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聊聊余映潮老师和肖培东老师的课堂

(2016-08-20 10:48:42)

主图

栏目名称:湿地课评

主题:聊聊余映潮老师和肖培东老师的课堂

卷首:中学语文教学名家辈出,向名师学习,观名师课堂,亦成为草根教师学习修行的一条路径。此次湿地年会,余映潮前辈与肖培东老师都是一人上两课,惊艳了大家的眼球,俘获了大家的内心。且看司艳平老师如何看待他们二人的课堂,欢迎亲们品鉴。

敬畏课堂

——观余映潮《赫尔墨斯与雕像者》有感

/司艳平

    730日下午,金东方龙盘湖国际学校的小礼堂座无虚席,济济一堂,来自全国各地的语文老师屏气凝神地听余映潮前辈作课《赫尔墨斯和雕像者》。余老的一课两教,分别给七年级和八年级的孩子教授相同的文本,着实让人惊喜异常。听完余老的课后,我感触深深,涌上心头的竟是“敬畏”二字,我要潜心向余老学习,如何去敬畏课堂,如何去拥有一颗真正的语文课堂心。

    要有一颗敬畏课堂的沉静心。如果说君姐的课堂是以奇妙俘获你的心灵,那么余老的课堂就是以沉静让你置身其中,不能自。余老的课堂多安静啊!他总是对孩子们说,观察两分钟思考;让我们安静地写吧。然后便不出一声,也不个别指导孩子,就在静静地巡查里等待时间流逝,让孩子们以足够多的时间去掏空内心,走进文本。静静聆听那静谧的思考,简直比听到维也纳优美的交响乐还要美妙。孩子们思考完,记录完之后,再发言,还真别说,那充分的思考时间远比老师的引导更有力度啊!可是,我们往往不够大胆,没有足够的底气让学生自我思考,总是要以自己的引导点拨言说让学生明白文本阐释的道理。与余老相比,我们很难做到课堂的沉静,很难让课堂停下来,真正地沉入思考。而课堂只有沉淀了,安静了,才能真正走向扎实,走向朴素,走向清爽。

    要有一颗敬畏课堂的干净心。余老的课堂简简单单,干干净净,就像那永恒的黑与白的色彩搭配,不斑斓,不炫目,却端庄大气,好看得很。板块式教学是余氏学派的最大特色,余老上课的三个板块,简洁清晰,一目了然,每个板块的时间设置精准确切。如果说余老的课堂干净,那么做到这干净的最重要的方法便是板块式教学在语文中的得心运用,主问题设置精巧,避免课堂的零敲碎问。余老在教七年级的孩子学《赫尔墨西和雕像者》时,第一个板块是概写训练——写一个句子,概括这则寓言的大意。他只说了一句话:让我们安静地写吧!学生写完后,还是说了一句话:朗读你的概括文字;第二个板块是分析训练——将“故事”分为两层,观察两分钟思考:怎样把它化为两个层次,为什么?这样一来,教师的话精简到不能再精简的程度,给学生活动腾出了巨大的时间空间与时间长度,课堂想不干净都难。由此看来,并不是学生在消耗着宝贵的课堂时间,而是身为教师的我们在浪费着时间,做着徒劳无功的事情。

     要有一颗敬畏课堂的精进心。语文是应当精进的,课堂也应当是精进的,只有当“精进”二字成为我们的自觉追求时,才能触摸到语文教学的大境,才能真正拣拾到碧波深处的珍奇。余老那里,是巨大的语文宝藏,是语文各个版本教材的百科全书,哪一篇文本,哪一篇文本里的哪段文字,哪段文字里的哪句话,哪个词,哪个字,都研磨得无比通透。更令人敬畏的是,他将所有的语文点幻化成训练点,深浅不一,程度不一,角度不一,层次不一,语文涉及的方方面面都可以拿来训练,都可以设置成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这简直是太可怕了!他一课两教《赫尔墨斯和雕像者》,七年级设计的板块是朗读体味——概写训练——分析训练——品析训练,立足七年级的孩子,不深不浅,训练刚刚好;八年级设计的板块是训练活动一:读懂——训练活动二:读深——训练活动三:读美,较之七年级,要求更好一些,解读更深一些,这才是有年龄的语文啊!唉,听了余老的课,脆弱的语文心很受打击,这该是多少年的修炼,多少年的思考,多少年的持之以恒才能达到的大境界啊!

     敬畏课堂,我要常怀这样的语文之心,研磨课堂的每一条清晰来路,研磨课堂的每一个问题设置,研磨课堂的每一句语言走向,不断地朝着更好更好的方向努力,不断地向着更高更高的境界攀登。“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把这句话送给余老,送给亲爱的语文人,也送给我自己,共勉。

碧波深处语文心

——观肖培东《走一步,再走一步》有感

/司艳平

     记得两年前,误入“我们的语文”,从此爱上肖特(大家对肖培东老师的爱称)的文字,沉醉忘归。他的文字细腻入微,清丽可人,宛若舒伯特的小夜曲,读完之后,熨帖舒适,铭心难忘。

     再后来,因为做语文湿地·青春课堂的编辑,便异想天开地找肖特约稿,那是2014年寒冷的冬日,雪花飘飘,轻舞飞扬。我在网络的这头,肖特在网络的那头,素昧平生,从未谋面,而当我把这个要求说与他的时候,他二话没说应承下来,给了我教《皇帝的新装》的实录,我的惊喜啊,便如同那飞扬的雪花,弥漫着整个心房。那时的他正在大西北,感受祖国西北的寂寥与空旷,也或许天下语文人心意都是息息相通,飞雪陪伴的日子,我写下了关于肖特的第一篇文字——《今夜的天空很肖特》。

     而今,湖北宜昌,湿地年会,竟然能现场聆听肖特的课,肖特的讲座,更觉是上天赐来的厚爱与福分。要知道,身在现场的感觉与读实录,看视频,有多么巨大的差异!肖特的课是什么模样儿呢?

