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成!手把手教血液病患者看懂血常规报告单!

标签:
血常规报告单血液病患者看血常规血液病为什么医生总让我抽血 |
分类: 血液病相关 |
长期与血液病战斗的你,一定被抽过N多次的血了!面对一张张血常规报告单,你总有很多疑惑:医生为什么总让我抽血查血常规?血常规报告单咋看啊?我只能看懂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的表面数值升高降低,具体代表什么意思,对血液病有啥帮助?……血液病患者的诸多疑问,我们将在线速成教学班找到答案,教血液病患者快速看懂血常规!
医生为何总让血液病患者做血常规?
1.血液的重要性: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组成,血液与全身的组织器官发生密切地联系。一旦血液中有成分发生病理性变化,全身各部位的组织器官都会受到影响。同样的,如果器官或组织发生病变,也会波及血液,在一定程度上引起血液成分的改变。
2.做血常规的2个好处,你知道吗?
血常规里面包含三大板块:红细胞检查板块,白细胞检查板块以及血小板检查板块。
血常规检查有助找到疾病病因,不但可以帮助我们粗略分辨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还可以判断机体的造血系统情况,是否有贫血、以及贫血的种类,以便对症下药。
通过监测血常规变化,观察血液病患者治疗效果:判断血液病患者骨髓恢复情况如何?病情恢复程度如何?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对于查血常规,血液病患者不要有抵触心理,其对身体也没有伤害,一切都是为了更好的治疗。
简单3步,教血液病患者快速看懂血常规报告单!
一张血常规报告单上往往有多达20余项的内容,但其项目是有主次之分的,医生在解读的时候,也并非面面俱到,主要关注的是白细胞及分类、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这三类比较重要的指标。
第一步:看白细胞及分类
作为人体的免疫细胞,白细胞奋战在抗感染的第一线,当细菌、病毒企图入侵时,白细胞就会对其进行围剿,相应的,在血常规上就表现为数值的升高。
1.白细胞的总数升高,常见原因如下:
白细胞数值小幅度升高:可能是细菌感染;
白细胞数值大幅度升高:可能是白血病。
除了这些病理性的原因,饱食、疼痛、情绪激动、剧烈运动、女性妊娠分娩期等都可以使白细胞一过性增高。此外,昼夜亦可有波动,下午一般会稍高于早晨[1]。
2.白细胞的总数下降,意味着身体抵抗力变差,常见原因如下:
病毒、寄生虫感染、过敏、中毒;
服用了影响白细胞的药物,比如治疗甲亢的药物、抗精神病药物、抗肿瘤药物;
低增生性血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低增生白血病等。
3.白细胞的分类,也就是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这些。
中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细菌感染;
淋巴细胞增多,常见于病毒感染;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过敏或寄生虫感染;
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中毒;
单核细胞增多,常见于结核、疟疾、伤寒。
第二步:看红细胞+血红蛋白
红细胞肩负着为人体输送氧气的重任,这一功能主要是由红细胞内部的血红蛋白完成的。
一旦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减少,或者结构发生畸变,血红蛋白运输氧气的能力也会跟着大受影响。身体缺氧了,整个人自然就感觉浑身没劲儿。
1.红细胞+血红蛋白减少:提示贫血;
2.红细胞+血红蛋白增多:可能是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也可能是身体缺氧、红细胞代偿性增多,比如长期吸烟、患有肺部疾病或心脏病、居住地海拔较高。
第三步:看血小板
血小板是伤口的“创可贴”,起着止血、凝血的作用。
当我们受伤时,血小板会飞快聚集到伤口附近,释放物质使血管收缩,并形成血栓堵住裂口,同时还会释放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加速止血。
1.血小板增多:可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骨髓纤维化等;
2.血小板减少:多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脾功能亢进等。
此外,查血常规时还经常会加做一项指标——C反应蛋白(CRP)。正常情况下血液中的C反应蛋白含量极低,但在感染和急性创伤时会急剧升高,医生们可据此判断炎症的程度,制订治疗方案。
通过以上内容,血液病患者已经初步学会了如何看懂血常规报告单,但千万不要妄自诊断,因为单一指标异常并不带代表什么,人体的健康也绝不是单单靠血常规上的这几个数字就可以判定的,还需要结合病史,必要时还要做更深入的检查。
血液病患者少走弯路!血液病患者朋友遇到任何血液病治疗、饮食、护理等相关问题与困惑,都可以联系电话
029-81109030或者添加下方二维码免费一对一咨询问诊。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