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庸《射雕英雄传》鉴赏[R]

(2017-05-06 17:04:15)
标签:

武侠小说

通俗小说

长篇小说

香港文学

分类: 中国当代文学

    《射雕英雄传》是1957年香港《商报》出版的武侠小说,作者是当代著名武侠小说作家金庸。该书主要讲述了郭靖背负着家恨国仇闯入江湖,在红颜知己黄蓉的帮助下通过无数历练,最终成长为“侠之大者”的民族英雄的武林故事。

金庸《射雕英雄传》鉴赏[R]

     一、写作背景

  公元1127年,北宋灭亡之后一个月,宋徽宗第九子赵构在南京应天府即位,重建宋王朝,南宋从此开始。赵构史称宋高宗。赵构即位后贪图享乐,不思抗战。它所用非人,致使宠将杜充降敌;他激起了苗刘之变;他不思抵抗,节节败退,点燃了钟相,杨幺大起义的火种。

  据《宋史·忠义传四·郭靖》记载:郭靖是四川嘉陵江地区一个地方土豪的护卫队首领。1207年,当地宋朝官员吴曦投降了金国,郭靖和当地百姓舍弃田地房屋,顺着嘉陵江迁徙。吴曦派出军队阻拦,想把这些百姓赶回家。郭靖对此悲愤异常,他对弟弟郭端说:“我们家世代都是大宋的子民。自从金人入侵我边界,我兄弟二人不能以死报国,反而避难入关。现在又被吴曦驱赶回去,我不想舍弃汉人的衣冠。我宁愿死在这里,做赵氏王朝的鬼。”于是投江自杀。而在郭靖死后十几年,成吉思汗才率军西征。

  《射雕英雄传》中写道:郭靖深受成吉思汗赏识,做了“金刀驸马”,而后追随成吉思汗西征金国。而历史上的确有郭靖该人。作品故事时间跨度自1196年始到1221年结束,上至南宋朝廷、金国王族、蒙古首领,下到武林高手、江湖侠士、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金庸都将其融入作品中。故事固然是虚构的,但这一段历史大环境却是真实确凿。

      二、人物简介

  1.郭靖

  男主人公。被誉为金庸笔下侠之大者。生性单纯刚直,重孝义、勤奋、爱国,有民族大义,一生来彻底实现了“为国为民”这一大侠的目标,他巨大的人格力量也感染了他身边的人,带领他们走向正面的人生路。

  2.黄蓉

  女主人公。桃花岛主“东邪”黄药师与冯蘅的女儿,精通父亲传授的桃花岛武功、五行八卦阵和奇门遁甲之术。集天地灵气而于一身,艳绝天下,冰雪聪明,玲珑剔透多才多艺,博古通今,精通琴棋书画,厨艺了得与郭靖不离不弃,患难与共,全心全意助他。婚后辅佐夫君保卫国家,竭尽所能。黄蓉在金庸笔下象征智慧和忠贞,人称“女诸葛”。

  3.杨康

  杨康是杨铁心之子,完颜洪烈的养子,杨过之父。最初以“小王爷完颜康”的身份登场,此后虽然知道自己身世,但因迷恋金朝王室的富贵而继续追随完颜洪烈。在铁枪庙中被黄蓉软猬甲上的尖刺刺中,由于刺上沾有欧阳锋的蛇毒而中毒身亡。

  4.穆念慈

  生于1205年。她身世不幸,幼年父母死于瘟疫,遇到落难的杨康之父杨铁心,被收为义女,更名穆念慈。她个性坚强,在一场比武招亲后对杨康念念不忘,后与杨康定情。后来知道了杨康认贼作父、不仁不义后仍是对他难以忘怀。在铁掌峰上与杨康怀有了杨过,但不愿与杨康同流合污,一度想出家为尼,后遇郭靖黄蓉开导,独自返回牛家村生下杨过,后来她一人带着杨过过活,生活贫苦,郁郁寡欢,约十年之后染病而亡。

  5.黄药师

  外号“东邪”。“天下五绝”之一。是金庸笔下“正中带有七分邪,邪中带有三分正”的人物,是桃花岛的岛主,亦是桃花岛派创始人。

  6.梅超风

  陈玄风的妻子兼师妹,本名梅若华,一身横练,练门在舌下,擅用九阴白骨爪和摧心掌,与陈玄风一起出逃蒙古,因在蒙古用活人练功,后被飞天蝙蝠柯镇用毒菱打瞎双眼。后收杨康为徒,最后死在欧阳锋手中。

