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教学设计:《野猫的城市》
(2019-07-09 14:13:59)
标签:
教育 |
大班语言教学设计:《野猫的城市》
活动名称:《野猫的城市》(选自大班《语言》上册)
设计意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语言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要为幼儿创造一个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除此之外,还为了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作品,感知语言的优美、丰富为此设计了这次活动。《野猫的城市》活动是针对5、6 岁的大班幼儿,幼儿对于城市的经验虽然已经逐渐积累起来了,但都是些零碎的经验。因此,活动中我将引导幼儿借助故事尝试有条理地讲述,帮助幼儿整合对于城市的认知经验,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发展语言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1、熟悉、理解故事内容,感知富有童趣的故事情节。
2、能够发现以及纠正故事中野猫所犯的错误。
3、感受到城市的美好。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野猫的城市》。
2、野猫服饰。
教学重点:熟悉、理解故事内容,感知富有童趣的故事情节。
教学难点:能够发现以及纠正故事中野猫所犯的错误。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激发兴趣
“猫”问:小朋友们好!大家猜猜我是谁?我可不是一只普通的猫,我是一只生活在城里的野猫,是一只会说话的野猫。前几天,我去了一趟森林,森林里的动物们都围着我,要听我讲城市的事情。没办法,我就给他们讲了一下。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听一听我是怎么讲的啊?
二、分段欣赏
1、欣赏一段
教师提问:(1)我对小动物介绍的是哪里呢?那人们过马路时要走哪里?(2)我讲的城市给斑马的感觉是什么样的?它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3)我们走斑马线时斑马线会疼吗?为什么?我这样介绍城市的斑马线你们觉得好不好?
2、欣赏二段:
(1)我对小动物介绍的是哪里呢?(2)让我们一起用手指在同伴的身上画一画吧!大家什么样的感觉?(3)那城市里的这种地图有什么作用呢?(4)老师小结:城市很大,有了这种地图,会方便人们的生活。
3、欣赏三段:
(1)我们来演一演城里爸爸做马桶上看报纸怎么样?(2)大家猜一猜小鼹鼠什么会说些什么呢?
三、完整欣赏
1、整体感知
教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要求幼儿认真聆听。
2、启发提问
提问:(1)故事里都有谁呢?(野猫、斑马、小鹿、花奶牛、大河马)(2)动物们看到城里的我来到了森林,它们刚开始见到我是什么心情?(3)我向小动物们介绍了什么?(4)最后小动物们喜欢上了我介绍的城市吗?为什么?
3、揭示书名。
四、正确感知
请幼儿重新介绍城市的斑马线、地图、马桶。
五、发散想象
师:你们能不能再帮小动物们介绍一下城市的其他地方,让小动物们喜欢上我们的城市?
总结:今天小朋友们学习了故事《野猫的城市》,也尝试帮助我清楚地向动物们介绍了城市的样子。相信小动物们会和我们小朋友一样喜欢我们的城市的。
六、活动延伸: 请幼儿一起来制作一幅“美丽的城市”图,让幼儿进一步加深对城市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