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减少病因中西医的不同解释

标签:
白细胞减少病因白细胞减少 |
分类: 血液病相关 |
西医认为白细胞减少病因:
1,感染: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立克次体病;原虫病
2,理化因素,物理因素,如放射类接触;化学因素,及其衍生物、二硝基酚、砷等;药物,如抗癌物药物,抗生素等。
3,造血系统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恶性贫血,多发性骨髓瘤等。
4,免疫因素:自身免疫性粒细胞减少是自身抗体、T淋巴细胞或自然杀伤细胞作用于粒系分化的不同阶段,致骨髓损伤,粒细胞生成障碍。常见于风湿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时。
5,异常细胞浸润骨髓:癌肿骨髓转移、造血系统恶性病及骨髓纤维化等造成骨髓造血功能的衰竭。
6,先天性、遗传性,如慢性良性家族性中性粒细胞减少,周期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小儿遗传性粒细胞缺乏症等
7,其他不明原因。如慢性特发性粒细胞减少症、周期性粒细胞减少症等。临床上上述三类白细胞减少常混合存在,宜注意分析。
中医对白细胞减少症认为与五脏之心、肝、脾、肾四脏有关,其中脾、肾两脏的关系尤为密切。本虚(即脾肾两虚)是白细胞减少症的根本原因,此外,热毒侵袭和瘀血凝结也是引起和加重本病的重要原因。
本虚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五脏六腑赖以滋养,若脾虚气血无以生化,则成血虚之证;肾为先天之本,主骨生髓,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若肾气不足,则髓海不充,精血同源,气血生成也受影响。脾虚,运化水谷精微的滋养功能失常,可导致肾气虚弱;反之,肾阳不足,则不能温煦脾阳,两者相互影响,以致脾肾两虚,营卫气血不足而成本病。
热毒由放、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中医一般认为是热毒之邪侵犯人体;营阴被劫之故。大部分表现为气阴两虚之证,少数则兼有血热之证。
原文地址:
http://www.89363636.com/service/baixuebing/news/20160607/201606070902590.html
前一篇: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五款饮食推荐
后一篇:再障吃阿胶有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