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斜杠青春

(2022-10-18 14:33:56)
标签:

文化

教育

分类: 他山之玉

我的斜杠青春

五十年前,我十七岁,正值青春年华。那时人的十七岁,跟今天的十七岁,是完全不一样的。今天年轻人接受了多少信息啊?而我们那个时候,对外界知之甚少。你们听得见潮起潮落,大千世界的声音,看得见风起云涌,复杂多变的社会。所以陆游描述说“此身恰似弄潮儿,曾过了千重浪”

我十七岁的那一年,如痴如醉地读书,当时的书很少,所以逮到什么书就看什么书。读过曹雪芹的《红楼梦》,读过赫胥黎的《天演论》,读过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读过专业的医学书《内科学》,还读过许多没有封面的残书。一本几十万字的一口气读完,在我年轻的时候家常便饭。读书这件事,只有当时苦,日后才能甜!

十八岁我去农村生活,知晓了农民的艰辛,早出晚归,脸朝黄土背朝天,那些日子,正是我读书的最好时光。我读过农民准备糊墙纸的书,书虽破仍乐此不疲,文不全却开卷有益。

二十岁,我进了工厂,当了工人,感受到工人的不易,不仅要学习本事,努力工作,还要养家糊口,期盼未来的美好生活。

二十六岁,我写小说,上天垂青,小说很快就发表了,一夜成名。那时候出版社缺人手,我又幸运地当上了文学编辑。那些日子,废寝忘食,乐此不疲。十年的文学生涯,让我结识了中国新时期最有名的作家们,让我知道了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让我感到波澜壮阔的时代,正向我们涌来。

我们这一代幸运,五十年代生人,那时战争刚刚结束,新中国建立,百废待兴。我们的人生曲线,与国家发展的曲线高度吻合,一直向上向前。年少时吃点苦受点累都能承受,年轻时改革开放,我们年富力强,恰与时代的发展匹配,所以就一步不落地跟上了时代前进的脚步,这些都是因为年轻。青春太美好了,让一切都成为可能!我自己的青春,从来没有认真回忆过,今天回想起来难免有点激动,甚至不知道如何表达。有一支歌是这么唱的“一代人终将老去,但总有人正年轻”。每个人当青春逝去,回忆起来一定是一首歌。那么你们年轻正值青春,怎样才能唱好属于自己的歌呢?

青春需要去听。通过自己的双耳,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知道纷杂喧嚣中既有赏心之曲,也有乱耳杂音,懂得这一点,才能做到兼听则明。所以古人说聪者听于无声

青春需要去看。透过自己的双眼,看所处时代日新月异的变化,在明暗中洞察,在新旧之间预测。做到凡事多想一步。所以古人说明者见于无形

青春更需要去想。人工智能再高深也是人制造的,思想是人类的法宝。论体力,我们不如走兽,论眼界,我们不如飞禽,但我们仍是万物之灵长。因为我们具有思想,所以古人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身处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赶上人类有史以来最强科技大革命,青春有如此机遇,真是你们的幸运。让未来充满的幻想,让今天聚集了能量。这次信息加智慧的叠加革命,来势汹汹,谁也没有能力预测未来。那么机会来了,每一个今天的年轻人,你们要把握住这次大好机会,将自己的青春谱写成一首歌,一首实现人类梦想的歌。唐代诗人杜牧有首小诗说“青春留不住,白发自然生”。我年轻时读此句没有多大感觉,到了我这个岁数,才明白杜牧说的是真好啊!自然规律于谁都一样,光阴似箭、日语如梭,走过来的人都知道,多难熬的日子也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那年轻还有什么理由不珍惜青春呢?

我三十八岁时,动了做观复博物馆的念头,三十年来,眼看着民族日渐崛起,国家日渐兴旺,百姓对文化的需求日趋增长。博物馆和文物,已成为今天社会的热点,打卡博物馆成为年轻人的时尚。一个常看博物馆的人,一定受其恩泽,让人生充实而丰满,让思想深邃而多智。我们的先贤为我们留下了无尽的宝藏,一直等待后人去发掘。

有人觉得说你很成功,每一步都踩在了点上,每一道斜杠都有成就。其实我跟你们都一样,人生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困惑,都有不同的迷茫。

如今,我已年近古稀,想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永远也做不完。如有可能,我愿意尽其所有,只换十年时光。时间宝贵,青春无价。

你们别看我老劝年轻人少熬夜、多看书。其实我也熬夜,这是早年读书看稿养成的习惯。我也刷视频,从视频中看人生百态,体会社会炎凉。可我的青春已逝,但你们的青春正值灿烂。

有人会说我太渺小,怎么才能在社会上立足,参与社会竞争。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了一个故事,老子出函谷关时,尹喜是关令,他拦住了老子说,您就要隐居了,请为我们写本书吧,老子遂写下了《道德经》。可以说如果没有尹喜,主动上前去说这句话,可能就没有《道德经》了。

尹喜还说过一句特别有意思的话,他说“一蜂至微,亦能游观乎天地,一虾至微,亦能放肆于大海”。一只野蜂再小,也能在空中自由自在地俯瞰大地,一只小虾再弱,也能尽情地遨游于大海之中。这句两千五百年前的名人名言,可以与今天的年轻人共赏、与青春共勉。

谢谢大家!

 

                      根据马未都先生视频整理

 

                                          2022/10/1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