     肖特的课理性睿智。我们读肖特的文字,看他的实录,第一感觉往往会被他的细腻打动。可是,这次现场观课以后,我却发现,肖特的最大魅力在于他的理性,他的课堂很理智,很冷静,很客观。可是,他的这种理性又让你无迹可寻,他不用幻灯片,每个环节之间的过渡又无痕无声,可细细思忖,却能感觉到课堂的大丘壑藏在他心中。《走一步,再走一步》这节课的课堂主线,先从定篇着手,巧妙发问:“思考一下,回忆,这篇文章都学到了什么?”孩子们从生活经验和人生经验的层面来谈通过这篇文章都学到了什么,学到对生活的启迪。这个时候,肖特又问一句:“除了启迪,还学到了什么?”学生继续谈到写作方法、写作内容等。不经意地的一问,将学生带入文本中。而后,让学生默读,提出要求:一遍读一遍划句子,描写心理的句子,写人生启迪的句子,写父亲描写的句子。从定篇到定句,依序而来,整体与局部关系协调如一。课堂是应该讲究逻辑性的,教学设计讲究逻辑,落实到具体的课堂实践,也要讲究逻辑,而对课堂逻辑性的把握是考量语文教师素养优劣的关键之一。于我而言,如何让课堂的逻辑性更强,思路更清,线索更明,是今后应该好好思量并改进的。

     肖特的课赤纯热情。观肖特的课,我脑袋里涌上一个奇怪的年头:那就是肖特太像一个调皮赤诚的孩子!孩子们的理解出现偏差,他会以孩子气的口吻与孩子交流,眼神、语言都是那般的丰富生动,儒雅谦谦的白马王子,也有调皮狡黠的一面哦!他在指导学生读“嗨,慢着,我没法——”的时候,他范读的语气简直太讨人喜欢了,指导学生沉入读的一环幽默风趣。“你来说,我没法什么?”“我没法向上爬。”“但是作者为什么没把他说出来,要用破折号呢?”“作者比较害怕,所以没乏说完整。”“来,读出害怕的。”生再读,“你要读出哀求的语气。”“你别老看天空,要看课文。”“我没法后面有句什么话?”“对啊,后面是其他孩子对他的嘲笑。”“再来读,你来读这句话,全班同学读嘲笑的话。”生再读,一次次渐进读出哀求、软弱的味道,嘲笑的味道。肖特每一次范读,每一次细致引领学生读,都充满了孩子气的质感,活泼而生动。

     肖特的课从容深入。肖特的课看似没有主问题设置的引领,但他总是在不经意地提问处,让课堂逐渐走向深入,这种巧妙发问的能力简直能用神奇形容。才想着,他是深得钱梦龙先生的真传,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内化于心,训练于无痕,指导于无形,发问于无声,却在一步步向着语文课堂的深处漫溯,碧波深处有珍奇,此言非虚。在学生找到相关的词语表现“我”害怕的心理时,他即时发问:“蹲和伏换个位置行不行?”一句看似随意的问话,让学生学会在情境中比读,让课堂渐次走向深入。这里的赏析是从实词动词的角度来品,到这里为止,肖特对词语的品析并未结束,而是又问一句:“哪个词语在文本当中隐藏很深?”学生一一点评,“终于”“也”等虚词的意蕴在肖特的高明点拨下,孩子们与之产生共鸣,发生碰撞,“一个小小的‘也’字看出了我当时的挣扎啊,害怕啊,恐惧啊!”虚词的品读亦为到此为止,肖特又领着孩子们将目光聚焦在文本的标点符号上,比如对“我没法——”这句话中破折号的品析,他从各个角度与孩子们品析着其间留白的情韵,又与后文勾连,这里的破折号其实是因为后面孩子们的嘲笑将“我”的话打断了,但是肖特还没放手。继续与孩子们探究,这里的破折号有无奈,还有难为情,他从标点上解读人物的复杂情绪,真是做到了一叶一菩提,一花一世界,妙不可言,妙不可言啊!

    当我提笔写观肖特上课的感悟时,我又把他《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的序言与后记仔细品读,看他的师傅钱梦龙先生对他“浅”与“深”的理解,浅浅地教,深深地悟,浅与深其实是一种辨证的大智大境!“寄语辛勤寻宝者,碧波深处有珍奇”,便是对肖特课堂,肖特语文的中肯评价啊!

     再读他的后记,我眼眶湿润,他写到“语文铺成的路上,站得最苦的是我大字不识一个的母亲”,亦写到“习惯了想念,我读文章,都会努力寻找最细小的语言点,一个字,一个标点,如母亲的心”,他是在用待母亲的心去待那些文字,爱母亲有多深,爱那些细小的文字就有多深,如此怀着母亲心去敬畏文本,又如何不读出千般滋味,万般情绪呢?

    肖特正是懂得了,懂得了语文要的是你的心,才会在新嫩的芽叶,碧绿的树影里,感受语文的天外鸟鸣,深潭微波,才会在语文的路上书写最狂的风和最静的海,也才会在浅浅的课堂深处,书写碧波深处的珍奇!

    好一颗碧波深处的语文心啊!

   司艳平,语文湿地栖居者,愿以青春的名义追随君姐一路修行!

   编辑:郝晓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最好的爱情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