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谈论“新媒介对儿童阅读的影响”这个话题的时候,我认为我们首先应该弄明白的一点就是:什么是新媒介?
《日本现代设计事典》或许能够给我们提供一些参考。它把新媒介的解释主要分为三个类型:一是有线类:情报提供与终端均有线连接的。二是无线类:卫星播送与高解像度电视、数码电视等,是电波传送的。三是商品类:光碟,八毫米录像带等。在这个界定中,我们可以看出:数字传输与数字制作其实成为了新媒介的主要指标。
那么用一句概述性的话来说就是:新媒介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介形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
那问题又来了,了解了新媒介的概念之后就能分析它对儿童阅读所带来的影响了吗?不不,我认为这还不够,只有了解和确切地分析其特点、优势及周边等才能客观看待它。
对,新媒介相对突出的特点和优势就在于:具有传播范围较广、信息数据庞大、开放性强、操作方便简单、交互性沟通性强等。
从它的特点和优势上我们不难看出:儿童通过新媒介,可以很容易地通过它获取各种类型的信息进行阅读学习。与以往只接受平面纸媒不同,新媒介所容纳的知识体量更加庞大,自然更加丰富,儿童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经验多寡、能力大小进行选择和阅读学习。可以说新媒介的出现和普及,让儿童足不出户,只要在家里有一台能联网的电脑、能上网的手机、能接收数字信号的电视,就能随时随地就能阅读学习了。

但是我们也看到,并不是所有儿童都能拥有很好的自制力和控制力,都能合理、高效、绿色、健康的使用新媒体来进行阅读学习。
一来是由于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还没有完全成熟,对于区分、把握、辨别哪些是优质阅读信息,哪些是劣质阅读信息的能力相对不足,这很可能会影响到他们阅读的品质和阅读的效率。
二来是由于新媒介往往在内容承载量方面都比较大,法律监管存在漏洞、儿童监护人缺乏正确的引导,这很可能就使得儿童在阅读学习时,会诱导他们偏离阅读的本来目的,从而影响阅读的实际预期结果。
三是再加上新媒体比较满足孩子们渲染性、交互性等的特点,这也使得儿童在阅读方面存在不加思考、碎片化阅读和阅读深度不够等缺点。
总结,我们可以看到,新媒体对儿童的影响是具有两面性的。但我们不能因为看到新媒体及周围存在不足之处,而去不使用它,利用它,这是不可取的。
我认为要想达到新媒体对儿童阅读起到正向的推动和影响作用,还需要多边共建。即:逐渐完善媒体舆论和价值导向、法律监护人积极引导、新媒体平台能够自律、儿童自身合理利用等。
(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