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白情《草儿在前》赏析[R]

标签:
康白情诗歌赏析转载 |
分类: 中国近现代文学 |
《草儿在前》
草儿在前,
鞭儿在后。
那喘吁吁的耕牛,
正担着犁鸢,
罟[gǔ]①
带水拖泥,
在那里“一东二冬”地走着。
“呼——呼……”
“牛吔[yē]②,你不要叹气,
快犁快犁,
我把草儿给你。”
“呼——呼……”
“牛吔,快犁快犁。
你还要叹气
我把鞭儿抽你。”
牛呵!
人呵!
草儿在前,
鞭儿在后。
(选自《草儿》,亚东图书馆1922年版)
注释:
①罟,一作“眙”[ yí ],意为直视,瞪,如:“目~不禁”。
②吔[yē]:叹词,表示惊异、惊讶和感叹等。
赏析
诗歌以“草儿在前,鞭儿在后”两句开头,仅八个字的简练之笔写出“拉犁”是耕牛的必然选择。在前的“草儿”象征自我生存的欲望,在后的“鞭儿”则象征外界压力的威逼;接着诗人描绘耕牛的状态,“喘吁吁”和“眙[ yí ]着白眼”勾勒了耕牛不堪重负的神态,“带水托泥”、“一东二冬”的步子则让读者看到耕牛劳作的艰辛与无奈。诗人准确地抓住耕牛的神情与动作进行白描,寥寥数笔展现了耕牛在利诱与压迫下艰难生存的困境。
第三节与第四节,诗人转移角度从侧面表现耕牛生存的悲苦,“快犁快犁,我把草儿给你”。一句道出耕牛得到草的条件只是“快犁”,在这里诗人把“生存物质劳作”的现实关联呈现在读者面前,发人深省。第四节“你还要叹气,我把鞭儿抽你”,使读者看到耕牛“为了草儿的劳作”包含了许多“压迫下的痛苦”,耕牛一声叹息就会遭受鞭打,那还有什么不可以作为让它去受“鞭儿”之苦的理由,况且谁又能听到耕牛的叹息呢?诗人在此以虚写实,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最后一节,诗歌再次强调“牛”夹在“草儿”和“鞭儿”之间的困窘,与第一节前后呼应,凸显了诗歌的主旨。在前面诗节的铺垫之下,诗人“牛呵!牛呵!”的感叹十分真切而有力,使我们想到中国的农民和更大范围的劳苦大众,以及千百年来在欲望和压力之下求生存的芸芸众生。
《草儿》是诗人“触物比类,宣其性情”之作,象征手法在诗中恰到好处的运用,将复杂的社会问题形象化地表现了出来,丰富了诗歌的内容意蕴。
来源:百度知道
整理:一柔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