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切景语皆情语”  ——“走遍万水千山”主题单元群文阅读指导

(2016-01-15 15:30:47)
标签:

工作室研讨

教学

群文阅读

分类: 课例实践

“一切景语皆情语”

——“走遍万水千山”主题单元群文阅读指导

◎工作室成员   

 


http://s15/mw690/003iuhXzgy6YABlGH943e&690 ——“走遍万水千山”主题单元群文阅读指导" TITLE="“一切景语皆情语”  ——“走遍万水千山”主题单元群文阅读指导" />


教学内容】

写景诗六首:《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忆江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望庐山瀑布》、《鸟鸣涧》。这六首诗诗人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了祖国如画的风光,都通过笔下之景表达了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诵读六首古诗,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2.初步感知诗歌意象,体会诗人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

3.挖掘诗歌文化内涵,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4.激发对诗歌的兴趣,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习惯。

教学重点】

初步感知诗歌意象,体会诗人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

教学准备】

课件、打印阅读材料及表格。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单元导入,温故知新

1.祖国的千山万水是那么多姿多彩,不仅令我们难以忘怀,也让许多作家、诗人魂牵梦绕。本册第一单元主题为“走遍万水千山”,第一课为三首写景诗,赞美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跟随诗人,欣赏诗人笔下的美景,体会诗中蕴含的美好情感。

2.回顾《古诗三首》,思考:作者都描写了哪些景色,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这些感情是通过何种方式表达的?

3.交流反馈

4.教师小结,引出课题——“一切景语皆情语”,

学生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学思并重

() 学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请学生自读,读准字音。

2.反馈读。

3.小组合作结合注释大致理解诗意。

4.借助表格,交流反馈,(作者写了哪些景?抒发了怎样的情?是如何借景抒情的?)

5.再读古诗,读出感情。

(二) 自主选择,合作探究

1.总结学法:读——译——思——再读。

2.自主合作研究其中一首古诗:《望庐山瀑布》《鸟鸣涧》,

3.交流反馈

4.引导理解“借景抒情”的情感表达方式,指导朗读

三、对比总结,深化认识

1.总结这几首诗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2.再示:“一切景语皆情语”,学生再谈理解

3.再次吟咏这些古诗。

四、延伸课堂,学以致用

孩子们,今天我们尝试着通过一组古诗体会诗人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情感表达方式,这种新的尝试就是群文阅读,希望同学们把今天课堂上学到的方法继续延伸到课外,完成以下作业(任选其一):

课下继续收集写景诗歌,体会作者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

  推荐阅读:《晚春》(韩愈)

           《绝句》(杜甫)

           《山行》(杜牧)

2.尝试以诗歌的形式,为印象深刻的风景写几句话表达你的情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