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皂矾丸对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骨髓造血保护作用的疗效观察

标签:
复方皂矾丸化疗骨髓造血 |
分类: 白血病 |
来源: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肿瘤科
化疗药物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骨髓造血抑制是化疗的主要毒性作用。在防治骨髓造血抑制中,众多药物虽然有一定的疗效,但由于人体胃肠道内的吸收率低下,易造成胃肠道反应,因而限制了该类药物的应用。为此,我院应用纯中药制剂“复方皂矾丸”对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骨髓造血保护作用进行了临床观察,现将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病历资料
本组122例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均有病理学证据。其中非小细胞肺癌41例、胃癌38例、大肠癌26例、乳腺癌17例;男65例,女57例;年龄32-79岁,平均年龄66.2岁。分为复方皂矾丸组和对照组进行研究。
复方皂矾丸组:60例,平均年龄56.7岁,其中非小细胞肺癌21例、胃癌18例、大肠癌11例、乳腺癌10例;
对照组:62例,平均年龄57.9岁,其中非小细胞肺癌20例、胃癌20例、大肠癌15例、乳腺癌7例。
治疗方法
化疗方案:胃癌、大肠癌用ELF方案;乳腺癌用CAF方案;肺癌用NP方案,均为每4周1个疗程。
复方皂矾丸组:服用复方皂矾丸9粒/次,3次/日;
对照组:口服鲨肝醇片,100mg/次,3次/日;利血生片40mg/次,2次/日;
服药规则:均从化疗前3天开始用药,连服4天。对于化疗患者的预防性服药,每月服7天;出现白细胞下降的患者,则延迟化疗,并服药至白细胞恢复至4.0*10^9/L。
观察项目
连续观察4个疗程,比较二组连续完成4个疗程的完成率;按照WHO抗癌药物常见毒副反应分级标准,观察二组化疗后骨髓造血毒性分级情况及治疗后白细胞恢复正常所需时间。
治疗结果
化疗完成率:结果显示复方皂矾丸组的化疗完成率为70%(42/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3%(20/60),P<0.01
化疗后骨髓造血毒性分级情况:两个疗程后复方皂矾丸组未出现III、IV级骨髓抑制,I、II级骨髓抑制也明显少于对照组,结果见表1.
造血功能恢复情况:复方皂矾丸组的白细胞恢复正常所需的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结果提示复方皂矾丸具有明显的化疗骨髓保护作用,见表2.
临床观察结果提示
通过以上122例观察结果显示:复方皂矾丸组对化疗的骨髓保护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复方皂矾丸对化疗的骨髓造血保护作用主要表现在:
1、复方皂矾丸可以明显预防化疗导致的白细胞减少发生率和减轻骨髓造血抑制的程度,有利于按计划完成化疗方案。
本组观察显示皂矾丸组的化疗完成率为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3%;复方皂矾丸组的骨髓细胞三系列的各级造血抑制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复方皂矾丸组没有发生III级以上骨髓毒性,而对照III级以上骨髓抑制发生率为15.2%。
2、复方皂矾丸具有缩短骨髓恢复时间的作用。
本组观察显示I、II级骨髓毒性致白细胞减少后,应用复方皂矾丸的平均恢复时间为6.8和8.6天。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5.8和22.4天。III级以上骨髓毒性对照组的平均恢复时间更长;
3、复方皂矾丸不仅具有防治白细胞减少作用,对治疗血小板减少和治疗贫血比其他重要更具独到的优势。
复方皂矾丸对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骨髓保护作用的机制可能是促进红系、粒系和巨核系足细胞的增殖反应,所以用其防治化疗所致的骨髓造血抑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作用全面等特点,复方皂矾丸是目前疗效可靠的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