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数学二年级下北师版第三单元第4课《比一比》教学设计

(2018-05-14 16:17:39)
标签:

教育

数学二年级下北师版第三单元第4

《比一比》教学设计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远东第二小学  尹克华

【简介】

我校开展思维发展型课堂教学探索已有几年的时间了,发展学生思维能力”“隐性思维显性化”“显性思维工具化”“高效思维自动化是我们课堂鲜明的特色。本教学设计将以北师大版小学第三单元第4课《比一比》——“万以内的数比大小”为例,探索思维工具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的融合方法。

【前期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课时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是学生在学习了百以内及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目的是对百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知识的延伸,也是为学生学习更大的数的比较做好基础。本节课要求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万以内比较数的大小的判断方法,感受位数相同与不同比较大小的过程,经历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比较类推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教材在编排中一方面突出了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是先看位数,另一方面又将在前面已有的经验,数位不同大小的比较又贯穿起来,为后面总结万以内比较数的大小方法做准备。万以内比较数的大小方法的总结,教材改变了传统教材直接呈现法则的做法,而是采用合作探讨、交流、提问等方法由大家共同从实际中推断总结出比较方法,淡化比较数的大小的文字表述,而注重学生比较数的大小的判断过程及方法的理解。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比较万以内的数的大小》,是在学生已经认识生活中的大数,感受“千”、“万”等数的具体含义,掌握了百以内数和千以内数比较大小的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但语言表达能力和概括力较差。

三、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  探索掌握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2.教学难点  学会能正确地比较多个数的大小

四、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语言引导法、合作交流自主探究法、游戏。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比一比游戏活动中,使学生掌握比较万以内数(包括万)的大小的方法,并能用正确的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关系。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2.能力目标:通过探究万以内数的比较方法,经历探究过程,使学生感受探究的学习方法,进一步发展数学思维;通过总结万以内数的比较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用数学的意识,,体验数学语言简练的特点,提高儿童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4.过程方法:根据《数学课程标准》中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据此在教学过程中淡化教师教的痕迹,突出学生学的过程。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开放的教学情景中,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通过游戏、合作学习等形式让学生尝试多种解题方法。

教具与学具准备

课本的主题图、数字卡片纸盒

    教学过程

一、 课前三分钟

写出数的组成:1578    5780    309

2个千5个百6个十7个一组成的数是(    )。

5个百6个一组成的数是    ).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们班有多少人?(59人)

后面听课的老师有多少人?(6人)

我们班的人数和后面听课老师的人数谁多谁少?你能用一个我们学过的数学符号来表示吗?(596

后面坐着的8班老师告诉我他们班有60名同学,请问我们班人数和8班人数相比,哪个班人多哪个班人少?你能用一个我们学过的数学符号来表示吗?(6059

上面的题目用到了我们以前学到的哪方面的知识?(数的比大小)

【设计理念:通过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数据引入,复习百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能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又能为下面学习新知识做较好的铺垫。】

我们这学期学习了什么范围内的数?(万以内的数)

出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板书课题)

数学二年级下北师版第三单元第4课《比一比》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初步借助思维工具,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及图文转化能力。为后面思维导图展示总结后的结果,外显化的思维可以分享和评价做良好的准备工作,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概括能力及思辨能力。】

三、游戏体验,探究新知

(一)、明确目标

看到这个课题,你想学习什么?(生自己说......

根据大家刚才说的,归纳一下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目标就是两个:比较数的大小有什么方法;有没有更加简便的方法。

(二)、预备游戏,提出要求

对于今天的学习目标,你们是想老师用一堆数据给你们讲呢,还是我们一起来玩游戏,在游戏中学习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呢?(玩游戏)

那么,你们要答应老师在玩的时候一定要思考数学问题,游戏结束的时候一定要把你思考的结果告诉大家,好不好?

   (三)、游戏一

1.任务呈现

介绍游戏道具:两袋数字卡片,各两套0-9;数位顺序表两张。

出示第一轮游戏规则:

1)每次两组各派一个代表抽签;

2)第一次抽到的数字放在个位上,第二次抽到的放在十位上,第三次……

3)哪一组抽到的数字组成的四位数大,那一组就赢;

4)能确定胜负时,本轮比赛结束。

2.开始游戏

把男生、女生分为两队—花木兰队、英才队。

【设计理念:设计游戏环节是为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在交流合作中找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助于培养体会最关键的是最高位。让学生感受三种情况:位数不同的、位数相同千位不同的、位数相同千位相同百位不同的。】

讨论:通过刚才的游戏,你有什么话说?

