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回顾:5月24日杭州武林广场上一个女孩,背靠一个薄板,上面写着“人肉靶子,十元一箭”,前面说明此举只为患有白血病的姐姐治疗筹钱,公开了自己的QQ号,微信,银行账号等等。女孩一边哭一边承受着民众的冷嘲热讽,并且此事迅速蹿红朋友圈,多数人则是认为这是骗术,但是后经警方和网友的查证,证明此事属实。事件的整个过程,不多啰嗦。
随着这几年骗术和职业乞讨的不断升级,行乞之人的花招估计大家多多少少都有自己的经历。而随着媒体的曝光,人们开始怀疑自己的善举,是否该出手,对什么样的人出手援助?本是一个美德传承的行为,现如今已失去了最基本的属性。乞丐开豪车,乞丐购苹果智能机,乞丐买房等等新闻,一次又一次的伤害了广大友善的人民。尤其是那些整日奔波的劳苦大众,心中更是充满愤恨。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也在一次次沦陷。
与此事相对应的事也是发生过的,之前有有个男的为了给自己的女儿治病,穿一件体恤,曾出现过人肉沙包,后来博得很多人同情,并且等到了广大善良的人们的援助。而人肉靶子却被拒绝了,是因为支付宝,银行卡,微信支付,QQ的后现代产物,让人们进入了一个错误的认知区,认为这是现代骗术的升级,同样映射出大多数的歧视心理。在他们的传统思维中,像人肉靶子这样的人应该是满身泥土,手脸肮脏的人,不懂什么是支付宝,什么是微信支付,因为这些不应该是一个乞讨者所配备的,更不应该与这样的乞讨身份匹配。中国人中大多数都有一种优越感,新事物是他们虚荣心、自豪感、优越感的标识。如果穷,如果不幸,就不应该匹配这些。说的大一些,大多数人喜欢高人一等,才愿意给别人“施舍”。
“中国式”的援助理念产生在身份,地位,阶层,甚至是满足感上面,因此带有显著的歧视视角。而更多是被救助,被施舍的人需要把自己的包装的很凄惨,并且泪流满面的板书自己的遭遇,这样才能博得广大人群的同情,怜悯,甚至不惜自残自废。这样施舍者才会以施舍的阶层出发,施以援手。阶层身份的不匹配,是得不到援助的。因此人肉靶子的女孩才遭遇到这样的结果,要不是被多方证实,换来估计是大量的语言暴力。因为施舍者和被救助处于同等地位,拥有同等的配备,而且都是“高科技”。
近几年随着各类综艺节目的播出,不幸,凄惨,各种奇葩的遭遇被无限放大,加上背后团队的造假,让人民的视觉和感觉疲乏,让人们一次又一次的上当,大众更多的视觉疲劳,从而变得更加谨慎,在伸出援手的时候产生更多的质疑。而加上”乞讨行业职业化“的强烈刺激,人们更不愿意出手,从而显得”冷漠“。外加各种水军,各种职道德抢手的舆论导向,大V们的茶余饭后,广大人民就被沦为道德丧失,人性全无,冷漠旁观。这只是表象的,深层次的是他们害怕,害怕上当受骗,害怕被指责,害怕被欺骗。炒作与决断,是如今救援必须考虑的。人们之所指责和唾弃”人肉靶子“女孩,是防患于未然。但当得知其凄惨的背后,还是伸出了援助之手。
而此时负责救治此女子姐姐医院,并没有表态,只是说找到了合适的骨髓。医院的那些人此刻看不到半点善意,而且只是在沉默。当一些地方出现自然灾害或者是突发性事件的时候,医院就会打出人道主义救援的横幅和旗帜来,其实这只是他们为自己争取荣誉的由头,或者是在为自己做宣传铺垫。举个例子,08年汶川地震的时候,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但真是这样吗?错,非也!我曾经在多家医院的官网上看到则是他们在汶川地震中的殊荣,而汶川救援就成为他们光辉的光环,是拿出来说事的重要由头。况且,这并不是免费的,各地归属的医疗救助团都会得到当地政府财政的支持,他们并不是免费义务做事的,一箭双雕的事,医院比谁都跑的快。
人道主义救援不分大小,而很多人,
很多事都以大小衡量,这本身就是一种悲凉。有一种默默无闻可以让人肃然起敬,而又一种锣鼓喧天,却让人恶心作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