  7.欧阳锋

  绰号“西毒”。是头号反派人物,系“中原五绝”之一。身材高大,身穿白衣,高鼻探目,脸须棕黄,英气勃勃,目光如电,眼神如刀似剑,甚是锋锐,语声铿铿似金属之音。武功登峰造极,心狠手辣,最后因错练《九阴真经》而发疯,与洪七公比武死于雪山上。

  8.洪七公

    丐帮帮主。也称“九指神丐”。无论黑白两道都十分敬重他。他的正式徒弟只有郭靖和黄蓉二人,不过曾花时间传武功与穆念慈和其子杨过。洪七公一生最大的敌人为“西毒”欧阳锋,曾被其暗算多次,几乎丧命。晚年与欧阳锋于华山比武,后欧阳锋恢复记忆,两人大笑,互相拥抱而逝。洪七公和蔼正义,具有一切正派人物所应具有的优点,其独门武学为“打狗棒法”及“降龙十八掌”。

  【小说鉴赏】

     (一)主题思想

    金庸小说中的宝既包括了通常所指的金银珠宝等,又将范围进一步扩大为武功秘籍、宝刀宝剑等。金庸赋予寻宝母题内蕴深刻的伦理价值思考则将作品的主题思想提升到了一般武侠小说难以企及的高度。对什么是宝,宝的真谛何在这一主题的反复探询,称得上是金庸小说对“寻宝主题”伦理价值的最大审美创新。

  《射雕英雄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暴政下的平民的痛苦生活,鞭挞了贪官酷吏卖国贼的横征暴敛,讴歌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气节。小说的开头与结尾就充满了一种“乱世之苦难”及“英雄之真义”的历史真实感及其深刻的思想性。爱民之心、丧国之耻、乱世之痛、英雄之思充斥着整部小说。

  为国为民最重要的外在表现就是仁爱,乃至杀身成仁。当一个侠士把自己的武功和仁爱高度结合到一起时,才真正完成“大侠”的升华。郭靖正是符合这一审美趣向的儒之侠的典型代表。他以天下兴亡、保护万民安乐为己任,忠于国家,爱护百姓,宁可自身犯险也要保全百姓的生命安全为抵抗蒙古的侵略,协助宋军驻守襄阳数十年,直到最后城破,以身殉国。其仁爱之心下的仁勇即为中国人尊崇的侠义英雄

  (二)创作风格

  《射雕英雄传》,它借用“靖康之变”,是“射雕三部曲”之一,下接《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该小说历史背景突出,场景纷繁,气势宏伟,具有鲜明的“英雄史诗”风格;在人物创造与情节安排上,它打破了传统武侠小说一味传奇,将人物作为情节附庸的模式,坚持以创造个性化的人物形象为中心,坚持人物统帅故事,按照人物性格的发展需要及其内在可能性、必然性来设置情节,从而使该小说达到了事虽奇人却真的妙境。

  尽管金庸自己说各部小说系随意写成,并无整体规划。但整体看来,小说中的 家族意识、谱系意识 非常强。金庸小说建构了一部复杂而立体的历史。

  (三)叙述策略

  金庸小说最常用的身体叙事”策略是“弱”写“强”。该叙事方式颠覆了人们对侠客身体的惯常想象,增加了不可预测性,解放了侠客的身体,让高强的武功不再仅仅寄身于“相貌堂堂”的躯体之中,各种身体形象都和武功产生了紧密联系,使读者与侠客身体之间的距离拉近了。武功的高低与身体的“高大强壮”没有必然联系,相反,那些“肌肉猛男”往往是武功较低甚至不堪一击的。武功真正高强的侠客往往瘦小斯文,甚至老弱病残,他们以“柔弱胜刚强”的深刻反差。金庸小说中侠客身体“弱”的表现有四种:

  第一是矮小瘦弱的身体。这似乎与高超武功无缘,但在金庸那里却偏偏武功高强,这种打破读者惯常思维的“陌生化”策略,在金庸小说中十分常见。金庸大量使用了这一叙事策略,说明这是一种自觉的叙事机制。这种叙事策略断绝了身体与武功之间的简单对应而让人不敢“以貌取人”,解构了日常定式而大大加深了人们对侠客的印象,使侠客世界增添了一份神秘。

  第二是残疾缺废的身体。成为大侠并不一定需要身体素质的“天生异禀”,残疾缺废同样可以成为武林高手。这也是金庸处理侠客身体的一个叙述策略,同样是以强烈反差来丰富侠客的身体。残疾缺废的武林高手很多,如洪七公、梅超风等。侠客们残而不废,残疾人同样可以独霸一方,练成独门武功。