   最关键的是哪一次,为什么?

   假如英才队和花木兰队第一次千位上抽到的数字一样,那下来该怎么比较呢?

   如果花木兰队千位上抽到的数字是0,该怎么办呢?

提示:学生在汇报的时候,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叙述语言要完整。(奖励叙述语言完整简练的孩子,引导学生模仿叙述。)旨在每时每刻养成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四)、游戏二

出示第二轮游戏规则:

1)每次两组各派一个代表抽签;

2)第一次抽到的数字放在千位上,第二次抽到的放在百位上,第三次……

3)哪一组抽到的数字组成的四位数大,那一组就赢;

4)能确定胜负时,本轮比赛结束。

5)做好此次比赛结果的记录。

【设计理念:设计游戏环节是为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在交流合作中找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助于培养体会最关键的是最高位。体会简便方法,最高位如果不同,就不用看其他数位。】

板书:43

(五)、游戏三

1.出示第三轮游戏规则:

1)每次两组各派一个代表抽签;

2)每一次抽到的数字小组讨论决定放在哪一位上

3)哪一组抽到的数字组成的四位数大,那一组就赢;

4)能确定胜负时,本轮比赛结束。

【设计理念:设计游戏环节是为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在交流合作中找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理解数位上之间的关系怎样排放才更大和更小,考察分析判断能力,来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

板书随机。

最后可以让两组用自己抽的卡片重新排列最大的四位数。

2.游戏结束后小组讨论:

1)比较的方法;

2)数位相同时怎样比较,数位不同时怎样比较;

3)比较的时候有没有简便的方法。

3.展示交流

小组汇报: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位数相同时,从高位比起,一位一位往下比。哪一位是最关键的就把哪一位圈起来,其他数位都不用管,这样很简便。

提示:学生在汇报的时候,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叙述语言要完整。(奖励叙述语言完整简练的孩子,引导学生模仿叙述。)旨在每时每刻养成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数学二年级下北师版第三单元第4课《比一比》教学设计

四、检测导结,巩固新知

(一)、目标检测:

数学二年级下北师版第三单元第4课《比一比》教学设计

1.课件出示题目,让同学们试着分类。

2.分类理由(位数相同,位数不同)

3.结果反馈: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互批——全班订正——学生代表汇报完成依据

【设计理念: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虽然对万以内的数比大小有了一定了解,我们可以进一步借助思维导图板书进行梳理,构建有机联系的体系,为下一步的知识迁移做更充分的准备。并且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同伴间在讨论、互助和相互启发中,各种观点不断碰撞、重组,学生对万以内数比大小知识将得到更深层次的理解,这不仅培养了团队的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也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思维的敏捷性。以便对课堂教学知识进行重新指导】

(二)、目标延伸:

1.课件出示五岳的名称及高度数值。

说一说看到课件你想知道什么?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依次解决:谁最高?谁最矮?将五座山的高度从高到低排列。

       我们要知道五岳中最高的是哪座山,就要对这几个数进行大小比较。

   【设计理念: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先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去解决实际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及合作交流的经验,并从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学会比较类推的方法,进行层次性递进训练,旨在发展学生图文转化能力、问题的归化能力等。】

  3.延伸、反思总结:

讨论学习方法,体验方法的不一性,总结最简方法。
五、课堂小结,巩固新知

请谈一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数学二年级下北师版第三单元第4课《比一比》教学设计

 

【课后反思】

在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单元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只需在此基础上完成知识的顺迁移即可。因此,在本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并不急着把“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教给学生,而是把重点放在了学生对大小比较的真正理解上,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用自己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因此这节课的教学主要就是让学生在老师精心设计的游戏情境中和利用思维工具的板书中,去自主的观察,思考,探究,发现,总结数学学习的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数学思想。我把整堂课的知识点都巧妙融入三轮游戏比赛中,让学生从比赛中感悟并总结出比较万以内数大小的方法,真正倡导“在乐中学,在乐中悟”。

一堂课下来,从学生的反馈练习以及作业情况看来,这堂课预设的教学目标达成得还算不错,学生对“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数位”以及每一位“数字”的关系已经有了深刻、全面的认识。但由于对游戏时间的不可控性估计不足,导致备课时准备的额外练习题目没有进行,这是一个遗憾。在下次教学的过程中会尽量精简每个环节的时间,杜绝重复啰嗦的话语出现(这里仅限老师的语言,孩子还是要鼓励多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