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要连贯》教学设计
(2021-09-28 13:08:41)
标签:
教学 |
分类: 学习情况 |
写 作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语言连贯,了解做到语言连贯的基本方法。
2.学习在作文中使用连贯的语言,培养熟练运用语言的能力。
3.进行写作实践,在写作中训练逻辑思维。
【教学重难点】学习使用连贯的语言,培养熟练运用语言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读一读下面的语段,你觉得有什么问题吗?
四周的景色非常秀丽。盈盈的湖水一直荡漾到脚边,却又缓缓地退回去了。水里小小的鱼儿,还有调皮的小虾,在眼前游来游去。像慈母拍着将要睡去的婴儿似的,它轻轻地拍着石岸。
2.指名汇报。
3.教师小结:同学们,语言表达不仅是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交流的必要手段,更是一个人思维品质的完美体现。谁也不愿意和一个说话颠三倒四、东拉西扯的人聊天,正如老师也不愿意看一篇语言前后不一致、逻辑混乱的文章一样。这时,语言的连贯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概念,整体感知
1.什么是语言连贯?
语言连贯,就是语言的表达联系要紧密,要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联系、衔接与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连贯的语言是写作的基础。
语言连贯和语言的简明、得体一样,是语言的基本要求,在语文中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述能力乃至写作能力,都是很有帮助的。
2.怎样做到语言连贯?
(1)要做到语言连贯,首先应该保持话题统一。
(2)围绕一个话题的各个句子,还应该有合理的顺序。
常见的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根据上下文,确定句子间存在的内在关系。
(3)语言连贯还应该注意句子的衔接过渡。
(4)语境要和谐一致。
目标导学二:把握方法,深入理解
语言连贯要注意哪些细节呢?
(1)抓“三序”。
第一,抓时间顺序。记叙游踪和事件、操作顺序的段落,句子往往按内容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安排,时间顺序往往成为我们调整句子顺序的依据之一。
第二,抓空间顺序和方位顺序。在说明事物结构、活动地点等内容时,常用到空间或方位顺序,这也是我们调整句序的依据之一。
第三,抓逻辑顺序。这主要表现在议论和事理说明性段落中。逻辑顺序比较复杂,常见的有总说和分说,这样可以先确定总说句的位置;由现象到本质;具体到一般;主要到次要;由因到果;认识事物的规律;此外还有递进、转折、条件、假设等。
(2)抓代词。
我们在表述意思时,前面出现了某个内容的句子,到了后面又需要出现了;出现了又显得重复,只有省略;省略了又显得句子不连贯,于是用代词代替需要重复出现的内容,既避免了重复,又避免了句子不连贯。
(3)抓问句。
一般问句往往起引出话题的作用;反问句,又往往承前发问,引人思索;设问句有问就有答。根据问句的这一特点可以确定某些句子的顺序。
(4)抓呼应的词句。
一段话,往往上句说了某个内容,下句还要用词句提到该内容,承接上句表述,使内容清楚完整,因此,在确定句子顺序时,可以把句中呼应的词语作为依据。
(5)抓句式特点。
主动句、被动句、把字句、对偶句、排比句、递进、选择、转折、因果等,是句式结构上的依据;陈述句、感叹句、祈使句、反问句是句子语气上的依据。这两方面往往也是句子衔接连贯的两种方式。
目标导学三:实战演练,生成能力
1.以《最美好的时光》为题,写一个片段。要求:叙事完整,语言连贯。
2.师生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