  第三是疾病缠身的身体。一些武功高强的侠客却总是病怏怏的,都总是“一副病象”。武林高手却“满脸病容”,让人们对身体与武功之间的诡谲关系不敢轻易下判断。病怏怏的身体与惊世骇俗的武功结合在一起,出乎意料地消解了读者的习惯思维,增添了侠客武功的神秘莫测感和身体的吸引力。侠客就像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一样,使得侠客叙事亲切化、日常化了,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英雄叙述”。日常可见的“平常身体”与“不平常”武功之间的关系,让读者在熟悉中品味陌生,感觉伸手可触却又遥不可及。英雄凡人化、凡人英雄化是《射雕英雄传》的一种美学效果。

  第四是与“武”相对的“文”。金庸笔下有很多“书生”侠客,书生的惯常形象是斯斯文文的,与侠客相去甚远,但在金庸笔下偏偏是侠客,外表清雅而武功高强,让人不敢小视。《射雕英雄传》“江南七怪”之一朱聪,是书生型侠客。书生的文雅外表与强悍功夫形成鲜明对比,让侠客的身体又一次变得让人震撼,身体的层次更丰富曲折,“文”与“武”以身体的方式结合在一起,好处是引起读者的惊叹之情,以反差使读者不由得“停顿”一下,调动读者积极阅读的主动性、创造性。武功对身体的“背叛”所产生的张力,大大激活了对侠客世界的超越性想象,身体不再是武功的直接表意符号而有了“文学功能”,成了对压抑的反抗与自由的叙述。这些“反常”的叙述,既是一种解构,也是一种建构,解构惯常的简单对应,建构新的复杂关系,既是对武侠神秘性的解构,又因身体与武功之间的不对称建构了新的神秘。

  《射雕英雄传》郭靖、黄药师、欧阳锋都是魁梧异常。高大魁伟型是金庸众多侠客正常身体形态的一种,是一种正面叙事,是一种明写、实写,相当于“破”中之“立”、“逆”中之“顺”,顺应了读者对侠客身体的惯常想象。有正有反,有破有立,叙事层次因而更丰富。

  1.“美”的身体

  侠客身体叙事中的最耀眼之处是大量的女侠,女侠在江湖的行走使侠客的身体世界变得万紫千红,改变了侠客身体世界的结构。从武侠小说发展的历史而言,女性侠客的出现,整个影响到江湖结构上的体质改变,主要是注入了柔情的因素,这不但使得江湖的阳刚气息得以藉柔情调剂,更连带影响及英雄侠客的形貌与性格的描绘。大量女性美丽迷人的身体,改变了侠客世界男性主宰的身体结构,减缓了紧张的气氛,多了一层浪漫色彩。女性在金庸小说中是真正独立的侠客,而不是装饰的“花瓶”,不是武侠世界的“她者”,不是单纯用来“养眼”的美女,也不是用来吊人胃口的陪衬。一些女侠甚至比众多男侠还要有魅力,她们不再是边缘而是中心。金庸花费大量笔墨描写的女侠客柔美身体里的无限能量,叙事重心向女性倾斜,众女侠在武侠世界举足轻重的地位,是金庸对武侠小说叙事转变的巨大贡献。

  2.“善恶”的身体

  金庸小说侠客身体叙述的另一个策略是斩断了身体与善恶之间的单一定向关联,使善恶和身体之间失去了必然联系而变得复杂起来,不再是简单的好人好貌的“道德身体”。金庸在侠客的身体叙述中避免了简单的善恶对应与叙事者直接的道德“评述”,没有直接充当“审判官”的角色,这使得叙事视角更隐蔽,叙事更自由,人物形象可塑性更强。而且,这种叙事让读者产生的感情不是那种单纯的情感,而是混合的复杂情感。这种手法在金庸那里用得很多很纯熟。

  3.“易容换面”的身体

  金庸小说身体叙述还有一种策略,是本来波澜不惊的身体形象通过面具、易容术等乔装改扮的频繁使用,通过前后出人意表的突然变化,超越读者的“期待视野”呈现出惊人的效果,让平淡的身体产生悬念,使身体形象成为故事情节。黄蓉曾经易容换面过,从“乞丐”变“美女”,揭下一层面皮之后竟是“武林中美人”,通过颇具戏剧性的处理,使读者产生跌宕起伏的感情,简单的身体形象竟也成为悬念,身体形象本身的变换牵动着读者,达到令人眼花缭乱的地步,但又具有“合理性”。在这种看似“不可靠”的叙事中,加深了读者对人物的印象,成为故事情节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产生了自然又奇妙的效果,让读者留下最美好的记忆。

