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上)
十七
从来没有睡得这么久,从来没有睡得这么累。陆文婷觉得好像是从高高的云端摔落下来,跌得浑身疼痛难禁,没有一点力气了。这突然的静卧,四肢休息了,心也静了下来,脑海里几乎成了一片空白。
多少年来,她奔波在生活的道路上,没有时间停下来,看一看走过的路上曾有多少坎坷困苦;更没有时间停下来,想一想未来的路上还有多少荆棘艰难。如今,肩上的重担卸下了,种种的操劳免去了,似乎有足够的时间去寻找过去的足迹,去探求未来的路。然而,脑子里空空荡荡,没有回忆,没有希望,什么也没有。
啊!多么可怕的空白!
也许,这只是一个梦,一个寂寞的梦。过去,也曾有过这样的梦,也是这样孤独,这样悲凉……
那一年,她还是一个五岁的小姑娘。一个北风呼啸的夜晚,妈妈出去了,只留下她一个人。天黑了,妈妈还没有回来。她第一次感到孤单、感到恐怖。她哭着,喊着:"妈妈……妈妈呀!"后来,这情景,常在她的梦中萦绕。那怒吼的风声,那被吹开了的房门,那昏暗的油灯,是如此逼真。竟使她长久以来分辨不清,是当真入梦,还是把梦当真。
不,这一回不是梦,是真的了!
自己是躺在病床上,家杰还守在自己身旁,看,他累了。他歪倒身子靠在床沿上睡着了。他会着凉的,应该把他叫醒。可是她试了几次,总听不见自己的嗓音。喉咙好像被什么卡住了,叫不出声来。她想伸过手去,拉一件衣服给他披上,可是手动不了,它好像不是属于自己的了。
她朝四周打量了一眼,发现自己是躺在单人病房里。这种"特殊照顾"通常都属于垂危的病人。她忽然感到一阵恐怖:难道我也……
瑟瑟的秋风叩打着门窗,沉沉的夜色吞蚀着病房。她出了一身冷汗,神智反而清醒了。她意识到眼前的一切真真实实,这确实不是梦。这是生的尽头,这是死的来临。
死亡原来是这样的,并不可怕,并不痛苦。它不过是生命逐渐地枯萎,意识逐渐地朦胧,它不过是缓缓地沉落,像一片飘在水中的叶儿,正随波逝去,终致淹没在水底。
她觉得一切都无可挽回地结束了。汹涌的波涛漫过了她的胸前,她正随水而去……
"妈妈……妈妈……"
她听见佳佳的呼喊,她看见佳佳沿着河岸追来。她忙回过头去,伸开双臂喊道:
"佳佳……我的女儿……"
流水把她席卷而去。佳佳的面容模糊了,沙哑的呼喊变成了可怜的抽噎:
"妈妈……我要梳小辫儿……"
为什么不给她扎小辫儿呢?她来到人间才六个年头,她对生活的希望,不过是扎上两个小辫儿。每逢看见那些扎着小辫、系着蝴蝶结的小姑娘,她是多么羡慕!
可是,就连这一点小小的要求,她都不能满足她。她没有时间,星期一早上医院的病人也最多,哪怕一分钟的时间,对她来说都是宝贵的。
"妈妈……妈妈……"
她听见园园在呼喊,她看见园园沿着河岸追来。她忙回过头去,伸出双臂喊道:
"园园……园园……"
一个浪头把她打下去,她挣扎出水面,园园已经看不见了,只有他的声音从远处传来:
"妈妈……别忘了……白球鞋……"
各式各样的球鞋像装在万花筒里,在她面前转开了:白色的,蓝色的,高筒的,矮帮的,白色带红边的,白色带蓝边的。给园园挑一双吧,他脚上的鞋早已破了。给他买一双白球鞋吧,他会高兴一个月。可是,顷刻间,这样那样的球鞋都消失了。一张张标价牌迎面打来:三元一角,四元五角,六元三角……
家杰追来了。流水倒映出他狂奔的身影。他跑得那么急,他的声音在发抖:
"文婷,你不能走……"
她多么想停住,等他追来,拉自己一把。然而,流水无情,她身不由主随波逐流!
