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语文学科带头人刘东生
语文学科带头人刘东生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889
  • 关注人气: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组织区级“三定备课”活动(罗塘中学)

(2019-05-22 15:42:40)

关于开展区初中语文三定备课活动的通知(二)

 

区属各中学: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语文学科课堂教学,提高教师教研能力,根据本学期教研计划安排,定于下周开展迎江区初中语文三定备课教研活动。现将活动的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时间:521(星期二)下午

    二、活动地点:罗塘初级中学

三、活动内容:

时间(节次)

教师

课题

年级

主持

第一节(13:30-14:10)

潘钢键

《登勃朗峰》

八年级

陈俊国

第二节(14:25-15:05)

殷玲

《望岳》

七年级

陈俊国

第三节(15:15-15:55)

全体教师

评课、议课

 

刘东生

 四、与会人员:

各校分管教学教研工作的校长、主任、全体语文教师。

(备注:因路途较远,请罗塘初中为外校参与三定备课的教师安排工作餐)

 

                                                迎江区教育教学研究室

                                                                            2019-5-13

  迎江区2019年语文“三定”备课

《登勃朗峰》教学设计

                                                    安庆十四中  潘钢键

                                           时间:2019.5.21

                                                地点:罗塘初中80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感知文意,了解作者的游览经历。

2)学习作者写景写人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

1)品味精彩语句,感受景物之美。

2)掌握作者行踪,体会文中优美而又幽默风趣的语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并感受作者的感情,培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品读课文,领略美景与趣事。

2学习本文散文笔法与小说笔法并用的写法。

三、教学新课
(
)作者简介
   
马克·吐温(18351910),美国著名小说家。其幽默、机智与名气,堪称美国最知名人士之一。他被誉为“文学史上的林肯”。主要的代表作品有《百万英镑》(短篇)《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乞丐王子》等。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字词正音:

俯瞰(kàn  ) 巉峻(chán   ) 拾级( shè 

沟壑(hè   ) 辚辚( lín  

霓裳(cháng    络绎不绝(luò yì 

2.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1)理清作者游踪:

马蒂尼——黑首——勃朗峰——阿冉提——沙蒙尼

(2)划分文章层次  

上山 (徒步登山)(16段)描写了勃朗峰奇美景象。

下山 (雇车旅行)(711 段)刻画了传奇人物“车夫之王”的形象。

(三)文本研读,质疑探究

1.活动一:赏奇美景物

1)作者在登山途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2自然段,写脚下峡谷:清流瀑布;
3自然段,写勃朗峰:白雪覆盖,日照其上,光艳耀目;
4自然段,写勃朗峰周围的山峰:浅棕色的光秃尖岩;
56自然段,写勃朗峰附近的一座峰巅:色彩斑斓,彩霞满天,白云缭绕,变幻无穷。
2)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从中感受到景物怎样的特点?产生了怎样的联想?速读第26自然段,从文中找出面对景物作者所产生的独特的感受。
第一处景物:美不胜收。
第二处景物:威严,独踞苍穹。
第三处景物:奇特。
第四处景物:轻柔,美丽。

探究:作者是在描写景物时,用词有什么特点?

学生探讨:多用四字词语,体现了文章的辞藻美,有书卷气。
3)作者是如何将景物的特点描绘出来的?
A
调动多种感官(视觉、听觉等)。

B采用多种修辞手法(比喻、拟人等)。

C运用多种视角(俯瞰、仰面遥望)。

D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实虚结合)。
2.
活动二:记奇人奇事

(1)找出描写车夫的句子,思考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车夫的?写出了车夫怎样的特点?(读第711自然段,标出描写车夫的句子。)
A
语言描写:“不必为此烦恼——静下心来——不要浮躁——他们虽已扬尘远去,可不久就会消失在我们身后的。你就放下心坐好吧,一切包在我身上——我是车夫之王啊。你看着吧!”
  “哈,看到了吗?如我所说吧——我可是名副其实的车夫之王啊。”
   
“只当是种乐趣吧,先生们,这种情况不常见,但很不寻常——能坐上车王的车的人,可是少之又少啊——看到了吧,真如我说的,我就是车王。”
   
通过语言描写,写出了“车夫之王”驾车本领高超,自信自得,为人热情,乐于与人交谈。
B
神态描写:出发前,“把握十足”;途中飞速行车时“神情威严”;险遭不测时,“面不改色,和颜悦色”。
   
通过神态描写,写出了“车夫之王”相信自己高超的驾车本领,飞速行车时的全神贯注、镇定,关心他人心理。
C
行车情景:“有时一两个轮子着地,但大多数时候腾空而起。”这种情况下“车夫之王”还“时不时地掉转头来”。

通过写行车的惊险,“车夫之王”却气定神闲,突出“车夫之王”驾车技术的高超。
2)写“车夫之王”与写其朋友笔法不同,试具体分析。
   
写“车夫之王”是浓墨重彩,从多角度展开描写,突出“车夫之王”是本领高超的传奇人物,写其朋友是简笔勾勒,朋友作为“勃朗队长”,爬山次数和向导水平更高。可见这里的奇人奇事还有许多,“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给读者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3)第二部分哪些语句给你印象深刻?

