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血小板减少症的干性出血和湿性出血指的是什么?

(2018-08-08 16:06:21)
标签:

血小板减少症

出血

分类: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出血是血小板减少症最直观的表现症状大家都知道,但具体到出血的类型——干性出血和湿性出血分别是什么?很多患者可能真的不知道。

血小板减少症的干性出血和湿性出血指的是什么?

  血小板减少症的干性出血和湿性出血指的是什么?
  干性出血:皮肤、粘膜出血,主要表现为皮肤瘀点、瘀斑,主要发生在四肢、躯干等处。
  湿性出血:包括口鼻出血,口腔粘膜或者舌体有血疱;鼻腔出血;肠道出血引发的消化道出血;泌尿系出血导致的尿血;阴道出血不止,引发月经量过多不止;致死性的出血,颅内出血。

  干性出血VS湿性出血的风险
  干性出血的风险:临床上的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可以是有出血,也可以是没有出血表现。如果仅仅是干性出现,表现为皮肤粘膜的瘀青、青紫而没有伴发湿性出血一类的症状,即使血小板水平比较低,临床的出血风险、致死性的出血发生的概率并不大。
  湿性出血的风险:临床上湿性出血的危险程度远远大于干性出血。活动性、进行性出血的风险远远大于静止性出血。因此,发现“湿性出血”现象时,应特别注意。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初期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没有明显的出血现象,疾病容易被忽视,甚至在治疗过程中不重视,最终导致病情逐渐加重,出现活动性出血,随着病程的增加,治疗难度也会加大。因此,在血小板减少症初期就要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控制病情,避免病情加重,才能有助于尽早康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