"陆大夫!陆大夫!"
两岸有多少人在呼喊她啊!穿着白大褂的亚芬、老刘、赵院长、孙主任,穿着病房衣服的焦成思、张老汉、王小*%,还有许多认识和不认识的病人,都在喊着,喊着。
他们在喊我?我不能走,是不能走啊!在这世界上,我还有很多事情没有了结,还有很多责任没有尽到。我不能让园园和佳佳变成没有妈妈的孤儿。我不能让家杰遭到中年丧妻的打击。我离不开我的医院,我的病人。离不开啊,离不开这折磨人而又叫人难舍的生活!
我不能在这死亡之水中沉没。我要挣扎,我要反抗,我要留在人间。可,我怎么那么累呢?我没有力气反抗,没有力气挣扎,我正在沉下去,沉下去……
啊!永别了,园园!永别了,佳佳!你们还会想起妈妈吗?在这生命的最后一息,妈妈是带着对你们深深的眷恋离去的。我多么想念你们,让我紧紧地搂住你们,听我对你们说:孩子啊!原谅妈妈对你们爱得太少,原谅妈妈不得不一次次缩回向你们伸出的双臂,推开你们扑向我的笑脸,使你们在幼小的年纪就离开了妈妈的怀抱。
永别了,家杰!你为我付出了一切。没有你,我的生活寸步难行。没有你,我活在这世界上索然无味。啊,你为我做了多么大的牺牲!如果允许我忏悔,我将跪倒在你面前,请你原谅,原谅我没有能报答你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和体贴,原谅我对你照顾得那么少,给你的那么少。多少次我想着,等我稍许空一点,我要多尽一点妻子的责任,我要按时下班回家,让你吃上一顿现成的晚饭。我要把三屉桌让给你,给你创造条件,写完你的论文。遗憾啊,晚了,我再也没有时间了。
永别了,门诊的病人!住院的病人!十八年来,我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属于你们。无论我行、走、坐、卧,回旋在脑际的是你们,是你们的眼睛!你们不知道,每治好一只眼睛,你们给予我——一个医生,多少巨大的慰藉和快乐。可惜,这种快乐再也不会有了!
永别了,我的亲人!永别了,医院!永别了,我的病人!我是舍不得离开你们的啊!
我……
十八
"心动异常!"监视着荧光屏的大夫叫了起来。
"文婷,文婷!"傅家杰望着呼吸困难的妻子,尖声喊叫着。
值班室的大夫和护士们跑来了。
"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值班大夫命令说。
护士飞快地把针头挑进病人的静脉。可是,刚注入一半,病人已经两手攥成拳、嘴唇发青、眼睛朝上翻去。可怕的阿斯氏综合症出现了。
陆文婷大夫的心脏停止了跳动。
紧张的抢救开始了。几个大夫轮流为病人进行人工心脏按摩。人工呼吸器也罩在病人脸上,发出"咕哒、咕哒"的声响。心脏击颤器打开了,当用这特殊的器械向病人胸部一击之后,病人的心脏又开始了跳动。
"准备冰帽!"值班大夫满头大汗地说。
陆文婷的头被套上了橡皮冰帽。
十九
窗外的天空泛出青色,天终于亮了。陆文婷大夫的生命挨过了危急的夜晚,也进到了新的一天。
接班的护士走来,轻轻拉开紧闭了一夜的百叶窗。一股清新的空气和着鸟儿欢乐的鸣叫一齐扑进病房,顿时冲淡了这里浓烈的药味和沉重的气息。黎明给垂危的生命带来了希望。
量体温的护士,送早饭的卫生员,接早班的大夫,川流不息地来了。在床上度过了一夜的病人似乎又重新燃起了生的希望,病房里呈现出新的生机。
王小*%头上斜缠着纱布,包着那只经过手术的眼睛,向内科病房的护士苦苦哀求:
"让我去看看陆大夫!就看一眼!"