示例:“不必为此烦恼——静下心来——不要浮躁——他们虽已扬尘远去,可不久就会消失在我们身后的。你就放下心坐好吧,一切包在我身上——我是车夫之王啊。你看着吧!”

  “哈,看到了吗?如我所说吧——我可是名副其实的车夫之王啊。”

    “只当是种乐趣吧,先生们,这种情况不常见,但很不寻常——能坐上车王的车的人,可是少之又少啊——看到了吧,真如我说的,我就是车王。”

    他说的是法语,还不时的打嗝,像是在加标点符号。

探讨:语言幽默风趣。

3.活动三:质疑探究:本文生动有趣,既写了美景,又写了奇人。如果你在阅读中还有不理解的问题,可以提出来,大家共同讨论。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1)“天气灼热难当,乘坐在缓慢爬行的骡背之上和辚辚前进的马车里的男男女女,焦炙于火辣辣的艳阳之下,真是可怜可悯。”为什么作者认为乘车骑骡的游客“可怜可悯”?
   
因为他们是花了钱坐车的,要让钱花得值,如果他们下车来就觉得钱白花了,所以不会像我们那样在树林中避暑纳凉,稍作歇息。含蓄地写出了他们被金钱所束缚住了,迷失了人的自然天性。
  
2)“眼前的绚丽色彩以及它们的无穷变幻便是我们从飘浮的肥皂泡中看到的一切……其价值会是多少呢?”这里联想到肥皂泡,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慨?
   
作者的感慨是:那些美好的事物往往是瞬息万变的,同时又是虚幻的,短暂的。
  
3)“如果这位王爷的车技略欠敏捷——或者说,不是老天有意安排,在他离开阿冉提时喝得酒气醺醺——结果就不会是这样的了。”你如何理解这句话所表达的情感?
   
作者认为,车王能超过游客车队,我们住进上等的房间,一是因为车王车技非常敏捷,二是因为“喝得酒气醺醺”,借着酒的力量,车才驾驶得又快又好,而这些冥冥之中,仿佛又是上天的有意安排。语言幽默诙谐。

(四)课堂小结:本文记述了一次愉悦的旅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描绘了雄壮、奇伟、变幻多姿的山中所见之景,从多角度叙述了富有传奇色彩的车夫精彩的驾车本领,语言幽默风趣,细细品味,趣味横生。
四、布置作业:

1、课后阅读马克·吐温的其他文章,体现作者语言的特点。

2、完成《基础训练》本课习题。

五、板书设计:

登 勃 朗 峰

马克·吐温

 

上山:奇幻美景

                          热爱自然

下山:愉悦历险

 


六、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教学目标设计合理,符合学生的思维,问题设计有梯度,达到了引导学生思维发展的效果。课文教学思路清晰,课堂教学能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的要求。
   
不足之处:对学生的引导不能完全充分,应鼓励学生自我阅读和理解课文。应加强学生的朗读能力。对作者的文风和作者作品的理解还不完全到位,课下对马克•吐温作品要充分阅读,厚积而薄发,只有充分阅读,深入思考,提升文化底蕴,才能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

                                     《望岳》教学设计

                                    安庆市罗塘初级中学 殷玲

【教学目标 】http://1s1k.eduyun.cn/portal/redesign/index/index.jsp?t=2&sdResIdCaseId=ff8080815774b24901577522cee7006b - ##

1.了解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知识。

2.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大意,领略泰山雄奇壮丽的景色。

3.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感悟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4.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树立远大的抱负,培养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http://1s1k.eduyun.cn/portal/redesign/index/index.jsp?t=2&sdResIdCaseId=ff8080815774b24901577522cee7006b - ##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读懂诗意,领略泰山雄奇壮丽的景色。

2.品味语言,体会诗句所表现的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所蕴含的哲理。

【教学用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 导入新课http://1s1k.eduyun.cn/portal/redesign/index/index.jsp?t=2&sdResIdCaseId=ff8080815774b24901577522cee7006b - ##

1.我国山川秀丽,景色优美,名胜古迹数不胜数。单说山,就有很多,但在群山之中,当属“五岳”最有名,正如“五岳归来不看山”,那大家知道五岳吗?五岳之首呢?明确:岱宗----泰山。

2.欣赏视频,了解泰山。

http://1s1k.eduyun.cn/portal/redesign/index/index.jsp?t=2&sdResIdCaseId=ff8080815774b24901577522cee7006b - ##3、引入主题,板书课题

二、 简介作者、创作背景

1.作者简介:请学生完成杜甫名片。

2.解题:解析 “望”和“岳”。明确诗人近山而望,并未登上泰山。

3.了解写作背景。

三:读诗,读泰山 http://1s1k.eduyun.cn/portal/redesign/index/index.jsp?t=2&sdResIdCaseId=ff8080815774b24901577522cee7006b - ##

