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生课外阅读研究中期报告
(2017-12-26 21:50:07)
标签:
教育 |
鄠邑区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立项号 |
HXKTC—17142 |
课题名称 |
农村中学生课外阅读研究 |
负责人 |
郑小卫 |
负责人 所在单位 |
西安市鄠邑区振华中学 |
课 题 研 究 进 展 情 况 |
1、学习准备阶段(2017.5—2017.6)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相关理论。①2017年5月,我们首先学习了鄠邑区教研室下发的有关小课题研究的指导文件,认真学习文件精神。组织语文组教师到西安市89中学,学习三天,到惠安中学跟岗学习一天,统一认识,进行研究设计。②认真研读了《新课程标准》中对学生课外阅读的相关要求,利用网络观看优秀的教育视频,查找相关的教育书籍,教学案例、教学设计,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提高了教科研意识。③制订好实施计划,边研究边积累资料,做好阶段小结,定时交流研讨。通过深入了解中学生目前对课外的阅读情况,对本次小课题研究做到了心中有数,顺利完成了课题的申报工作,确定了研究的方向、目标及方法,按时制定了开题报告并上传到新浪博客。 2、实施课题阶段(2017.7—2018.2) (1)制定下发调查问卷,了解我校学生的阅读现状。 在课题方案形成后,我们对我校的100名同学的课外阅读基本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各位同学都能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认真的做了问卷调查的填写。我及时对问卷进行了回收和统计,对问卷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整理。 (2)指导学生选择书籍。从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看,随机性比较强,一有机会就见什么读什么。读什么样的书才有益呢?首先是选择思想健康、知识性强,有益于学习的读物,只有读好书,才能陶冶情操,提高素质。其次是选择针对性强的书籍,做到课内外结合,以一带十,相互促进,使课外阅读成为课堂教学的自然延伸。 七年级学生教师推荐阅读《繁星》 《春水》《西游记》 八年级学生教师推荐阅读《朝花夕拾》《骆驼祥子》
(3)传授阅读方法。科学的阅读方法会收到事半功倍的阅读效果,而阅读方法的确定应根据内容和阅读需要来确定,什么样的文章适合于泛读,什么情况下可采用精读,要一清二楚。 (4)针对发现问题,开展实践探索。 ①阅读环境不理想。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喜欢看课外书,但是,由于学校硬件跟不上,没有创造图书馆等读书环境,图书馆基本不开放,只是个摆设,再加之图书陈旧,这是最大的因素。学校挤出资金购买部分图书,扩充图书存量。 ②农村家长没有足够重视,加之缺乏正确的引导,学生课外书仅限于作文指导类,言情小说,卡通科幻等,涉及面极窄,每日阅读时间不足三十分钟。取得家长的支持,与家长沟通,通过沟通使家长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③学生的阅读兴趣低下,大量课余时间被电视、手机、网络所侵占,课业负担过重,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建立班级图书角,资源共享,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④学生不会做读书笔记。学生在阅读中,只限于浏览书本为主,没有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在课外阅读时我们要求学生注重积累,以摘录句子、片断,概括主要内容和写心得体会为主。教会学生做文摘卡片。卡片上可摘录书名,作者,优秀片断,好词佳句等。平时在读报时发现自己喜爱的文章或资料及时剪下来,分门别类贴在准备好的本子上。 (5)上好课外名著导读课,立足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分析导读。 备课:结合《新课程标准》,以案例教学理论为指导,认真备课,找出名著导读高效课堂的规律性。 上课:语文组全员参与,相互学习,相互研讨,共同提高。 评课:语文组集体评课,进行实事求是的客观评价,形成浓厚的科研气氛。 反思:要根据自己的实践,写上课的教学反思,及时总结经验与教训。 (6).加强资料积累,规范课题研究在课题研究中,我们既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来把握研究方向,又从具体实在的教学方法入手,精心设计好每一堂案例课,注重了课题研究的可操作性,注重研究积累第一手资料,形成宝贵的案例资源。
(7)总结阶段(2018年3月-2018年4月)
完成课题研究工作,进行结题,做好课题研究成果的总结。 |
||
存在的困难及解决思路 |
存在困难: 1.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读书的时间过少,抽不出更多的时间来阅读。每周开辟一节读书课,指导学生阅读;利用假期进行阅读。 2.课外阅读占用时间多,但是收效慢,所以大多学生和老师不愿把时间用在阅读上。 3.学生比较盲目,不知道怎样阅读,不知道选择适合看怎样的书。 4.书的来源没有保障,只能自己买书或借书但代价太大也浪费时间。
5.
|
||
能否按期结题 |
可以按期结题
|
||
专家的指导和建议 |
(此栏请课题负责人填写指导专家对开题报告的指导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