"不行。陆大夫昨晚上刚抢救过来,谁也不能进去!"
"阿姨!你不知道!她就是给我做手术,才病的呀!叫我去看看吧!我一句话都不说……"
"不行!"护士板起脸来。
"看一眼都不行呀?"王小*%要哭了。这时,她一扭脸,看见张老汉正扶着他的小孙子走过来,忙扑上去叫道:"张大爷,您快跟她说说,她不让进……"
张老汉头上缠着纱布,被王小*%拉到护士面前。他站定了说:
"同志啊!让我们进去瞧一眼吧!"
护士一见,又来了个老大爷,生气地嚷了起来:
"眼科的病人怎么到处乱窜啊!"
"!瞧您说的,怎咋不懂啊!"张老汉的嗓门可小多了。他低声下气地说,"您不知道这内里详情。陆大夫为啥病倒的?就为给我们开刀呀。唉!说实话,我瞧也是瞧不见。我寻思,在她床边站站,也算尽我这点心意。"
这护士心眼儿软,见大爷情真意切,只好耐心劝道:
"不是我不叫你们进去。陆大夫得的是心脏病,不能激动。你们不是为她好吗?你们去了一惊动,对她反而不好。"
"唉!是这个理儿。"张老汉长叹了一口气,在过道长椅子上歪身坐下,双手拍打着自己的膝盖,后悔不迭地埋怨自己,"都怪我这老头子,催呀催呀,催个没完,硬挤着要早点动手术。唉!真没想到……这,陆大夫要是有个好歹,这可怎么好啊!"
老汉说着,伤心地低下了头。
孙逸民也赶在上班前来看望陆文婷。他忙忙地走着,不意被王小*%一把拉住。
"孙主任,您是去看陆大夫的吧?"
孙逸民点点头。
"带我进去看看吧!嗯?"
"过些日子吧,现在不行。"
张老汉也闻声站了起来,摸索着拉住孙逸民的袖口说道:
"孙主任,听您的,我们就不进去。可,我有句话,今儿不管您多忙,您得听我把话说完。"
孙逸民用另一只手拍着张老大爷的胳膊说:
"好,您说吧!"
"孙主任!陆大夫可是个好大夫。你们当领导的,可得花本钱给她治啊!您把她救好了,她能救好些人哪!不是有那好药吗?给她吃,别舍不得!我跟人打听,吃那贵重的药得自个儿掏钱。陆大夫拉家带口的,这又一病,她能掏得起吗?医院这么大,能给她掏点不?"
张老汉住了嘴,两手拉着孙逸民,脸向着他,侧过耳朵,期待着回答。
孙逸民为人古板,从不喜怒形于色。但这一次,他被老汉的话打动了,激动地握着老汉的手说:
"我们一定尽一切努力给她治病!"
张老汉似乎才把心放下,又叫过孙子来,摸着他胳膊上的布书包,对孙逸民说:
"给,几个鸡蛋,您能进去,您给她带进去!"
孙逸民忙说:
"这个,不用了。"
张老汉顿时生气了,拉着孙逸民大声说:
"您不拿进去,今儿我就不走!"
孙逸民只好接过一书包鸡蛋,打算等会儿再叫护士给送回去,解释一下。谁知,张老汉却猜到了,又说道:
"孙主任,您要叫人送回来,我可不依您!"
孙逸民无法,只好拿着鸡蛋,直把这一老一小送下楼去。
这时,赵天辉陪着秦波朝内科病房走来。
"赵院长,我是官僚主义,不了解情况,你怎么也不了解情况哟?"秦波边走边说,神情非常激动,"要不是老焦把她认出来,我们都还蒙在鼓里呢!"
"那一段我也在干校啊!"赵天辉无可奈何地答了一句。
他们进入病房时,孙逸民也走了进来。内科大夫汇报了昨晚的险情和抢救情况。赵天辉又看了看病房记录,点头说:
"要继续密切监视。"
傅家杰见来了这么多人,忙站了起来。秦波根本没有看见他,抢上去就在那张圆凳上坐下说:
"陆大夫,你好一点吗?"
