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苏青《蛾》的女性意识[R]

标签:
苏青小说赏析转载 |
分类: 中国近现代文学 |
她的作品《蛾》就赤裸裸地表达了一种欲望,一种心底的呐喊。她本人婚姻生活不幸也是一个时代的苦闷。被战争氛围笼罩的上海,她作为一个离异的女性,深谙世事的艰辛与无奈。明珠是《蛾》中的女主角,也是一个唯一有写到名字的人。她的职业或许就是一个隐秘的陪客。夜深时独自一人的孤独更是让明珠难以容忍的所在。埋葬在心底的空虚在她看到别人是携手共度黑暗的旅程时,空虚就在膨胀,像疯草一样蔓延。男人的到来穿梭了欲望的空洞。犹如飞蛾扑火的痛苦。怀孕对一个未婚女子来说是一个羞于见人的借口。她选择了一个老医生来解决自己的烦恼。当老医生劝诫她好好生活时,她说:“老医生,请你不要笑我,我是还想做扑火的飞蛾,只要有目的,便不算胡闹。” 这是极端的报复心理在她心里产生的无端的阴影行为。也就是说,她还会执着于她的行为,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惩罚男士的不负责任的行为。
她的那句话:“我是还想做扑火的飞蛾”是多么决绝与坚忍。明珠是高傲而善良的,她的房间有黑线窗帘,厚的,重的,黑沉沉的。当中是一张床,床边有台灯,灯罩是绿色的,只要用手一板开关机,它马上就会吐出幽幽的光辉来。洁白的被单,湖色织锦缎的被面。怕是房间里最明亮的颜色了。这些都在隐隐暗示着什么。她爱静,但是也怕静,这是一种矛盾的心态。苏青曾在《论女子交友》中写到“我相信这世界上最孤独的人,便是结了婚的女人。她们放弃事业,放弃娱乐,放弃友谊,什么都自动放弃了只为要达到一个目的,便是管束丈夫。”
可是明珠虽然没有丈夫,也是孤独的。她迷失了自己,作为一个女子的方向,何去何从,她只身一人对抗者这个世界,匍匐于这个世界。但她也是有朋友的。文中写到:“今夜要防空,恐怕没有朋友会到这里来了吧。没有朋友来的时候是寂寞,朋友来得多了的时候会烦恼,来得少了的时候可无聊,而当他们回去之后却又使她感到无限的空虚。她对他们说:她爱静。于是他们都走了,走得干干净净。 ”她朋友带来的热闹是一种外在的热闹,就像空中的烟花,灿烂了夜空,也照明不了放烟花的心。是一种肤浅的浮华,所以她会烦恼。没有人能真正理解她,是啊,一个女人而已,而且又是那样的女人,能有什么理想。可她也是人,是一个有思想的人女。但没有人了解......
她亦是善良的,当老医生帮他拿掉了孩子。她顿时觉得后悔起来,为了顾全面子而夺走了孩子生命而觉得自己非常可耻。人世毕竟是可恋的,生命也应该宝贵。觉得如果把孩子生下来,或许那时候,阴凉的房间便变成温暖,沉寂的空气便被沙哑的声音打破了,永远是春天,春天般兴奋。可是她成了自己孩子的刽子手,她只觉得一阵悲哀......
明珠所在的那个时代同样是苏青所在的时代,那个社会给女性的压力,以及女性来自自身的压力,都使她脆弱无助。她对感情、生活的压抑也使她心理变得空虚,造成了她的矛盾。也许世上有很多身不由己的无奈选择。欲望像火,人便像扑火的蛾,飞呀,飞呀,飞在火焰旁,赞美光明,崇拜热烈,都不过是自己骗自己,使得增加力气,勇于一扑罢了。这是一种对人生无奈深刻而清醒的认识。而面对这不完全、不如意的人生,谁没有怨,谁没有恨,谁没有悔,谁没有怅惘?人的一生难免会经历许多磨难,而一切却不是我们所能掌控的。每个人其实都掩藏着各自的伤口和痛楚,咀嚼许多的酸涩苦甜,因为生活中幸福快乐常常是伴着眼泪和痛苦的,世间原本就没有纯粹的幸福和快乐。
《蛾》中有一句很经典的话:当你笑的时候,全世界向着你笑,
她的作品向她的读者很清楚无误的传递着这样一种信息,一个女人,一个正常的女人在正常不正常的生活状态下所表现出来的最真实的人生,她在生活,她在思考,她在呼吸。
来源:百度文库
整理:一柔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