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洛夫《舞者》赏析[R]

(2017-05-17 16:45:15)
标签:

当代诗歌

台湾诗人

诗坛泰斗

诗魔

分类: 中国当代文学

     《舞者》是有“世界华语诗坛泰斗”美誉之称的洛夫所作的一首现代诗全诗一头一尾是两个遥相呼应的中心意象,其他都是辅助中心意象的派生意象。中心意象和派生意象,相互生发,彼此配合,构成了秩序井然的意象群落。此种有机的意象结构,有意境的朦胧,无意念的晦涩。不仅有效地渲染了舞者本身,而且也浓烈地烘托了舞蹈过程的整体气氛。

洛夫《舞者》赏析[R]

      一、诗歌原文

    

舞者

    

    呛然

    钹声中飞出一只红蜻蜓

    贴着水面而过的

    柔柔的腹肌

    静止住

    全部眼睛的狂啸

 

    江河江河

    自你腰际迤逦而东

    而入海的

    竟是我们胸臆中的一声呜咽

    飞花飞花

    你的手臂

    岂是五弦七弦所能缚住的

    挥洒间

    豆荚炸裂

    群蝶乱飞

 

    升起,再升起

    缓缓转过身子

    一株水莲猛然张开千指

    扣响着

    我们心中的高山流水

1970.4.5

(选自《洛夫诗选》,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3年版)


  【诗歌赏析】

   第一节,在“呛然”一声打击乐的引导下,舞者上扬,但我们不见舞者,只见一只“红蜻蜓”翩然飞出,掠过水面,静止住人们的目光。这个意象,在水面“狂啸”(观众的目光因通感而转化为声响)意象的烘托下,一下子把我们带入一种特殊的气氛、特殊的境界,眼前仿佛已不是舞台,而是晴空下的原野。

   接下来,以三组意象摹状舞者的高超技艺。第一组是“江河江河”,展示了身姿的迤逦如流水,而观众的呜咽是反衬;第二组意象是“飞花飞花”,表现了手臂的轻盈似柳絮,弦索缚不住的是自由;第三组意象是“豆荚炸裂”、“群蝶乱飞”,显然是映写了舞姿的刚健与圆熟,体态的热烈与迷幻不难想象,这一系列意象是同第一个意象有着内在派生关系的,正是“红蜻蜓”的意象引发出一个又一个的田园意象。在这里,我们欣赏的,不仅是一个舞蹈着的缤纷的原野,而且也仿佛听着一首舞蹈的田园交响曲。

   最后,收场,舞者造型。诗人选用了一株水中婷婷玉立的莲花意象,花瓣猛然绽开,戛然而止。舞姿化为乐曲,余音袅袅,在观众心中找到“知音”—--伯牙弹琴,钟子期听音,志在“高山流水”。

   这是一首很好的意象诗。全诗一头一尾是两个遥相呼应的中心意象,其他都是辅助中心意象的派生意象。中心意象和派生意象,相互生发,彼此配合,构成了秩序井然的意象群落。此种有机的意象结构,有意境的朦胧,无意念的晦涩。不仅有效地渲染了舞者本身,而且也浓烈地烘托了舞蹈过程的整体气氛。

 

   【作者简介】

     洛夫(1928.5.11~ ),原名莫运端、莫洛夫,衡阳人,国际著名诗人、世界华语诗坛泰斗、《漂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中国最著名的现代诗人,被诗歌界誉为“诗魔”

     现聘任北京师范大学、南华大学、华侨大学、衡阳廻雁诗社名誉社长。1938年举家从乡下迁居衡阳市石鼓区大西门痘姆街,就读国民中心小学。1943年进入成章中学初中部,以野叟笔名在《力报》副刊发表第一篇散文《秋日的庭院》。1946年转入岳云中学,开始新诗创作,以处女诗作《秋风》展露才情。1947年转入含章中学,与同学组成芙兰芝剧社和芙兰芝艺术研究社,自编自演进步节目。1949年7月去台湾,后毕业于淡江大学英文系,1996年从台湾迁居加拿大温哥华。

 

编辑整理:姜一柔

资料来源:摘编自百度知道、百度百科

诗歌来源:《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第二版)》(朱栋霖主编·第四卷)

图片来源:图虫——李书博

 

 

(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