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摩心得
(2023-04-10 14:16:03)大(6)班区域环境整改方案
陆丽萍 徐悦岚
一、指导思想
班级环境是幼儿学习的一部分,在创设班级环境时,要考虑它的教育性,应使环境创设的目标与教育目标相一致;同时,幼儿正处在身体、智力迅速发展以及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有多方面的发展需要,班级环境创设应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发展需要相适宜;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体现幼儿与教师合作的过程,教师要有让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的意识,认识到班级环境的教育性不仅蕴含于环境之中,而且蕴含于环境创设的过程中;接下里,我们要充分利用空间,依托望亭特色资源,以幼儿的参与为主线,创设一幅幅富有情趣、立体多样的画面,拓宽幼儿的视野,促进幼儿想象,让幼儿在其中受到美的熏陶;班级的环境创设不应用成人的审美观去营造,因为幼儿环境对幼儿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应该站来幼儿的立场,用幼儿的视角来进行环境创设。我们的班级环境创设可以与教育教学内容相结合,使班级的环境和活动材料充分发挥教育作用,体现教育的价值和意义,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二、班级区域现状
通过本次观摩,对照本班的实际情况,我发现我们班的区域环境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在材料方面,我发现班级里投放的一些半成品材料在幼儿的游戏中使用率不高,在幼儿的作品呈现中大多只是用到了一些常规材料,比如彩色纸、双面胶、蜡笔、扭扭棒等。对于一些摆放在角落的材料,往往被孩子们忽视了。在幼儿的表征方面,我们的区域的作品展示和墙面等,大多还是由老师进行排版加工来展现幼儿的作品,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缺少了孩子们的参与和痕迹。
三、整改措施
1.美工区:我们可以将幼儿的作品以幼儿的视角进行展示,让幼儿参与到环境创设的过程中,以幼儿的审美融入区域环境的创设。同时,可以在柜子上更多的展现幼儿的痕迹,将材料分类放置在易于取用的地方并做好标签。同时,还可以把资源回收站移入美工区,将与美术活动相关的废旧材料分类收集起来,融入区域游戏中,为孩子们增加更多的活动材料。
2.语言区:在语言区,我们可以分为阅读、倾听、前书写三个部分。在阅读方面,提供丰富的幼儿读本,布置温馨的阅读环境,让幼儿爱上阅读。在倾听方面,可以投放一些录音机、二维码这样新形式,帮助幼儿通过倾听更好的感受儿童诗、儿歌等,体会朗诵和韵律之美。在前书写方面,可以投放一些控笔练习,帮助幼儿锻炼手部的小肌肉群,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3.益智区:在区域中投放记录单,让幼儿通过前书写的形式记录自己在益智区的游戏过程和体验,比如我今天玩了什么,用到了什么材料,我的表现如何,遇到了什么困难等等,都可以鼓励幼儿大胆的进行表征。
4.科学区:我们的实验和操作活动可以不局限于老师提供的支架和科学小实验,可以根据孩子们的兴趣进行展开,让幼儿主动寻找材料,共同查阅资料,最后进行实验操作,并及时进行记录,更多的体现出幼儿的兴趣点和自发行为。
5.生活区:结合主题和时令,我们可以投放一些与生活相关的食材,帮助幼儿更好的链接生活。在自立能力方面,我们可以引导幼儿进行一些简单的劳动操作,比如系鞋带、擦桌子、叠被子等等,并不局限于生活区一张小小的桌子。同时,还可以围绕幼小衔接开展系红领巾、整理书包等活动。
6.建构区:建构区与原先的资源站并用,但是我发现资源站有很大一部份材料并不适合建构区使用,因此我们可以将资源站拆分细化,将部分资源站融入建构区,并收集适合建构区的相关废旧材料,比如塑料瓶、纸箱、纸筒、奶粉罐等等,丰富幼儿的操作材料。
四、班级特色
重点打造班级中医馆“李良济”,结合幼儿园的小中医特色文化,我们在班级新开了中医院李良济,有坐堂医生、抓药、包药、熬药、制作香囊、养生茶等功能。由于区域空间有限,我将区域设置成了可移动的空间,在开展游戏时,通过柜子的推动和重新组合,将中医馆的空间进行扩大,更好的将里面各种不同的功能区进行划分,让幼儿在区域游戏中体会到中医文化的受博大精深。