陆文婷双目微启,没有应声。
"焦部长都跟我讲了。"秦波叹息道,"他很感谢你。他本来要亲自来看你,我没让他来。我代表他来看你。你想吃什么,缺什么,有什么困难,尽管告诉我,我们帮你解决,不要客气,大家都是革命同志。"
陆文婷闭了闭眼睛。
"你还年轻,要乐观些。对待疾病嘛,既来之,则安之,这……"秦波还想说下去。
一旁的赵天辉拦住她说:
"秦波同志,让病人休息吧,她刚好一点。"
"行,行,你好好休息吧!"秦波一边抬身站起,一边说,"过两天我再来看你。"
走出病房,秦波又皱起双眉对赵天辉说:
"赵院长,我可要给你们提个意见呀,像陆大夫这样的人才,怎么平时不关心,让她病成这样呢?中年干部,现在是我们的骨干力量。我的同志哟,要珍惜人才呀!"
"对。"赵天辉答道。
望着她远去的身影,傅家杰小声问孙逸民:
"她是谁?"
孙逸民从镜片上方望着门,皱了皱眉头,答道:
"一个马列主义老太太!"
二十
这一天,陆文婷大夫的病情略有好转。她能不大费力地睁开眼睛了,她还喝了两匙牛奶和一点桔汁。但,她仰卧着,两个眼睛直视着一个地方,目光是呆滞的,没有任何表情。似乎对四周的一切幸与不幸都很淡漠,对自己的重病以及这给全家带来的厄运也很淡漠。她那无动于衷的可怕的呆滞,简直是对人生的淡漠了。
傅家杰从未看见过她现在的这种样子。他被吓坏了。他连连唤她,她只轻轻晃动了一下手掌,好像不愿让人惊动,好像她在那种令人担心的半麻痹状态中感到舒服,决心把自己永远禁锢在那里面。
时间一点一点地过去,傅家杰紧张地坐在陆文婷床边,已经两夜没有合眼了。他觉得自己也到了疲劳的顶点,也在断裂了。
又不知过了多久,忽然,一阵撕裂人心的哭叫声,震动着每一个病房,也把傅家杰从麻木的疲惫状态中惊醒。
只听见隔壁房间里一个女孩子的声音在厉声哭叫:"妈、妈妈呀!"接着是一个男子呜呜的哭声。再接着是一阵混杂的脚步声,好像很多人朝隔壁拥去。
傅家杰也奔到病房门口。他看见,先是一张病床从房里推了出来。床上严严地罩着一条白被单,蒙着一位死者的遗体。接着露出护士白色的身影,她轻轻地推着这活动床。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猛地从房中追了出来。她头发散乱,浑身颤抖,扑过来双手痉挛地抓住床沿,泪流满面地哀哀哭叫:
"别推她走!别推她走!我妈妈睡着了!她会醒的,会醒的呀!"
往来探视病人的家属被堵塞在过道里。人们让开一条道,用静默来表示对这位陌生的死者的哀悼。所有的人都屏住呼吸,不敢移动脚步,似乎怕惊扰了被单下安息着的灵魂。
傅家杰也呆立在人群中,双脚像被钉子钉在那里了。他那明显变得消瘦的脸上,两个颧骨凸起。浓眉下布满红丝的眼睛里闪着泪花。他把汗湿的手掌紧紧捏成拳头,仍然克制不住周身簌簌地颤抖。他几乎想用手蒙住耳朵,不愿再听那凄厉的哭声。
"妈,妈妈呀!你醒醒,醒醒呀!他们要把你推走了!"那女孩子疯狂地喊着,扑过去要掀那被单,好不容易才被两旁的人拉住。
那个尾随在床边痛苦的中年男人,一边哭,一边反复喊着一句话:
"我对不起你呀!……我对不起你呀!"
