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懂血小板

(2016-07-04 09:22:45)
标签:

血小板

血小板增多

血小板减少

血液病知识

分类: 血小板减少

  1882年意大利医师J.B.比佐泽罗首次提出血小板(PLT)的命名。血小板是血液中的有形成分之一,在止血、伤口愈合、炎症反应、血栓形成及器官移植排斥等生理和病理过程中有重要作用。人体正常数值:(100~300)×10^9/L,也有医院执行(120~350)×10^9/L的标准。

  血小板疾病诊断:
  1.血小板增多:血小板计数持续大于>400×10^9/L,即为血小板增多。原发性血小板增多常见于骨髓增生性疾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常见于急慢性炎症,缺铁性贫血及癌症患者,此类增多一般不超过500×10^9/L,经治疗后情况改善,血小板数目会很快下降至正常水平。脾切除术后血小板会有明显升高,常高于600×10^9/L,随后会缓慢下降到正常范围。血小板过多会形成血栓,不易于血液流动。
  2.血小板减少:当血小板计数持续低于100×10^9/L,即为血小板减少。常见于血小板生成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急性放射病等;血小板破坏增多,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戈谢病等,消耗过度如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家族性血小板减少如巨大血小板综合征等。血小板减少可引起出血时间延长,严重损伤或在激状态可发生出血。当血小板计数<50×10^9/L时,轻度损伤可引起皮肤粘膜,手术后可以出血;当血小板计数<20×10^9/L时,常有自发性出血,最危险的是胃肠道出血,和颅内出血,可致死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