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观摩安庆市2018年初中语文优质课大赛有感
安庆市绿地实验学校 李芳芳
2018年11月21日至23日,安庆市2018年初中语文优质课大赛在岳西县天堂初中举行。早在2014年,我就以选手的身份参加了在桐城举办的市语文优质课大赛,这次是陪同罗娟老师赛课。尽管身份转变了,却也是收获满满。
这次比赛跟我那年参加的相比,有了很多的不同。首先是课型的丰富,选手抽到的课题不仅有传统名篇《猫》《苏州园林》和《皇帝的新装》(分别对应着记叙文、说明文、童话三种文体),还有刚被选入部编版新教材的文言经典《富贵不能淫》,甚至出现了平常可能让很多一线语文教师感到棘手的写作课《联想与想象》《表达要得体》。其次,可能是考虑到这次参赛的年轻选手太多,教学经验相对不足,因此在两个小时的备课写教案的过程中可以参考一些资料或进行场外求助。这就考验团队的协作能力了。一个人成长成才的道路上往往少不了贵人的帮助。内在扎实的基本功是基础,而名师的指点常常让人醍醐灌顶,方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此言非虚。诚然,省赛考验个人综合素质的成分更多,但如果我们能在平时的备课过程中,常问问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对你教学构思的评价、多听听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在前行的过程中岂不是能够减少许多曲折!
除了以上两点区别,这次比赛还设置了两个赛场,这和省赛的模式越来越趋近了。由于罗娟老师抽到的赛课顺序是最后一天第二个,之前的课我们就听不到了。虽然我只听了三节课,但是同样感受到课堂的精彩纷呈、教师的循循善诱和学生的专注用心。三堂设计精巧的《富贵不能淫》,给人思维的启迪,给人美的享受。三堂课的导入各有千秋。市迎江区绿地实验学校的罗娟老师由大别山烈士陵园的图片导入,不仅一下子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而且很快引出本文的核心主题——大丈夫。怀宁县独秀初中的谢申老师说起了天堂初中的特色国学课堂,并采用朗读名言警句的方式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经典古文的氛围当中。桐城实验中学的叶志平老师则巧妙利用PPT背景图片中的松树、荷花做起了“大丈夫”的文章,由树、花中的“大丈夫”联想到人中的“大丈夫”。三位执教老师都很重视文言知识的积累和文章的诵读。通过不同方式不同层次的朗读,学生对“何为大丈夫”有了实实在在的理解和体会。
罗娟老师教学环节设计得紧凑流畅、重点突出,由景春、孟子眼中的“大丈夫”延伸到平凡世界中的“大丈夫”,契合了语文核心素养中的“文化的传承与理解”。在延伸阅读《谈骨气》一文时,由于文章过长教师临时让学生跳读到最后一段,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机智。布置作业环节“运用本文对比和排比的方法进行片段写作《我要做大丈夫》”,不但和教学设计中的关键点一脉相承,而且锻炼了学生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谢申老师课堂中的一个亮点是改变句子写法、给句子加标点并朗读该句,加强学生对句子语气的理解,从而让他们体会到景春、孟子的态度,例如通过比较“公孙衍、张仪大丈夫也。”“公孙衍、张仪岂不大丈夫哉?”“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三个句子,学生自然地体会出景春对公孙衍、张仪的羡慕、敬佩之情。叶志平老师的声音着实好听,浑厚的男中音有股浓浓的播音腔,即便是偶尔出现方言也瑕不掩瑜。叶老师设计的“请学生给未来的自己——大丈夫写一段颁奖词”这一环节使课堂掀起一个小高潮,有位学生写给边防战士的颁奖词十分动人,听课教师都情不自禁地为他鼓掌。
观摩几位老师的精彩课堂给我带来了视听享受,聆听教研员的点评更让我获益匪浅。评课环节既弥补了只能听三节课的遗憾,也让我对语文教学有了更为深入的思考和感悟:第一,理念的更新。教学目标已经由过去倡导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更新为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我们在平时的备课过程中要注意到这一改变,教案的设计要紧跟时代。第二,教师对课程的设计要有文本意识、生本意识和问题意识。一节优质课“规定动作要到位”,要以对教材的准确把握、解读为前提,“自选动作要创新”,它应当是一节让师生都感到愉悦的课堂,存在着很多豁然开朗的瞬间。回想我们的赛课经历,是否总是一方面害怕因追求形式上的新颖而舍本逐末,另一方面又担忧只关注文章的重难点易千篇一律?特级教师王君说过:“读文本,要以‘板凳一坐十年冷,面壁十年图破壁’的精神来读。”这就必须提到个人的积累了。第三,教师要打牢扎实的基本功。多读书是提升自己的一条重要途径,试想一下,如果在课堂上无论是对文本深入的解读还是对学生思维的引导,甚至是关于课堂表现的即时评价,妙语能信手拈来、举例能恰到好处,岂不引人入胜,使人如沐春风?另外,粉笔字、普通话、PPT制作也是我们需要重视的地方。“打铁还需自身硬”,身为一名语文老师,如果自己的普通话过不了关,字写得不尽人意,还不爱读书又有什么资格去要求我们的学生“说普通话写规范字”、“读好书好读书”呢?
市教研室刘和程主任总结发言中的一句话与我心有戚戚焉,他鼓励老师们做一个享受钓鱼过程的“垂钓者”,不管最终比赛结果如何,能从比赛过程中有感悟、有收获即是快乐。的确,参加市语文优质课大赛的老师毕竟是少数,能够拿到理想名次的优胜者更是凤毛麟角,但就算以陪同的身份观摩这次大赛,我也觉得不虚此行了。“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语文教学的道路上,我们应始终保持着一颗求真求实的心,引领学生走进精彩的语文世界,体会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