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三伏天血液病易复发?学会这3招,血液病患者安然度夏!

标签:
三伏天大暑血液病祛湿气 |
分类: 血液病相关 |
“湿气”是血液病复发转移的罪魁祸首之一!
大暑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炎热导致人体出汗过多、容易上火,而且夏季雨水多,是湿热最重的季节。此时很容易导致身体受潮、湿气过重。专家研究发现:血液病患者湿气过重,易引起病情的复发转移,对治疗是雪上加霜。
因此,对血液病患者来说既要懂得防暑降温,还要着重祛湿,以免因为身体湿气过重引起病情发生反复,甚至是进展问题!
血液病在线咨询 答疑解惑

血液病患者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湿气过重?
对于湿气重的血液病患者,会容易出现以下表现:
1.容易疲劳、头晕,打不起精神,浑身不清爽;
2.大便显湿粘,排便感觉不适;
3.舌苔白厚或发黄、显得粗糙发腻;
4.早起小腿易感发酸发沉;
5.早上刷牙恶心,嗓子发湿不适。
血液病患者可以自我观察,如有以上的症状属于湿气重的表现,易导致病情发生波动!不过大家不用担心,做好注意事项,可以很好地缓解湿气重的病症,有益于血液病的治疗及防复发。
血液病患者如何祛湿气?
学会这3招,安然度过三伏天!
在最为潮湿、闷热的三伏天,血液病患者学会这3招,科学祛除湿气,顺利度过三伏天。
1.饮食宜健脾除湿,提升食欲,勿贪凉食!
在三伏天节气时,湿邪的情况会加重。对此血液病患者就容易感觉脾胃功能低下,有的还会发生胃口不好、腹泻、舌苔白腻的情况。对此,应常服健脾利湿解暑之物。
常见的温补健脾食物,如:莲藕、百合、山药、白萝卜、胡萝卜、苹果、淮山药、莲子、芡实等;
湿气较重的血液病患者也可以合理摄入祛湿食物:如赤小豆、薏米 、莴笋、扁豆、冬瓜等。
清热降暑的食物:如冬瓜、绿豆、海带及苦味的食物、绿色蔬菜、含水分多的水果等。
中药煮水当茶喝,如菊花、金银花、莲叶等。
不要贪凉食:三伏天,人体的阳气都浮在体表,五脏六腑则是寒凉的,此时如大量吃冰镇食物或饮料,相当于雪上加霜,且冷食、冷饮只能暂时让人有清凉感,但不能持久解热、解渴。
2.睡眠:按时睡好子午觉
患者应注意每天子时和午时按时入睡,子时是指晚11
点到凌晨,午时是中午11点到13点,既要晚上按时睡觉,午睡也不可少。通过合理的睡眠有助于调节人体阴阳,更好地祛除湿气,提高精气神。
睡子午觉注意事项:
天气再热也要在肚子上盖一点东西。
不要在有穿堂风口的地方休息。
睡前最好不要吃太油腻的东西。
3.运动:宜伏宜适量,3切记!
血液病患者的运动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对于病情达到缓解、病情恢复期的血液病患者。
血液病患者适当运动,不仅能提高身体各项机能、提高抗病能力,而且运动出出汗能有效帮助患者祛除体内的湿气。
血液病患者夏季可以运动,但是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锻炼宜伏,时间不宜过长
宜伏指的是尽量减少上午10时至下午16时的户外活动,最好选择早晨进行锻炼,时间以半小时以内为宜,以免适得其反。
避免太过剧烈的运动,宜舒缓运动!
血液病患者宜选择低强度、持续时间较长的运动,如八段锦、瑜伽、太极拳、散步等,运动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运动后避免大量补充水分
夏季运动后喝水应“多次少饮”,大量喝水止渴,容易会降低胃液的杀菌作用,冲淡胃液,从而影响肠胃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引起体内钾、钠等电解质代谢紊乱。
综上,三伏天属于夏季最为闷热的一个阶段,稍不留神就容易受到“湿气重”的侵扰,对于血液病患者而言需要做好上述注意事项,保持好合理的生活习惯,以期顺利度过这一阶段,避免病情发生波动!
还有不明白的吗?血液病患者少走弯路,更多血液病治疗、饮食、护理等问题,都可联系电话029-81109030或者添加下方海报上的二维码免费一对一咨询问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