  金庸通过身体“聚焦”方式的多样化,尽可能增加叙事层次,充分调动各种艺术手段,通过丰富的叙述策略,延缓了简单身体交代的节奏,增加了身体叙事的时间与空间跨度,展示了身体的变化,使侠客的身体本身成为一种叙事,不再是可有可无的了。身体叙事不仅和武功、情节等联系在一起,更是成功塑造鲜活人物形象的必备环节,避免了雷同,增强了个性,把侠客从类型化通俗形象提升为丰满的文学形象,是金庸小说的一大成就。

     (四)人物赏析

    《射雕英雄传》是一本极成功的小说,郭靖是一个出身农家的朴实少年,生性质朴。郭靖似乎是正统道德观念及传统侠义精神的化身,他的一举一动无不发自自然内心,“郭靖”这个人物的真实感,大部分来自他朴实而真诚的特质。

    郭靖最重要的是他的人格,武功犹在其次,他自小人生目标便十分明确:做个好男儿,为父亲报仇。“报仇”这个观念,在现代现实社会当然不容许,但在武侠小说的幻想世界来说,却是基本的道德责任。郭靖“报父仇”的目的,是履行社会义务的一部分。

    郭靖的道德观念不是从高深理论所得来的,而是基于一些十分平常的信念,例如尊长的吩咐必须遵从,答应了人的事一定要做。对朋友要忠心,不能贪生怕死。不可欺骗人。不可贪人钱财等等。“为国为民”,就是从这些简单平常道德观念而来的理想,没有什么难懂之处。郭靖的不平凡,在于他由始至终毫无犹豫地忠于自己从小培养成的道德信念。

      四、影响评价

    (一)小说影响

  金庸小说在大陆掀起狂澜,首先要归功于《射雕英雄传》的魅力。这部书据说在大陆印了八十万册,至今犹令无数读者争相传阅。倪匡兄认为,它的成功,奠定了金庸武侠小说大宗师的地位。

  《射雕英雄传》在艺术上显示了金庸大手笔的气度,作品以丰富的想象、瑰丽的文笔和壮阔的场面,展示了武侠世界的神奇魅力。武侠与历史结合,不是金庸首创,但金庸却是第一个驾驭历史而又能随心所欲编写故事与塑造人物的高手。他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充分运用文学手段,写出“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的传奇故事,以笔掀惊涛的巧妙安排和细腻入微的心理描写,使武侠小说变成一种令人读之不忍释卷、回味再三、击掌叫好的艺术品。

  《射雕英雄传》在气势上几乎可以压倒所有的武侠小说:山水为之动色,日月为之惨淡,可谓古今罕见。但说到人物感情的纠葛,郭靖与黄蓉之间只有一个虚设的蒙古公主,层次未免太单调。再说次要人物的活动场面,写得不甚精彩,也显出其旁枝的苍白。同时在结构与语言上,可看出金庸小说还未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二)小说评价

     北大教授孔庆东:靖蓉恋被认为是金庸小说里最标准经典的爱情,纯真浪漫,引人入胜。黄蓉是金庸笔下最完美的女性形象之一。郭靖和黄蓉是金庸笔下的“正格”爱情,英雄美人式。

    香港才女林燕妮:黄蓉是标准的解语花(注:解作姓氏时读[xiè],解语花,典故名,典出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解语花》。唐明皇说杨贵妃为”解语花“,指会说话的花。比喻美女,喻指美人聪慧可人)。金庸笔下的女人,我最喜欢的便是黄蓉,有人不封她为“绝品”,也许是太有现实生活代入感之故,想想这样的女人,绝对瞒不过,越想越怕,故此踢入冷宫。 我爱黄蓉,既因她巧,亦因她真,除了巧和真,她又是个十分有趣的人,男人娶她为妻,包管一辈子不会闷。小龙女虽好,不过言语单调,其闷无比,假使我是男人,我会远远地欣赏她,而不会娶她。到底,“情深一片”,是什么东西啊?日日夜夜相对,也得有点生活情趣才成!象黄蓉,那便很多彩多姿,有解决不了的困难时,她够聪明跟你一块儿去想,平日无事,她又不会让一天白白地过,逗逗你,撒撒娇,吃吃醋,玩玩“煮饭仔”,捏个靖哥哥捏个蓉儿,用一千种方法告诉你她爱你、在乎你,我说她才是标准的解语花。

  作家倪匡:在《射雕英雄传》当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就是黄蓉了。可以讲黄蓉是《射雕英雄传》的灵魂,如果没黄蓉,小说情节就无法展开,人物性格也难发挥。金庸写黄蓉这一个角色时用过很多、很曲折的笔法来表达这样美妙的人物,写得非常之成功。

 

编辑整理:姜一柔

赏析来源:摘编自百度百科

小说来源:《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第二版)》(朱栋霖主编·第三卷)

 

(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