这绝望的喊声像一把尖刀刺进傅家杰的胸膛。他睁着眼,紧盯着从他面前缓缓推过的这张床,紧盯着那无情的白被单下隆起的遗体。突然,他像触了电似的,猛然朝陆文婷的病房跑去。他一口气跑到她的床前,一头扑在她枕边,闭着眼,喘着气,嘴里只喃喃地重复三个字:
"你活着!你活着!你活着!"
他那粗重的喘息声,惊醒了半睡中的陆文婷大夫。她睁开眼来,朝他望了望,又好像并没有看见他。
这呆滞的目光,使傅家杰浑身发抖,他失声喊道:
"文婷……"
陆文婷的眼光又停留在傅家杰脸上,仍然是那种冷漠的眼光。这眼光令人胆寒心碎,使人感到她的灵魂已经飞离身躯,正在太空中遨游。
傅家杰不知该说些什么,做些什么,才能唤回她对生的热望。这是他的妻子,是他在世上最亲的亲人。从那年冬天和她漫游北海,给她念诗,到如今,多少个日日夜夜过去了,她一直是他最亲的人。他不能没有她。他要留住她!
诗!念诗吧!还像当年那样念诗吧!十多年前,是动人的诗句打开了她的心房。今天,再用同样的诗句唤起她最美好的回忆,唤起她对生的欲望和勇气吧!
于是,傅家杰半跪在她床前,含泪念道:
我愿意是激流,
……
只要我的爱人,
是一条小鱼,
在我的浪花中,
快乐地游来游去。
这诗句,好似惊动了她,她侧过脸久久地注视着自己的爱人,嘴唇动了动。傅家杰挨近她,听懂了她含混不清的话:
"我不能……游了……"
傅家杰忍下眼泪,又念道:
我愿意是荒林,
……
只要我的爱人,
是一只小鸟,
在我的稠密的,
树林间做窝、鸣叫……
陆文婷又轻轻吐出几个字:
"我……飞不动了……"
傅家杰心痛难忍,但他仍含泪念下去:
我愿意是废墟,
……
只要我的爱人,
是青春的常春藤,
沿着我荒凉的额,
亲密地攀援上升。
这时,陆文婷眼里滚出两行晶莹的泪珠,默默地顺着眼角滴到雪白的枕头上。她又吃力地说:
"我……攀不……上去了!"
傅家杰扑在她身上,像孩子似地哭起来:
"是我没有把你照顾好……"
他睁开泪眼,呆住了。只见陆文婷的眼光又像以前一样停在一个地方,呆呆地停着,似乎没有听见他的哭声,没有听见他的叫声,对身旁的一切都漠不关心了。
病房大夫闻声进来,见这情景,对傅家杰说:
"陆大夫身体很弱,你,不要跟她多说话!"
傅家杰就这样无言地守了一个下午。黄昏时,陆文婷好像又好了一些,她把头转向傅家杰,双唇动了动,努力要说什么的样子。
"文婷,你想说什么呀?你说吧!"傅家杰攥住她的手哀求道。
她终于说了:
"给园园……买一双白球鞋……"
"我明天就去买。"他答着,泪水不自主地滴了下来,他忙用手背擦去。
她望着他,还想说什么的样子。半天,才又说出几个字来:
"给佳佳,扎,扎小辫儿……"
"我,给她扎!"傅家杰吞泣着,他透过泪水模糊的眼望着妻子,希望她把想说的话都说出来。可是,她闭上嘴,好像已经用尽了力气,再不开口了。
二十一
两天以后,傅家杰收到一封寄自首都机场的信。他打开看到——
文婷:
我不知道你能不能见到这封信。也许,它将是一封永远无法投递的信。我多么希望不会是这样的,我也相信绝不会是这样的。这次,你病得很重,但我总觉得你会好起来的。你还能干很多事情,你正是出成果的时候,你不应该这么早就离开我们!
