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古诗词比赛资料3
(2013-05-18 07:48:08)
标签:
比赛古诗词小学生知识 |
分类: 趣味语文 |
古诗词测试资料
一.《泊船瓜洲》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
答: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二.《游子吟》中的“吟”字是什么意思?
答:诗歌的一种。
三.《游园不值》的作者是谁?
答:叶绍翁。
四.什么叫诗歌
五.对诗歌的定义:
2.现代汉语词典: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感情
六.对诗歌定义的诠释(依《现代汉语词典》说)
(1)有节奏、韵律的语言。
旧体诗在节奏、韵律方面有严格要求。尤其是唐代的近体诗和宋代的词,在字数、平仄、对仗、用典、韵脚等方面都有严格规定。
1节奏(或称节拍):指声音的轻重缓急与抑扬顿挫,主要表现在语气的间歇停顿上。王维《相思》: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诗歌可以没有严格的韵律,但必须有鲜明的节奏。郭沫若说:“没有节奏的便不是诗。”
2韵律:指诗词中的平仄格式和押韵规则。《辞海》:指诗歌中的声韵和节律。平仄:汉语古音有平、上、去、入四声(现入声字已在普通话中消失)。按现代汉语的四声(除轻生)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字在京剧念白中还有:街。平仄声的特点:平声:平缓悠长;仄声:短促急收。利用文字的平仄,可以使诗歌具有很强的韵律感。唱歌时的拖腔都要落平声上才能延长,例:歌词 “十五的月亮” 中的 “亮”, 落在liang声上。
七..诗歌丛中寻节日。(下列诗句分别描绘的是我国的哪些传统节日)
1.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元宵节;
2.、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
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
八.中国小导游。
2008年奥运会,中国给了世界一个美好的8月,如果当时请你去当小导游,你会介绍哪些风景名胜呢?填填吧!
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4.(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5.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6.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7.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8.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9.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10.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11..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12.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
13.(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4.羌笛何需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
.2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桔绿时。(苏轼《赠刘景文》)
3.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冰心《成功的花》)
4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范仲淹《江上渔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