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如何有效指导小学一年级看图写话
(2017-06-06 23:18:17)分类: 教学随笔 |
如何有效指导小学一年级看图写话
摘要: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想要将所见,所感,表达出来,需要很好的交流沟通能力。这些并非一朝一夕能迸发,需要长期积淀。语文的工具性因此体现的淋漓尽致。写作一直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具足轻重的地位。
关键词:一年级
1.
2.
3.
由课标入手,大家可以看到写作的初级阶段教学重点应该是培养兴趣。让孩子们愿意写。那么,对于孩子们的写话训练,就不必拘泥于写的好不好,句子优不优美,应该先培养兴趣,打基础,然后再提高。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的:
1、
说话是写话的基础。低年级(尤其是一年级)的儿童平时说话 不完整,不能正确地表情达意。当然写话就更是语句不完整、不通顺、不连贯了。因此,在教一年级时,我就把儿童说完整的话贯穿于教学工作的始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列举实例,让学生掌握将一句话分成两部分:前一部分要说清楚是“谁”或“什么”,后一部分要说清“干什么”或“怎么样”。否则,一句话的意思就不完整。为了培养儿童平时说话完整的习惯,我鼓励学生当“小小医学家”,课内、课外一旦发现别的同学说话不完整,就互相帮助,指出错误并给予纠正。如在识字课堂上,经常要学生用组的词语说话,比如“晴”,开始组词晴朗,晴天。我就会让他们先说个简单的句子,今天天气晴朗,然后我再鼓励引导他们,在一点一点扩充句子,今天天气晴朗,谁可以去干什么?这样,有一个生字到词语,再到句子,字词句不分家。孩子也能更进一步知道这个字的意思,了解字的用法。提高写话兴趣。
2、
一年级学了部分生字后,我们就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开始写话。先指导学生写好词语,然后是一句话,再逐渐过渡到两句、三句……先要求学生把一句话说清楚,能让人听明白主要意思,在说清楚的基础上,再训练学生把话说完整,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孩子说错了,不要着急,慢慢引导他们,多鼓励他们,相信他们。同时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提高与发展。这样可以让学生觉得写话并不难,而是一件能轻松愉快地完成的事。
3、慧眼识图,激发说话的兴趣
4、小小配音员,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
5、积累写作素材,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他们能说了,也想写了,可是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无话可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就反映出我们的同学平时阅读有限,素材不够。我们的孩子每天除了校园就是家,同时,缺乏相应的生活经验。那么,老师参与的,可以在课堂中、活动中、游戏中、休息中,老师要多让学生说说:“那是什么?发生了什么事情?怎么了?你觉得怎么样?该怎么办?”等等。而且,玩游戏,不失时机地指导学生观察游戏中同学的动作、表情等(比如问学生这是怎么玩的?他玩的怎么样?)在玩中增加写话的素材。我们也可以生活中带着水果,玩具、卡片,来让学生看一看、拿一拿、评一评、尝一尝,这样的题材贴近了学生生活,由于有了直观的凭借,学生有话可说,比较容易下笔。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周边的事物,并鼓励学生积极地把自己的观察所得和老师或同学进行交流。可以家庭作业多样化,不仅有写,还有说。每天把班级里面发生的新鲜事讲给父母听,和父母交流想法。这样可以加深记忆,更可以获得别人的评论看法,积累写话素材。
我们还可以在班级里设置一个新闻角,鼓励学生把自己看到的或经历的一件事,按照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四要素写一句完整的话(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投稿到新闻角,增加阅读面,提高写话的兴趣。
6、先打好基础,后精益求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