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孝情”礼赞青春
(2022-10-18 10:08:07)
标签:
文化情感 |
分类: 花儿不败 |
“命孝情”礼赞青春
20221010班会课
关于命,解读2022/10/4群发信息
诸君晚上好!
人们常说“五福临门”,到底是哪五福,可能有的朋友不太清楚。五福指的是“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
五福的首尾“长寿”与“善终”,都与生命相关。的确,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我们说得极端点:除了生死,余皆小事。正因为“生命诚可贵”,所以,我国的死刑,必须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方可执行。
人是否“长寿”,因素很多,比如父母基因、自身智慧等等,而“善终”,我觉得可以修炼,要点就一个字“善”---善待世间所有生灵,即使对猪鸡鸭鱼(鱼不能“说话”,不代表没有灵性),运输的时候,让它们舒服点,临终的时候,让它们痛快点,就是最好的善待。对同类的善待就是不做亏心的事,不坑蒙拐骗,不欺软怕硬,更不能看人下菜碟----对上像条狗,对中像个鬼,对下像匹狼。一句话,就是“平等待人、诚心待人”。
“善终”的最高境界,是无疾而终,这个真不是一般人能够修炼得来的。与之相对的就是“横(读四声)死”,所谓横死的大致意思是“非正常死亡”。
包括“水、火、电、交通、自然灾害(如地震、塌方等)”。
也包括“遭遇抢劫”或者进家发现“有人盗窃”,明知不敌,依然“舍命不舍财”,选择搏斗导致丧生。
等等这些,都叫横死。
当然,那些“见义勇为、为国献身”的英雄,不在此例。
请告诉我们自己,告诉我们周围的人,特别是告诉我们的孩子,任何时候,都不能拿生命开玩笑,生命重于泰山---所以我们说“人修善终,远离横死”!
我试图一次性将“安全问题”说清楚,目的是不想再转发那些海量而又大同小异的“安全信息”,您烦我也烦啊。
如果您觉得我说清楚了,而且即使“车轱辘话”不再转发,我们班也一样不会出现“安全问题”,除非真的“纯属意外”。则请在24小时之内“点赞表示”,少一个,我都会坚持继续转发,再烦我也转。
请看清楚,谢诸君,谢谢!
关于孝
古人的丁忧三年,人的年龄为什么有周岁、虚岁等等
24孝,行为有糟粕,思想是精华
9、埋儿奉母
东汉郭巨为了不影响对母亲的供养,就想埋掉刚刚降生的男孩。挖坑时,郭巨发现了一坛黄金,上面写明是老天赐给郭巨的。郭巨得以孝敬母亲,抚育孩子。
10、卖身葬父
东汉的董永为了换取亡父的丧葬费用,卖身为奴。天帝之女奉天帝之命,来到人间,一月织锦三百匹,帮他还债。
17、哭竹生笋
三国时期吴国的孟宗,为了给母亲治病,跑到竹林里,扶着竹子哭泣。天寒地冻,地面竟然裂开,长出几根鲜嫩的竹笋,而这正是孟宗年迈病重的母亲最需要的。母亲喝了竹笋做的汤,病体得以康复。
18、卧冰求鲤
晋朝的王祥,为了给继母治病,解开衣服,躺在冰上。冰自动融化,两条鲤鱼自己跳出。继母食用鲤鱼以后,病体痊愈。
20、恣蚊饱血
晋朝的吴猛,8岁就知道孝顺父母。夏天的夜晚,为了能让父亲安睡,他就赤裸身体,任凭蚊子叮咬吸血,绝不驱赶它们。
21、尝粪忧心
南齐的庚黔娄,担任孱陵县令不到十天,忽然心惊肉跳,汗出如浆。他即刻辞官,回到家乡,发现父亲病危。他听医生说粪便如果味苦还有救,就亲口尝父亲粪便的味道。可父亲粪便味甜,这让他忧心忡忡。他乞求北斗星,愿意代替父亲去死。父亲去世后,他安葬父亲,守制三年。
22、乳姑不怠
唐代崔山南的祖母唐夫人非常孝顺自己的婆婆。因为婆婆年迈无齿,唐夫人就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婆婆,像这样坚持了几年。
23、涤亲溺器
北宋的黄庭坚,虽然身居高位,却每天亲自为母亲洗涤夜壶,尽心尽责。
关于情
宋代李之仪与杨姝的故事,太平州,13岁—54岁,16岁—57岁
礼赞青春
青春太美好了,让一切都成为可能!我自己的青春,从来没有认真回忆过,今天回想起来难免有点激动,甚至不知道如何表达。有一支歌是这么唱的“一代人终将老去,但总有人正年轻”。每个人当青春逝去,回忆起来一定是一首歌。那么你们年轻正值青春,怎样才能唱好属于自己的歌呢?
青春需要去听。聪者听于无声。
青春需要去看。明者见于无形。
青春更需要去想。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杜牧 “青春留不住,白发自然生”。
我的青春已逝,但你们的青春正值灿烂。
好好读书吧,读书这件事,当时只有苦,日后才有甜!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