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情的狮子》绘本课程评价
(2018-12-05 13:08:31)分类: 绘本评价 |
《温情的狮子》绘本课程评价
大班孩子在情感方面有了很多自己的想法与感受,但他们能感受到父母的爱吗?能学会爱别人吗?《温情的狮子》这一绘本,就讲述了一个爱与被爱,付出与回报之间的故事。绘本是由日本著名绘本作家柳漱嵩先生所作。在善良的狗狗的关爱下,本是凶悍的狮子,变得有情有意,知恩图报。结合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本班的实际情况,老师以故事形式开展了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以“爸爸妈妈是如何爱你”导入,激发起幼儿的切身体验。活动过程中借助故事ppt、音乐来引导幼儿感受、欣赏故事内容。让孩子在观察图片的过程中,思考故事的发展。最后再完整的欣赏故事,情感得到提升。整个活动流程较为清晰、流畅,幼儿的参与度还是比较高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没有遵循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原则。如:通过看看、猜猜、说说理解故事中的内容,尝试用语言、动作表述图片内容。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语言过多、繁琐,缺少让幼儿用动作表达情感的机会。在哄哆哆睡觉这一环节,可以先让幼儿思考,你的家长平时是怎么哄你或者哄宝宝睡觉的,并请幼儿学习哄宝宝,再跟着摇篮曲一起做动作,幼儿会更有方向。分离的场面、相见的场面也可以引导幼儿自由发挥,可以拥抱或者说一些话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第二个目标是体会小狮子在各种环境下的心情,这点在引导的时候没有引到重点上,而且给幼儿感受体验时间太少,所以部分幼儿都没有感受到。
2、在导入的环节中,还可以让幼儿多说一点,可以说说你是怎么爱自己的爸爸妈妈的。活动中对幼儿的倾听不够,有的孩子有想法,老师没有主动倾听。在狗妈妈哄狮子宝宝睡觉的环节中,没有引导幼儿融入自己的情感。
3、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说的较多,与幼儿互动的机会少,给幼儿观察画面的时间较短,导致很多幼儿无法将问题回答出来。整个故事较长,可以将活动改为故事欣赏,先完整欣赏、分段欣赏、最后再完整欣赏,避免目标太多、太杂,以及整个活动的脱节。
4、整个活动缺乏对幼儿的鼓励和关注以及连贯性。
在今后的活动中,教师要更加关注课堂上的小细节,在活动之前要加强对绘本的理解与剖析。在设置问题的时候要再斟酌一下,要抓重点,要加强师幼互动,尽量避免老师的自导自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