昨晚,我和老刘去向你告别时,你还昏昏地睡着。我们本来准备今天上午再去看你,可是临行前的琐事太多了,实在抽不出时间。一想到昨夜一别,也许会成为我们最后的一面,我的心就发抖。同窗共事二十余年,知我者莫如你,知你者也莫如我,想不到我们竟是这样地分别了。
现在,我在首都机场候机室里给你写信。你知道我站在什么地方吗?就在二楼出售工艺美术品的柜台边上。这里没有人,只有玻璃柜里陈列的展品对着我。还记得吗?我们俩第一次坐飞机,也曾来过这里,还在这个卖工艺品的柜台前欣赏了半天。有一盆水仙做得那么逼真,那么娇好,细细的绿叶上还滴着露水珠。你说你最喜欢了。弯下腰一看标价,把我们俩都吓跑了。唉!现在我一个人站在这柜台前,又有一盆水仙,只不过花盆是另一种黄色的。那一盆,想必被人买走了。我望着这盆水仙花,不知为什么,只想哭。我忽然想到,一切都过去了。
记得傅家杰刚认识你的时候,有一次他到我们宿舍来,随口念了一句普希金的诗:"一切过去了的都会变成亲切的怀念。"当时我直撇嘴,说这话不确切,还质问他:"过去的不幸也怀念吗?"傅家杰笑笑,拒绝和我辩论。他心里一定认为我不懂诗。今天我忽然懂了!我觉得这句诗太确切了,简直是我此时此刻心情的写照,简直是为我写的!我真的觉得:一切过去了的都是那么亲切,那么让人怀念啊!
耳边又听得一阵隆隆声,又是一架飞机起飞了,不知要飞到哪里去?再过一个钟头,我也要登上舷梯,离开生我养我的祖国。一想到足踏在故国土地上只有六十分钟了,我忍不住泪水,我哭了,把信纸打湿了。可是,文婷,我没有时间换一张纸了,就这么写下去吧!
我不知道为什么这样伤心,我忽然觉得自己做了一件错事,我不该走的。我舍不得这里的一切,舍不得!舍不得我们的医院,舍不得我们的手术室,舍不得门诊室里我那一张小小的桌子!我常在背后说孙主任凶,不允许人家有一点错。现在,我愿再听一声他的斥责。他是个多么严厉的老师,没有他的苛求,我不会有今天这一手技术!
广播又响了起来,在祝愿旅客一路平安。能平安吗?想到就要上飞机了,我心里有一种空落落的感觉。我觉得自己像一个漂泊在天空的气球,不知将落在什么样的地方?在那里等待着我的又将是什么?我心神不定,甚至感到害怕!是的,是害怕!去一个陌生的国度,一个同我们社会完全不同的社会,我们能适应吗?怎么能不害怕呢?
老刘坐在那边的沙发长椅上发呆。他一直忙于收拾东西,不及思索,好像走的决心从来没有动摇过。但是昨天晚上,他把最后一件衣服塞进箱子里去,忽然说:
"从此以后,我们就是天涯孤客了!"后来,他就一直沉默不语。直到现在,还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过。我知道他心里也很矛盾。
亚亚对这次走是最积极的。她甚至还表现出一种迫不及待的兴奋之情,我几次恨不得揍她一顿。但此刻,她站在候机室的大玻璃门前,望着忙忙碌碌的停机坪,也好像不愿离去了。
"不能不走吗?"我记得那天晚上在你家里,你曾这样问过。
我不能用一句话回答你,为什么我们非走不可。这几个月里,我和老刘几乎天天都在为走或不走烦恼着,争论着。促使我们下这决心的原因很多。为了亚亚,为了老刘,也为了我。但是,各式各样的理由,都不曾使我减少内心的痛苦,我们是不该走的。我们的国家正在开始一个新的时代,我们没有理由逃避历史(或许还该加上民族)赋予我们的使命。用造反派的语言来说,则是"工人农民的血汗把你们养大了,你们不应该背叛"!
