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霍妮的神经症理论

(2012-12-11 14:40:13)
标签:

霍妮

神经症

情感

无助

敌意

杂谈

“绝对的坏是一种好,不确定的好是一种糟糕。”父母由于自身的神经症无法让孩子体验到安全感不良的抚养方式使儿童的基本需要的不到满足,甚至感到威胁,儿童被迫接受一种外来的强迫意愿,儿童不能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等(是反应性而不是自发性),这使儿童产生了一种排斥父母的力量,而儿童又因为弱小,渴望父母的满足、关爱、保护,两种力量的冲突由于关系的持久性而长期维持,这一冲突叫基本冲突。基本冲突得不到解决必然产生基本焦虑

为了消除基本焦虑,儿童通过构建人际关系防御策略来应对世界,人际关系策略的采取使儿童的情感和行为丧失了自发性,儿童无法以自发的情感与世界构建关系,儿童以抛弃其真实的情感为代价,是行为和情感具有了强迫性(反应性和强制性)。这里,联想到 蔡老师上课讲到小男孩害怕打雷,跑到爸爸妈妈的房间,爸爸跟他说,男子汉要勇敢,不怕打雷,小男孩听了爸爸的意见,回到自己的房间,指着小熊说:要勇敢哦,不要怕打雷。这行为的内射和投射,就使小男孩的行为和情感丧失了自发性,具有了强迫性。每个人的成长史,都是类似这样的,我们听从父母、听从老师,反抗,逃离,所有的行为和反应,都脱离不了这套精神分析体系。

基本焦虑包含三种因素:无助感、敌意、孤立感。应对三种因素相应产生了三种策略:趋众、逆众、离众。因为三种策略是冲突的,因此,儿童会使其中一种策略占主导地位并抑制其他策略,然而,这样并没有给儿童带来宁静的内心世界,主导倾向和非主导倾向之间的冲突以及随之相伴的无能、焦虑、软弱等感受迫使他继续寻找进一步的防御,即心里内防御策略,于是为了获得更彻底的统一感和避免冲突带来的焦虑,个体创造了更完美的理想化形象,从而获得统一。也近一步疏离了真实的自我,使自我实现的力量从此趋向于实现理想化形象。为了应对自我憎恨和自我赞美形成的一对不断恶性循环的冲突,个体开始了追求荣耀的强迫性努力。神经症冲突持久得不到解决就会产生无望感,使个体走向纵欲狂或虐待狂。

因此,神经症的治疗过程是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放弃理想化自我、坦然接受现实自我的过程。绝对的好是好的障碍,不能因为我们无法达到完满的健康就放弃我们的努力,一个人想要真正地成长,必须在洞悉自己,坦然接受自己的同时又有所追求。神经症的治疗,实际上是一种建设性的力量。

精神分析的核心思想可以用霍妮精神分析理论三句话来总结概括:1、人的精神过程是被严格决定的;2驱动我们的是情感的力量;3、我们的行为大多数是无意识的。当时是迷茫的,现在对这部分有了一些理解,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人被决定、没有自由。对心理学的底层架构有了一定的基础。对这部分的还需要进一步在实践中理解和认识。

人经由情绪体验形成记忆,记忆建构的结果是人格,什么样人格特点的人,记忆就是什么样的。

联想自己的成长,也是这样一步一步走过来的,趋众、逆众、离众几种策略在我的身上均有体现,个人的成长史,就是神经症理论的完整再现。想到了很多关于自己成长路上的片段,我自己、父母、公婆、老公、弟弟、女儿、都是这样不断在疏离和建构自己的过程中渐渐地长大了,多少的矛盾冲突、多少的疑惑不解,多少的灾难困惑,多少的迷茫和无助,感慨生命力的强大,更感谢自己!竟然在这样的环境下还这么健康阳光的活着,没疯、也没傻。生命如此美丽,在我的世界里,一切都是完美、完整和完全的。以后会更加好好的爱自己、爱家人、爱周围的一切。

更爱家人,为婆婆做了几次催眠,并成功的治好了她的落枕,进行了时间回溯,看见了她梦寐以求的菩萨,看着那样灿烂的笑,乐开了花的婆婆,很有成就感。也更爱周围的人,坚持为几十年受头疼折磨的同事做放松治疗,希望能够对他有所帮助,当然也是为了自己的催眠技术能更加娴熟和精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