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语文教学与心理健康 教育的有机结合

(2013-07-16 17:00:04)
标签:

积极的人生态度

中体

力量

中学

上影

教育

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之下,许多学校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往往偏重于应付考试,对于学生心理健康和思想品德教育却缺乏应有的重视,有的学校甚至将思想道德课程取消,腾出的时间全部用于主学科。这显然违背了我们的教育意义。语文教育在教学内容和形式上与心理健康教育有一定的相似之处,都是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思维和情感的交流,来培养学生优良的思维能力和思想品质,学会弘扬善美,摈弃丑恶,因此语文教学是整合心理健康教育的很好方式。
一、语文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意义
新课标对于语文教育的要求中指出,语文教学应当既包含工具性应用意义又不乏人文性的思想意义,语文教育是我国素质教育的基础,不仅要学习字、词、句的听说读写的语言能力,也要学习课本中隐藏的爱国主义、善良勇敢、坚忍不拔、亲情友情等方面道德品质,通过熏陶和模仿的方式来培养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语文教学从本质上来看是一种精神领域的熏陶,找寻人生意义的学习阶段,而这种积极态度也正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所要倡导和学习的内容,拥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受到了正面思想的熏陶,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也能树立正确的奋斗观,拥有健康的心理,因此语文教育的好坏从本质上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将语文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整合,从日常的学习中将良好的思想品德潜移默化地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从学习内容中感受正面的引导力量,因此语文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二、语文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策略研究
(一)提高语文教学师资队伍心理健康素质
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的传播,作为思想传播的源头,语文教学的师资队伍应当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知识,这是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的基础策略。现阶段的师资队伍都受到过应试教育思维的影响,大多数的老师都不具备心理健康教育的技能,因此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的建设迫在眉睫。对于语文教学的老师应该多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请知名的心理健康医生或者是老师进行专门的讲授,培养语文老师的心理健康教学能力。通过专题的讲座和培训,可以让语文老师加大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和教学力度,而对于语文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则需要通过内部的交流和学习来得以提升,语文与心理健康的结合相比于单纯的心理教育具有一定的学科特殊性,如果有效地将心理健康思想贯穿在语文课堂中是当前语文教师的重点工作之一。
(二)构造师生之间的和谐交流平台
思想的交流是平等的,只有在对等的环境中学习,学生的思想才能得到有效的教育。思想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是敏感的,学生往往在是否对错的判别上还处于较为幼稚的阶段,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难以避免会产生偏离的思想和行为,作为语文老师来说,正确地对待和引导在此阶段是具有关键性的。首先教师应该与学生之间互相尊重,对于是否对错作为教师而言首先要秉持着公开、公平和公正的态度,并懂得多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问题,从而与学生之间建立信任的关系,对于犯错误的学生应该以温和的态度进行劝说和教育,不应该一味地指责,学生毕竟涉世未深,应多给予相应的理解和宽容,从而构建师生之间和谐交流的平台。
(三)善用语文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良好的心理健康基础
在学习的过程中,通常学习成绩不好的、或者是学习中遇到许多问题的学生容易产生自卑,丧失自信心和积极性的情绪,这也是引发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作为基础的语文课程,应当善用好的学习方法,尽量地提高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整体学习水平,语文水平的好坏并不能完全从测试中体现,语文教学应当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测试水平不如意的学生多交流和鼓励,从而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