朗读指导: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韵味。

1.教师范读   2.齐读   3.自由读   4.个别读

四:品诗,品泰山 http://1s1k.eduyun.cn/portal/redesign/index/index.jsp?t=2&sdResIdCaseId=ff8080815774b24901577522cee7006b - ##

1.看图析诗,力求形象。以诗译诗,力求押韵。

2.请将提挈全诗的字找出来。  明确:“望”

3.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体会诗人“望”泰山。

五:悟诗,悟泰山 http://1s1k.eduyun.cn/portal/redesign/index/index.jsp?t=2&sdResIdCaseId=ff8080815774b24901577522cee7006b - ##

结合整首诗,进一步感悟诗人情感:

1.讨论问题一:在诗中你能看出杜甫科举败后消极颓废情绪吗?那整首诗给你的感受是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2.讨论问题二:名句恒久远,千古永流传。请谈谈你对千古传诵的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理解。

六、课堂小结

 

连绵不断

高大秀丽

 

层云归鸟

勇登绝顶


 

【作业布置】背诵并默写诗歌。

【板书设计】

 

组织区级“三定备课”活动(罗塘中学)
组织区级“三定备课”活动(罗塘中学)

泰山的整体形象

 

诗人的感受

 
组织区级“三定备课”活动(罗塘中学)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主要发现以下问题:

1、采取多种朗读方法,把读贯穿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把朗读应用于诗歌教学之中,可以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有色的语言,让学生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感悟诗歌生动的形象、深邃的意境。教学本首诗歌时,我虽采用多种形式读,抓住重音、节奏、感情几方面进行训练,但是在品诗环节缺乏朗读指导,应让学生读出赞美、激昂、豪迈之情,从而引领学生走进诗所描绘的神奇世界。

2、在本课教学中,还应给学生更多一些的时间让他们充分地思考感悟,让他们大胆地说出自己内心的感受,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动嘴的机会,让学生参与大量的实践体验,为学生优化学习,有效学习和健康成长提供必要的空间。

3、可以给学生补充诗的意象、意境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去品味诗歌的意境。

总之,通过这堂公开课的教学,我获益匪浅,课后得到了专家同仁们的悉心指点。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我将再接再厉,钻研教学,努力提升自身教学水平。

 

 

区初中语文“三定备课”教研活动为青年教师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

  【更新时间:2019-5-21 16:55:56】    【点击数:7】
 
 

    为浓郁区域教研气氛,提升教师们教学研究的能力,为青年教师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521日,迎江区初中语文“三定备课”教研活动在罗塘初级中学举行,区教研室副主任、语文教研员刘东生及区属各中学语文学科骨干教师参加了活动。

  十四中潘钢键、罗塘初中殷玲两位青年教师分别执教八年级语文《登勃朗峰》现代文阅读教学课和七年级语文《望岳》古诗词赏析课。课后,两位执教老师从教学目标拟定、教学环节设计和教学反思等方面进行自评,解析了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流程,并交流了参与此次教研活动的收获和感悟。

  在评课议课环节,全体听课教师对两位授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精彩而中肯的点评,大家对两位青年老师的扎实的教学功底、深厚的语文素养和驾驭课堂的能力给予充分肯定,并提出了一些中肯的建议。

刘东生在活动总结时指出,这次研讨活动充分展示了我区青年教师的实力,体现了初中语文教师在专业上勇于探索不断进取的精神。她要求,全区初中语文教师进一步增强教研意识,加强校际间高水平的交流与合作,实现语文教师的价值最大化。 (罗塘初级中学 撰稿人:龙凯林/文 田云飞/图 审核人:张友学)

              http://www.aqltcjzx.com/admin/eweb/UploadFile/2019521165650649.jpg

 组织区级“三定备课”活动(罗塘中学)

长风中学组织教师参加区初中语文“三定备课”

文章来源:教导处  添加时间:2019-05-21  点击率:52次

5月21日,迎江区初中语文“三定备课”在罗塘中学举行,长风中学组织青年教师代表前往学习交流。

  绿地实验学校教师潘钢健和罗塘初中教师殷玲,分别选取自读课文《登勃朗峰》和古诗词《望岳》,从不同角度和侧重点,为师生呈现了两节精彩的课程。

  在区教研室副主任、语文教研员刘东生主持下,两位执教教师从设计思路、课堂教学效果、教学反思等方面,同与会教师进行交流和分享。随后,各校派教师代表对两节课进行点评,大家对课堂亮点予以点赞,并对不足之处提出解决思路,会场气氛热烈。

  刘东生对此次活动予以总结,她表示,两节课,两种风格,在充分准备之下,呈现出很好的效果。她希望,在日后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发挥学生的作用,将“读”贯穿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去。(长风初级中学  撰稿人:谢丹丹  文/图  审核人:余宏平)

  

http://www.aqcfzx.com/data/upload/image/20190522/1558482779382638.jpg

  

http://www.aqcfzx.com/data/upload/image/20190522/1558482780118939.jpg

  

http://www.aqcfzx.com/data/upload/image/20190522/1558482780925226.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