短暂的爆炸带来琐碎的寂寞
铺满你我成长的长街短巷
每个角落都有荒唐的月色
怪声响起于你不安的庭院
而我 每夜都得伸手窗外
抓一把玄色 为来自坟场的
夜魂裁制游荡的衣裳
来自海港的夜烟覆盖我的书斋
自从岭上失足堕伤回来
欲望教我狎亵一个世纪的虚无
童年岁月的独木桥横跨我的梦
为失踪的年华做见证
爱是一种凄楚的回忆
冬树滴下难以接受的伤感
在水中看到你憔悴的影子
灵魂哗然为你写诗
写你心脏的急促 血液的喧哗
情绪的悸动 生活的宿命
1996.11.18
(选自《冬夜的预言》,澳门五月诗社1998年版)
【诗歌赏析】
在华文文学领域,
澳门文学以其独特的魅力立于其间,是为不可略去的重要一笔。 说澳门是诗的域地一定不为过,平均每一万人出一名诗人,澳门新诗至今也有六七十年的历史。新诗之后的现代诗又是澳门文学发展过程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澳门这块狭小的土地孕育了像韩牧、陶里、淘空了一大批现代诗诗人,
使澳门新诗呈现着灿烂之气息。
陶里(1937-),原名危亦健,是个多产的作家,在小说、诗歌、散文、诗评等方面都有力作,其诗集有
《紫风书》、《蹒跚》、《冬夜的预言》、《马交石》。他曾周游诸国,阅历颇深,构成作者丰富的心灵,体现在诗中则多一份冷静的积淀,
少一份浮躁凌厉。陶里以现代诗见长,他认为现代诗是比较高层次的文学作品,
因为现代诗是感情沉淀后的带着强烈的理念升华。即使如此,陶里并未完全摒弃古典主义的精华,
而是把古典与现代的元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
陶里的可贵之处正在于把古典与现代、 历时与共时打通了,这对于推动现代诗乃至整个华文文学的发展是不可忽略的。 陶里的诗歌是华文文学在诗歌层面的代表之一。 在如今日益膨胀的消费性写作中,诗歌写作过于现代性,忽视了对古典的追求,轻视了诗歌历史感,那么现代诗的发展只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但是,以陶里为代表的五月诗社的出现,让现代诗界眼前一亮,无论是其现代诗,抑或是古体七绝,浓郁的古典情怀都深藏其中,也让我们看到现代诗写作完全可以做到吐故以纳新。
【作者简介】
陶里(1937-)原名危亦健,广东花都人,华南师范大学文学士。曾任越南西贡某中学校长室秘书;1957年到柬埔寨、老挝任华文中学教师及经商,1976年回香港,任职贸易公司,1978年到澳门,任职中学行政至今。现任澳门笔会(相当于作家协会)理事长、文艺杂志《澳门笔汇》主编、五月诗社社长、国际华文诗人笔会理事。
编辑整理:姜一柔
资料来源:摘编自《论陶里诗的古典情怀(李方擎)》(电子期刊)
诗歌来源:《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第二版)》(朱栋霖主编·第四卷)
图片来源:图虫——MrParker高端摄影
(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