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记忆》
我的记忆是忠实于我的,
忠实得甚于我最好的友人。
它存在在燃着的烟卷上,
它存在生绘着百合花的笔杆上,
它存生在破旧的粉盒上,
它存在生颓垣的木莓上,
它存生在喝了一半的酒瓶上,
在撕碎的往日的诗稿上,在压干的花片上,
在凄暗的灯上,在平静的水上,
在一切有灵魂没有灵魂的东西上,
它在到处生存着,像我在这世界一样。
它是胆小的,它怕着人们的喧嚣,
但在寂廖时,它便对我来作密切的拜访。
它的声音是低微的,
但是它的话是很长,很长,
很多,很琐碎,而且永远不肯休:
它的话是古旧的,老是讲着同样的故事,
它的音调是和谐的,老是唱着同样的曲子,
有时它还模仿着爱娇的少女的声音,
它的声音是没有气力的,
而且还挟着眼泪,夹着太息。
它的拜访是没有一定的,
在任何时间,在任何地点,
甚至当我已上床,朦胧地想睡了;
人们会说它没有礼貌,
但是我们是老朋友。
它是琐琐地永远不肯休止的,
除非我凄凄地哭了,或是沉沉地睡了:
但是我是永远不讨厌它,
因为它是忠实于我的。
(选自《我的记忆》,上海水沫书店1929年4月版)
![戴望舒《我的记忆》赏析[R] 戴望舒《我的记忆》赏析[R]](//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赏析
这首《我的记忆》是戴望舒写出《雨巷》不久写下的,不过这首诗的情感和《雨巷》的情感是不同的。这首诗是戴望舒在诗歌创作上的一个杰作,是诗人的创作历程中又矗立起一个新的纪念碑。
我们每个人都有记忆,记忆是诗人对往事追念的一种感情形式。要把这种抽象的情感通过诗歌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确需要非凡的语言文字功底。况且每位读者的记忆又大不一样,美好的,痛苦的,甜蜜的,苦涩的......这些都将隐藏在我们内心深处,又不同时间地跳到我们眼前。正像诗中所描写的:记忆是我们忠实的朋友,它无处不在,没有限制。这样,又给世人的创作带来了难题?怎么样引起大部分读者的共鸣,但是戴望舒不仅做到了,而且做的很好。诗人给“记忆”注入了人的感情,并且稍微隐藏了作者自己的一点感情。这样就可以唤起无数读者情感的共鸣。因此,这首诗是作者非凡能力的体现。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这个千千世界里,每天有无数的事情在我们身边发生。可以说,每天我们的大脑里会写入很多很多的记忆。人们在忙碌的时候也许没有时间回忆我们的记忆,但是,每当人寂寞空虚无聊或者伤心难过的时候,记忆就有最忠实的朋友。这首诗为了写出这种心境,首句便以拟人化的手法给记忆做了明确的定义,
“忠实”一词更是把作者对记忆的感情描绘出来。作者把记忆当成“最好的友人”
,是全文的潜层次基调,为下文娓娓道来的叙写做了铺衬。因而,开头的两句在全文中的地位至关重要。
![戴望舒《我的记忆》赏析[R] 戴望舒《我的记忆》赏析[R]](//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诗的第二节诗人用了一系列细微的事物的排比,把过去和现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拉近了,泯灭了它们之间的距离。选择的意象具体而充满生活的气息,这种泯灭距离后的作用是给人以形象的亲切感。如几个连续的“存在在”,
“烟卷、粉盒、酒瓶、木莓”分别用了“燃着、破旧、颓垣、喝了一半”加以修饰,这些充分体现了作者的生活颓废或者是闲适。后几句写记忆美好的爱情生活上的体现......任由你去想象。诗人朦胧的境界构成给了你丰富的想象空间。这也是这首诗给人以吸引的地方。
诗的第三节写的非常好,我认为是诗人妙笔生花之作。第三节写记忆到来时的状态。它“胆小”,这一节实际在说自己的内心的脆弱,残酷的现实使作者产生了厌世、逃避的想法,它以很低的声音和碎琐的话语,与诗人作不肯休止的谈心。这一节末尾的五行诗,更具体地透露了这“记忆”的内涵,这是在讲回忆的内容,由于经常的回忆,所以“它的话是故旧的,老讲着同样的故事”
,作者这样不厌其烦的回忆,既是对于现实生活的无奈,也是想从回忆中攫取生命的力量,克服现实中的种种困难,这也正映衬了“它的音调是和谐的”
。
第四节是最后一节,也是作者最应该留下一些悬念的一节。诗的第四节是写记忆到来的时间没有一定的。第四节诗人以时间作为最终收尾的东西,很耐人寻味并很有创新精神。最后一段实际上在说作者对于回忆的依赖,作者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回忆起以前的记忆的。这说明了作者比较孤独寂寞。要时常要与回忆相伴,而不是对人倾吐心声。这正是表达了诗人虽然没有说自己内心的寂寞和痛苦,但这种感情是通过并不欢快的去曲子让你感觉到诗歌中的感情基调的轻松快乐的调子中却显得深沉,更引起人们的思索。
![戴望舒《我的记忆》赏析[R] 戴望舒《我的记忆》赏析[R]](//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这首诗在创作中,语言得到了很好的锤炼,这首诗不靠实诗中的理趣来描写记忆,而是将记忆完全实物化,完全想象了一个活生生的人,而此文尾段以回忆的终止结束全文,这种结尾方式呼应了前文,升华了全文的对回忆无限依赖的感情,当然越是对回忆依恋,越是说明作者在现实中的困境。《我的记忆》这种隐藏了自己私情的抒情内涵的普遍性,正是它最重要的艺术魅力的根源。
总之,戴望舒写的这首《我的记忆》是中国诗歌历史上难得的佳作了。他这种大师的风范,让抽象的记忆得形象化,这样,才更加贴近普通知识分子的要求。
编辑整理:一柔
文章来源:百度文库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