同你相比,我是软弱的。我在这十年中受到的磨难比你少得多,但是我不能像你那样忍受。对于那些恶意的中伤,无端的诽谤,我常常爆发。这并不是我比你坚强,恰恰是我比你脆弱。我确实曾经想过,那么屈辱的活着不如死了好!只是为了亚亚,我才打消了这种念头。老刘作为"特嫌"被关起来那几年,我能熬过来,能活下来,亲眼见到粉碎"四人帮"的胜利,连我自己都意想不到。
当然,这些都是过去的伤心事了。傅家杰说得对,"黑暗已经过去,光明已经到来。"可惜的是,林贼、"四人帮"造成的一代人的偏见,绝不是短期内就能改变的。中央的政策来到基层,还要经过千山万水,积怨难除,人言可畏。我惧怕过去的噩梦,我缺少像你那样的勇气!
记得有一次批判白专道路,那些占领医疗卫生阵地的"沙子",点了你的名,也点了我的名。会后,我们一起走到医院的大门。我说:"我想不通。为什么刚有一点钻研业务的积极性,就要打下去?以后,再开这种会,我不参加,以示抗议!"而你却说:"何必呢!再开一百次我也参加。反正手术还得我们做。我回家照样钻研!"我问你:"这么批你,你不觉得冤吗?"你还笑了,你说:"我一天忙得昏头转向,没时间去想它!"当时,我真佩服你!只是快分手时,你却嘱咐我:"
这种事,你别告诉傅家杰,他自己的事就够烦的了。"我们默默地走了一条街。我看到你的脸色是平静的,目光是自信的。你心里的想法是任何人都动摇不了的。我也明白,你是用多么坚强的毅力抵抗着那些袭来的石子,走着自己生活的路。如果我能够有你一半的勇气和毅力,我也不会作出今天的抉择。
原谅我吧!我只能对你这样说。我走了,我把心留在你身边,留在我亲爱的祖国。不管我的双足走向何方,我都不会忘记故国的恩情。相信我吧!我只能对你这样说。相信我们会回来的。少则几年,多则十几年,等亚亚学有所长,等我们在医学上稍有成就,我们一定会回来的。
最后,衷心祝愿你早日恢复健康!经过这场大病,你应该接受教训,自己多照顾自己。这不是我劝你自私。你的不自私,是我历来敬佩的。我只希望你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只希望中华医学的新秀能够吐出更多的芬芳!
别了,你的好友!
亚 芬
匆匆于机场
二十二
一个半月以后,陆文婷大夫病体初愈,被允许出院了。
这几乎是一个奇迹。以陆文婷平日极为虚弱的身体,突然遭到这样一场大病的袭击,几次濒于死亡的边缘,最后竟能活了过来,内科大夫都感到惊异和庆幸。
这天上午,傅家杰怀着感恩的心情在妻子身边忙着。他替她穿上棉衣毛裤,又穿上一件蓝布棉,围上一条驼色大长毛围巾。
"家里怎么样了?"她问。
"挺好。昨天你们支部还派人去帮着收拾了。"
她立刻想起那间小屋,那个罩着白布的大书架,那窗台上的小闹钟,那张三屉桌……
从死亡线上回来的她,虽然穿了这么多衣服,仍觉得身上轻飘飘的。当她站起来时,两腿打着哆嗦,很难支持身体的重量。她整个身子几乎全靠在丈夫身上,一手拽住他的衣袖,一手扶着墙,才迈出了步子。接着,一步又一步,她慢慢地走出了病房。
赵天辉院长、孙逸民主任,还有内科和眼科的一些同志们,跟在她身后,看着她一步一停地沿着长长的甬道,朝门外走去。
接连下了几天雨,一阵冷风吹得光秃的树枝呼呼地响。雨后的阳光格外的明媚,强烈的光束直射进这长长的长廊,冷风也呼啸着迎面吹来。傅家杰倍加小心地搀着妻子,迎着朝阳和寒风朝前走去。
门外石阶下停着一辆黑色的小卧车。那是赵院长亲自打电话给行政处要来的。
陆文婷大夫靠在丈夫臂上,艰难地一步一步朝门外走去……
(原载《收获》1980第4期)
编辑整理:姜一柔
小说来源:《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第二版)》(朱栋霖主编·第三卷)
(全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