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能治好吗?

(2016-09-03 11:41:48)
标签:

陕西血研所附院

白血病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慢粒

郝其军

分类: 白血病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一种获得性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骨髓中无限制地产生大量幼稚细胞,尤其是粒系细胞。外周血中持续进行性白细胞增高,并有大量幼稚和成熟的粒细胞。临床表现为多汗,消瘦,无力,以脾大、白细胞增多为主要特征。慢粒最终合并骨髓纤维化、急性白血病及多脏器衰竭,并发感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病程悬殊不一,短至1-2年,长至5-10年,甚至20年。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3个阶段及表现症状
 慢性期(CP),起病隐袭,常伴有乏力、消瘦、食欲减退、多汗、腹部不适及骨关节疼痛。可有脾大(30%左右脾脏不肿大)、肝大、胸骨压痛等症状。少见症状有脾梗死及脾周围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高白细胞所致耳鸣、嗜睡、血管加压素反应性尿崩症等。
  加速期(AP),经过2-6年慢性期,患者逐渐对以往有效的药物失去反应,白细胞增高不能得到控制,脾脏也不再缩小反而增大,提示病情进入加速期。临床表现为发热、贫血进行性加重,嗜碱性粒细胞增高超过20%,血及骨髓中原始粒细胞增多大于10%,血小板可显著增高。

  急变期(BP),加速期经过1-1.5年进入急变期。高热持续不退,除加速期症状存在外,脾肝明显肿大,骨、关节疼痛加重,皮肤出现结节,骨髓原始细胞大于30%,并可有异形变,可转变为急淋、急粒单、急单、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和急性红白血病等。

http://www.89363636.com/upload/image/20160903/20160903092756575657.jpg

     陕西省血液病研究所附属医院治疗慢粒白血病方案
  我院采用中药扶正为主的治疗方案,综合患者的症状及身体情况制定针对性方案,并根据病患康复不同阶段,灵活调整治疗方案。
  以健髓生血丸、复方皂矾丸和白1、白2汤剂等中药扶正为主,并小剂量口服化疗药物,激活人体对抗慢粒白血病能力和对抗化疗药毒性。使用中药支持扶正,活血化瘀,保护骨髓正常细胞的功能,调整外周血象,减低化疗药物对骨髓正常造血组织、细胞的损伤,使化疗能继续进行,取得完全缓解,延长无病生存率,提高治愈率。根据临床大量病例验证,治疗总有效率为84.5%。
  特别推荐:我院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院内制剂—健髓生血丸
  陕西血研所经过30年探索中医药治疗慢粒的研究,经动物药效学、毒理学等研究发现了一组毒性低、治疗慢粒效果好的药物,命名为“健髓生血丸”,属于纯中药院内制剂。
  健髓生血丸功效:健髓生血丸具有养阴润燥、软坚消瘰、清热解毒的作用。可抑制DNA、RNA复制,促进白血病细胞凋亡,加速白血病细胞程序性死亡。化疗期间不服用,不化疗时服用,对心、肝、肾等重要脏器无损害。适应症:专门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和化疗药物耐药的急性白血病及MDS转化的白血病。
  实例验证:

  我们总结了近三年来资料完整、能够坚持治疗的慢粒患者102人。102例中,50例接受化疗药治疗,其中极少数病倒接受干扰素和格列卫治疗,52例接受健髓生血丸治疗,其中慢粒慢性期49例,加速期2例,急变期1例。52例病例在治疗观察过程中,不得使用干扰素和格列卫,对白细胞过高者使用羟基脲,血象下降后减量或停用羟基脲。服药后两周白细胞下降,4-6周白细胞数正常(见下表),每疗程两个月,服用两个疗程做骨髓涂片检查。52例中,21例骨髓象取得完全缓解,占40.3%,23例部分缓解,占44.2%,总缓解率84.5%,其中2例慢粒加速期患者,1例取得完全缓解,1例进入慢性期,单用化疗药物组,骨髓象完全缓解者仅有3例。

http://www.89363636.com/upload/image/20160903/20160903092838393839.jpg

  国宝级血液病专家亲诊,你还在等什么?
  郝其军院长
  陕西血液病防治研究所所长
  陕西省血液病防治研究所附属医院院
  陕西郝其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复方皂矾丸"、“升血小板胶囊”发明人
  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为他拍摄了"我以我血壮中华"的专题片
  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组介绍了他在科研和医疗方面的成就
  血液病专家叶民刚教授
  西安交大二附院血液科创始人,专家,教授,赴美访问学者
  1992年荣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荣誉
  陕西省血液病防治研究所成员,陕西省血液病防治研究所成员
  参与编写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内科学》第四版,为卫生部规划教材,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并参与多种贫血课题研究
  著述《血液病手册》、《血液病鉴别诊断学》,其中《血液病手册》是我国第一本以手册形式血液病参考书

  在《国际输血及血液杂学杂志》、《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实用肿瘤杂志》等期刊发表学术报告百余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